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山东青岛:“十四五”博物馆总数争取突破120家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05-07 16:03

记者5月6日从山东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青岛市将乘借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的东风,积极学习先进城市经验,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争取树立文物保护利用的“青岛标杆”。

一是吹响“集结号”,营造文物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以全省大会召开为契机,组织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和旅游厅对于做好文物工作的部署要求,系统学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不断提升全系统干部的能力素质。同时,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面向全社会开展文物保护宣传,着力营造“人人关心、政府重视、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利用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管好“责任田”,努力夯实文物保护工作基础。上个月,青岛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青岛将以落实方案为抓手,不断夯实工作基础。以青岛列入区域性集中供地试点城市为契机,落实基本建设考古制度改革,推动“先考古、后出让”的土地制度落地实施。依托丰富的近现代建筑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开展文物建筑领养制度试点,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使用和运营管理的模式。实施“探源青岛”工程,做好琅琊台遗址、即墨故城遗址及六曲山墓群考古发掘工作,启动三里河遗址考古勘探工作,开展明清海防遗迹调查工作和琅琊港遗迹陆地调查工作,全力争创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全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区。扎实推进青岛老城区申遗和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工作,构筑独特城市文化主题。

三是搭建“展示窗”,不断提升文物展陈利用水平。加快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十四五”时期全市博物馆总数由现在的106家,争取突破120家;加快总投资7亿元、总面积5.5万平米的市博物馆新馆建设,依托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海基地,争取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落户青岛。结合老城区保护更新,利用文物建筑及历史建筑、里院建筑等建设主题展馆、公共艺术区、民俗艺术区,将老旧厂房等工业遗产开辟为文化产业园区、景观公园等,扩大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依托革命文物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开展系列宣传、展示、研学和教育活动。

四是念好“紧箍咒”,严肃查处文物违法行为。推动在全市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文物保护责任体系,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因决策失误、玩忽职守、失职渎职造成文物破坏、被盗或流失的责任人的责任。认真汲取正阳关路10号擅自修缮文物、莱西店埠客运站发现文物未停止施工等案件教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针对未履行考古调查、勘探手续,占地二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摸排,摸清底数、建立台账、重点监管。与公安、消防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全面开展文物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整改等工作,坚决遏制文物违法违规案件多发态势。

责任编辑: 4126TJ

责任编辑: 4126TJ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