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快书早期因主要演唱武松故事,故称唱“武老二” 的。1949年,高元钧在上海录制唱片时,才正式定名为“山东快书”。
清道光六年(1826),一些落第举子在临清,编成数回武松故事的唱词,由茌平李长清带回,交其表侄傅汉章。傅借用梨花片伴奏,在老牛大捽缰调基础上创造出特有的韵诵体唱法,于道光十九年(1839),首演于曲阜林门会,以其形式新颖受到欢迎,曾被召进孔府演唱。清末民初,山东快书艺人队伍扩大,主体书目《武松传》等渐趋完善。上世纪初,出现了荤口表演,对其发展产生过不利影响。三十年代,高元钧、杨立德、傅永昌倡导摈弃“荤口”,增强了曲种活力,扩大了观众面,使其得以在本省及京津、南京、上海等城市流传。四十年代,在山东各地抗日根据地里,山东快书得到新生。出现了所谓“革命武老二”演出。这些作品以饱满的战斗激情,清新的艺术风貌,为根据地广大军民喜闻乐见。建国后,山东快书发扬宣传战斗传统,涌现出许多优秀曲目,如《一车高粱米》《三只鸡》《抓俘虏》《侦察兵》等。同时,出现了一批专业和业余山东快书作者。形成了三大流派,以高元钧为代表的“高派”,以杨立德为代表的“杨派”,还有独创四页板伴奏的于传宾的“于派”。
山东快书是以一个人表演一部书(《武松传》),塑造一个形象(武松),而形成的诵说类曲艺品种,这在中国曲艺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现象。其总体风格的粗犷豪放,滑稽幽默,及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吐字发声、和极富音乐性的韵诵方式,以及一人多角表现人物性格方面有很高的造诣。除传统书目《武松传》外,反映革命战争生活,塑造新英雄形象也有许多成功作品。同时,武松性格中豪侠仗义、忠厚朴实,又不失幽默的性格特征,都是对“山东大汉”的典型诠释,得到了普遍认同,因而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因此成为山东最具标识性的艺术形式。
山东快书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