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河南鹤壁市:从煤城到文化之城的嬗变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06-03 18:32

 

河南鹤壁市:从煤城到文化之城的嬗变

河南鹤壁市因煤立市,随着煤炭业步入低迷,这里的老城区一度萧条破旧,而拔地建起的新城区曾缺乏文化底蕴。为了留住记忆,他们在老城区修旧如旧,增加文化底色;为了让新城增添韵味,提升街道植入文化元素。如今,这个曾经的煤城转变成为富有活力的文化之城。

挖掘历史,增添群众文化福利

鹤壁市山城区是市委市政府的旧址。上个世纪六七十代,这里厂房林立。随着鹤壁市搬迁新城,这里遗留下来很多旧厂房、旧街道、旧居民楼。

这两年,山城区委区政府下大力气进行老城区的改造提升,几十条小巷和居民区得到亮化美化。在这个改造中,区委区政府立足文化建设,让山城区以崭新的面貌呈现。

融入诗经文化、传说故事的走马塘巷是山城区改造提升的样板,“之所以起名走马塘巷,是为了缅怀陈家湾陈氏先祖陈士逷。”站在巷口,山城区汤河桥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范宪艳向记者介绍,陈士逷的故乡是浙江宁波鄞州走马塘村,明朝永乐年间他随皇帝征战南北,解甲归田途中留居现在的山城区陈家湾,如今的走马塘巷寄托着对陈士逷的纪念。

“以前这里是一条三四米宽的小巷,挨河一边是低矮破旧的平房,河岸边还有人种菜、扔垃圾,环境很差。”陈家湾社区的一位居民说。

如今的走马塘巷的建筑风格为明清古建,白墙灰瓦,简洁美观。从巷口往下走五六个台阶就是小巷了,四五米宽的步道曲径通幽,步移景新,两侧的灯柱上还张贴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了解走马塘巷的家规精选。

巷子中间是一个大平台,设有一处雕塑景观,景观中有一辆马车、一位老者和两个孩童,从旁边的介绍得知,这是在讲述胡垒传说的故事。雕塑景观旁边修建了休息长廊,长廊的木板上还刻着《诗经》里的诗词。

河南鹤壁市:从煤城到文化之城的嬗变

从雕塑处拾级而下是一处宽敞的亲水平台,一条木栈道将亲水平台与汤河东岸连接,欣赏完走马塘巷美景的居民还能到东岸的积善园听听戏,怡然自得。在东岸一处圆形的平台上,刻画着省级非遗通背拳,闲暇时刻,陈家湾的村民来这里练习通背拳,日子好不惬意。

在融入诗经文化、忠孝经历、非遗项目、传说故事等文明的同时,建设者还精心设计了六合同春、莲心向善等景观,使走马塘巷更显精巧之美、文明之美。“一到晚上,汤河里的荷花灯全亮了,十分好看,来赏夜景的人可多了。”陈家湾社区居民陈大爷说。

立足底色,老厂区修旧如旧

山城区南七胡同的商贸楼、商业局楼、土产楼、外贸楼、东方红楼等都是繁荣商业的有力见证。

根据小巷特色打造要求,结合小巷周边居住主要由百货公司、盐业蔬菜公司、石油公司、五交化公司等多为商业系统“八大公司”家属楼院居民,将该小巷打造成“商业印象”为主题的人文小巷。

河南鹤壁市:从煤城到文化之城的嬗变

山城区红六巷是一条工业小巷,这里的许多住户都曾在七九四厂、标准件厂、无线电厂、机械厂和煤矿工作过,他们见证了鹤壁市以煤历史的辉煌,见证了鹤壁无线电业的蓬勃发展。这里厂房年久失修、大量违规建筑并存、巷子比较狭窄、整条街比较破乱。

“将废弃在仓库的管道,齿轮,排风扇,发电机等机械结构陈列在墙上,它们在仓库并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将它们展示出来,可以让人们更多的了解那个时代的工业。”如今的红六巷,也让一代人的工业记忆得到了充分展示。红六巷,已经成为一条工业记忆小巷,一条飘散着鹤壁人乡愁的小巷。

