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庆祝建党100周年 民族歌剧《听见索玛》复排后首演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04-12 15:53

4月10日晚,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金鹰大剧院,升级打造后的新版民族歌剧《听见索玛》首演。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致敬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以凉山“悬崖村”等彝寨脱贫故事为原型的民族歌剧《听见索玛》自去年11月西昌首演过后,经过精心打磨,推出了2021年新版《听见索玛》。

庆祝建党100周年 民族歌剧《听见索玛》复排后首演

86岁的伍达是1956年民主改革时期的第一任村长,他早年丧妻没有再娶,唯一的女儿长大后因为太穷嫁到山外。9岁的留守儿童拉虎和伍达有着超乎亲情的感情,剧情围绕在拉虎配合老伍达搬新家悄悄回山上的那个夜晚,从一老一少的视觉里,第一书记、支教老师、网红青年、和娃娃亲抗争的女性,每年都来拍摄大雁的城里人纷纷登场,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一个个生动形象,他们向观众展开了彝人在历史巨变中“觉醒”的故事。

庆祝建党100周年 民族歌剧《听见索玛》复排后首演

作为四川省主题文艺精品创作重点项目、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定制剧目,凉山文旅集团出品的民族歌剧《听见索玛》以凉山“悬崖村”真实事件为原型,通过最后一批贫困户搬迁下山时发生的事件和村民们的回忆,讲述了彝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路上的感人故事。

整部剧充分呈现了彝族生活形态,无论布景还是服饰化妆道具,都展现了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如贯穿全剧的彝族高腔、悬崖村天梯、彝族原生态、彝族山歌、彝族的传统娃娃亲,还有新时代的彝族网红等。

凉山西昌学院大学教师毛晓英第一次观看《听见索玛》,作为彝族人,这部戏里的民间音乐元素很吸引她。在她看来,剧中既有民族风情,又吸收了现代元素,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很有现实意义,很好看”。

庆祝建党100周年 民族歌剧《听见索玛》复排后首演

演出结束后,自称《听见索玛》“铁粉”的观众范先生在剧院门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比第一版好看”,他认为,把脱贫攻坚穿插在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故事中,让人感觉到凉山是有力量的,彝族是有力量的。

该剧艺术总监、编剧李亭介绍说,凉山“悬崖村”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听见索玛》不单单是展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命题作文”,更多的是反映彝族人民在搬离家园这一过程中真实的生活、状态、想法,让观众真正感受到这个民族的“觉醒”和变化。据称,第二版《听见索玛》启用了90后的年轻导演团队,在保留彝族本土文化元素和歌剧形式的专业性初衷上,针对故事线、舞美装置、音乐等方面进行了丰富和创新,为该剧注入了新鲜的表达。

庆祝建党100周年 民族歌剧《听见索玛》复排后首演

该剧的形体导演王培先今年3月份加入复排团队以来,每周北京西昌来回跑,工作日在北京舞蹈学院上课,周末则到西昌来参与排练。他说,最满意的改动是第六场婚嫁。其中有个小插曲,他本来设计了婚嫁中女儿下跪的舞蹈动作,后被告知彝族不兴下跪,所以最终将动作改成了瘫坐。“在慢慢接触中了解彝族文化,这种碰撞很有意思。”王培先说。

当晚演出后举行的观演座谈会上,中国戏剧家协会评论家李龙吟认为,该剧接地气,用彝族人的逻辑写彝族人,抓住了精神实质,细节令人信服。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音乐剧中心研究员傅显舟评价说,《听见索玛》是独具个性的优秀歌剧,创作脱贫攻坚这样的重大题材,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

庆祝建党100周年 民族歌剧《听见索玛》复排后首演

著名导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黄定山笑称,当初因《彝红》结缘,后又参与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来西昌犹如回家。在他看来,《听见索玛》题材的独特性,精准、及时地反映了时代,改版后保留和提升了原生态的艺术魅力,并且将传统原生态美学呈现与现当代美学结合,尝试了彝民族与美声唱法结合的探索,值得肯定。

当晚,与会专家们还就剧目的提升打造和推广宣传提出建议,表示要将民族歌剧推向更大舞台,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责任编辑: 3976DBC

责任编辑: 3976DB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