4月17日,第十二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大奖颁奖典礼,在湖北武汉举行,蒋子龙的《寻常百姓》等3部作品获短篇小说奖,肖勤的《你的名字》等3部作品获中篇小说奖,安谅的《一品食享》获微小说奖,郭爽凭借小说《挪威槭》获新人奖。
颁奖典礼现场。瞿祥涛摄
本次颁奖典礼由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社、湖北省作家协会、武汉作家协会、中共武汉市蔡甸区委宣传部主办,武汉市蔡甸区文化和旅游局、武汉市蔡甸区文联承办。
在颁奖典礼现场,通过主持人口述并在大屏幕上呈现的授奖词,可以一一感受8部小说的独特魅力:
作为“改革先锋”称号的获得者、“改革文学”的领军人物,蒋子龙以一系列优秀的作品生动记录了时代变迁,全景式地书写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发展与世道人心。其新作《寻常百姓》,接续笔记小说传统,找到了平凡生活内藏的“故事金身”,以慷慨磊落的文学道义,以深沉冷峻的现实主义笔法,描绘苍茫历史中熠熠生辉的奇人异事与凡人俗事。小说笔力遒劲,散淡从容,纵横捭阖,意境高远,饱含蒋子龙对时代、对人民最真切的关怀。
徐则臣的创作题材、体裁以及作品数量都已蔚为可观。由“花街”到“京漂”,由“王城”到“运河”,流连往复、终于“北上”的徐则臣,此番带给我们的是更为从容轻巧的“鹤顶”系列。《丁字路口》中丰沛的细节、克制的情感、清醒的逻辑、体恤的目光,对法理、道德、世情的深刻思考,以及理想主义的光芒,无不体现了徐则臣小说独特的美学追求与文学格局。他以一支凌云健笔纵横写意,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在《丁字路口》看八面来风。
《主人不在家》写得机智俏皮,尽精微,致广大,可谓是“心似微尘藏大千”。一对年届七旬的知青老太太,少为情敌老来作伴,贫富情况迥异,然而殊途同归。裘山山敏锐地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新意,选取巧妙细腻的少女叙述视角,略带反讽又不失温情,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将一个“鸠占鹊巢”的故事演绎得富含深意。这恰好映照出裘山山卓越的概括能力、美学趣味以及她对生活本质的不断探寻,也见证了她对时代和人心秘密的捕捉能力。
《你的名字》是一篇深情书写人间情义、正视世道人心的小说,肖勤用层叠缠绕的情感,有力地表达着对当下世情风貌、人心繁杂多变的体味与思考。名字,是差异性符号,“你的名字”体现着多种表达意象,小说中用冯愉快、袁百里、滚月光三个名字淬炼了“你要知道你是谁”的意图,也用这三个性格迥异、阶层迥然、精神场域悬殊的人物映照了徘徊在人性欲望边缘的坚守与社会变迁中的反思。肖勤以执著的耐心探求着社会责任与疗救,在细小的生活切口中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量。
陆颖墨的海军南海故事于内敛中绽放激情、于跌宕中焕发光彩,亲切清纯、娓娓道来。《丛林海》中军犬金钢的故事精彩纷呈,波荡起伏,小说中金钢的悲壮漂流、勇猛突围,在叙事上形成了现实性与传奇性的组合,令神奇瑰丽的海洋与恶浪排空的惊险相结合,让祖国的领土权益与海军战士的责任坚守、光荣梦想相结合,使得军人与军犬的形象威武挺拔、意志坚强不屈。陆颖墨用与生俱来的诚意叙写中国海疆的守卫者们,用忠诚与情义决然地抒写海军战士爱国卫国的英雄作为。
《三山凹》是贴着地面飞翔的作品,既坚韧沉实又朝气蓬勃。李天岑将自己的文学生命雕刻进脚下的土地,以大山大河的壮阔呈现出豫西中原的山乡巨变,以一草一木的精微打造出动感的时光画卷,他不仅创造出与时代同构的王春宝等新人形象,更书写出时代变迁中人性的浩瀚和美好。这片红薯飘香、玫瑰盛开的三山凹,终将走向开阔之地,成为当下农村的经典地标。这部崭新的创业史既是中国当代农村脱贫致富的缩影,又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安谅的系列微小说《明人日记》塑造了一个鲜活、睿智的故事叙述人形象。这些以“明人”为视角的系列故事,正是中国社会集体人格和社会文化心理的文学想象和概括,“明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一品食享》的欧·亨利式结尾出色完成了微小说四两拨千斤的艺术特色,互换的盅汤巧妙而准确地点破了贪小失大、得不偿失的寓言训诫,幽默诙谐一波三折,讽刺世情分毫不差。
《挪威槭》炽热浓烈,绵密饱满,亲情、爱情、友情激荡在明快深情的喀秋莎乐曲中,好似明媚的春光,伴着岁月的回响。在知识分子原乡俄罗斯的土地上,当下的、社会的、历史的篇章交错辉映,展现着青年作家郭爽的宏大视野和细腻笔触。这是一部堪称典范意义的小说,它将沉重处理得轻盈,爱痛含蓄而准确,情感深沉处点到为止,幽默俏皮绘就明亮色调,它擅长文字与情感的平衡,标注了青年写作者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