山城区委书记胡红军说,山城区按照“一街一景”高标准建设,通过建筑立面、道路景观、市政管网、弱电线路的全面改造,提升小巷基础设施,充分挖掘街巷历史,突出商业特色、文化特色,将小巷打造成一个“宜业、宜游、宜居”的休闲生活街区。

通过提升改造,环境从“差”到“美”;小巷由“旧”到“新”;道路从“窄”到“宽”。保留了过去的记忆,见证了鹤壁国营商业的兴衰变迁。实现了城市品位的提升和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七条小巷,新城区文化飘香

山城区是鹤壁市老城区的代表,而鹤壁市淇滨区则是鹤壁新区所在地。这两年,该区打造了8条文化小巷让新区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吸引了游客打卡观光。

海棠书巷东起大伾路,西至楝花巷,全长423米。淇滨区图书馆引领了整条小巷的文化氛围,整合各类资源和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了新华书店线下店、求知女子书屋、樊登读书会、核桃书店、作家书屋等5个雅致书店,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誉,

该巷子已成为淇滨区居民茶余饭后的精神充电桩,自书巷开放以来,举办了好书分享、诗文朗诵、专家论坛等活动4次,已成为阅读推广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品牌活动。

非遗小巷在梧桐巷与天山路,以动静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展示了鹤壁市23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浮雕形象墙和非遗项目展示版面均为钢板材质,以仿古红铜漆着色,整体形象大气稳重又兼具古香古色,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厚重感。

位于淇滨区紫槐巷光影智慧小巷,运用5G智能合杆、智能城市模块、智能家居模块、激光秀、全息投影、城市灯光小品等数十种光电前沿技术呈现绝美的光影与震撼的音效,打造鹤壁夜间经济的新地标、打卡地。

淇滨区按照背街小巷专项提升行动“一巷一特色”的要求,对大伾巷以怀旧为主题,打造“678”特色怀旧小巷,建设成以鹤壁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特色建筑风格和场景主题的体验式情景街区。

芝麻官小巷则以牛得草和金不换塑造的芝麻官形象为依托,用声、光、图等形式再现芝麻官这一经典戏剧人物的生活、工作场景,为市民提供一个感知传统民俗文化的场所。芝麻官文化融入小巷,彰显城市特色。

河南鹤壁市:从煤城到文化之城的嬗变

昔日煤城,文化成为新热点

鹤壁采煤由来已久,可追至汉代末年,当同一时期的欧洲窑工还在幽深黑暗的地层中小心翼翼地摸索着采煤时,鹤壁窑工已经使用油灯照明了,在光绪年间,外来资本也加入了鹤壁采煤业。

“仙鹤栖于南山峭壁”鹤壁,虽因鹤得名,却因煤而兴,是我国最早开始采煤的城市,1957年3月26日鹤壁市以煤立市,在短短的建市前三年就接连创下了89项全国煤炭系统新纪录,成为全国煤炭战线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鹤壁市创新思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暖心工程,突出文化融入小巷提升、游园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极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保障了文化民生。

目前,鹤壁市形成了春有樱花节、夏有诗歌会、秋有文博会、冬有民俗文化节的常态化节会格局。中国(鹤壁)樱花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七届,华夏南路被中国樱花产业协会授予“中国最美樱花大道”称号,每年参观群众达300万人次,成为鹤壁文化旅游新亮点。淇河被称为“中国诗河”,“中国诗河·鹤壁”诗歌大赛已连续举办六届,成为海内外诗人的文化盛宴。

近日,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考核组队鹤壁市进行考核,考核组高度评价了鹤壁市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的做法。考核认为,鹤壁市各县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挖掘本地特色文化,高标准打造小巷街道,彰显了文化内涵,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

 

责任编辑: 3976DBC

责任编辑: 3976DB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