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06-18 17:11

6月6日至6月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举办,展出了山东籍艺术家孙博文(1938-2003)各时期的中国画作品约60幅,呈现孙博文融汇中西的笔墨探索及流光溢彩的山水世界。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展览开幕式现场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展览开幕式致辞

范迪安:孙博文的作品是充满生命热情、拥有顽强毅力和坚定信念的绘画

今天我们走进孙博文的这个展览,真是走进了孙博文创造的一个宽阔、热烈、丰盛的世界。

孙博文是一位怀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理想的艺术家,他始终对中国画艺术充满自信,特别在以中国画艺术语言为基础的这样一个空间里,去更多的融汇不同的艺术流派、形式语言,形成自己的创新创造,在这方面,他的艺术理想伴随着他的人生走到高点。

孙博文的作品让我们大家看到的是充满生命热情的绘画,是拥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的绘画。所以这些都化为他的笔下的淋漓华章。

孙博文学术研讨会名家如是说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6月6日,第一场学术研讨会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6月12日,第二场学术研讨会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6月17日,第三场学术研讨会

尚辉:20世纪中国现代性书写的新认识

这个展览展出的作品创作时间集中在2000-2003年之间。2001年前后是孙博文先生艺术创作的高峰,这一时期据估计有500多幅作品,我们在展场看到的一些最精彩的作品大多创作于2001年。

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当中有沙耆、李清平等现代主义画家,他们的人生经历、艺术探索不在我们的主流研究范围之内,但是他们的作品,却能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20世纪的美术现代性。

在我看来,“淋漓华章展”是写意的、表现性的拓展。写意不仅仅是表达自己内中优雅的心意和诗境,还有生命质感的泼洒和挥写。对孙博文,对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书写有些新认识,我想这是我们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张望展览开幕式致辞

张望: 重新发现孙博文对中国画的未来走向有积极作用

这次展览是孙博文先生在2020年中国美术馆个展后,回到家乡的汇报性展览。作为山东本土的画家,我们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看到在相对传统的山东艺术生态中,有孙博文先生这样特立独行的、也是我们山东画坛很多人不曾认识的杰出画家。在山东这样一个美术大省,尤其是中国画大省怎么看待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怎么评价他、接受他,对于中国画的发展、认知、未来的走向,也许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皮道坚: 孙博文的色彩让人想起梵高

我今天想重点说说孙博文的艺术所表现出的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发扬踔厉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包括中国人的哲学思考、艺术思维方式。在这一点上,孙博文先生的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我想,孙博文先生的艺术给我们两点启示:

第一,其艺术和传统的关系。他是用现代术语去呈现传统文化精神。

第二,中西文化的关系。孙博文先生的色彩是他的一大特点,他的色彩让我想起一个人——梵高,他有梵高的生命力度,这是对中西方文化的一种态度。傅雷先生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他说西方文化的积极进取、大无畏精神,与东方文化的明哲、超脱、睿智相结合。他的观点也是孙博文先生的艺术对我们的启示。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张晓凌:孙博文的艺术拥有以生命为核心的博大境界

孙博文的出现不是乡土的产物,更多是20世纪中国画变革的逻辑在每个人心中的植入在起作用。所以我觉得他的艺术是20世纪整个文化变革逻辑的产物,从这个角度阐释,才对得起他的艺术。

我看了展览后,认为孙博文的艺术有三个形态:

第一个形态是传统本象。他的传统功底非常好,作品中有对传统的传承。

第二个是大写意阶段。这个阶段我给它起名为“虚象”,画面意象不再依托于视觉,而依托于心灵的感受。

第三个是超写意。我称之为“超象”或“幻象”,他的笔触、线条、结构等等完全没有来由,这个阶段是他最精彩的作品。

孙博文的贡献我归结为四点:

第一,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术体系。他创造了全新的语法,现在还没有总结出来。

第二,创造了中国画全新的美学形态,这个形态在20世纪艺术史中独一份。

第三,构建了以生命为核心的十分博大的境界。

第四,完成了自我重塑。

孙博文的艺术到晚年有三个重要的回归:第一,向自然的回归。第二,向上帝的回归,是道或者是无形的存在。第三,向自我的回归。他的感知不是听觉的、视觉的,而是魂归一体的东西。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陈池瑜:孙博文画的是整个宇宙的意象

我说几点意见,第一,他山水画形式有重大突破。孙博文先生创造了一种新的、冲击力非常强烈的,而且带有当代形态的山水画形式。

第二,孙博文先生的画可以用来重振中国山水画色彩问题的讨论。

第三,天地有大象、天地有大美,他画的就是天地大美、天地大象,不是局部的山水,而是整个宇宙的意象。天行健,自强不息,表现宇宙的生命源泉,是他绘画体现出来的精神。

第三,是一种抽象表现。他生命后期的许多作品是处于一种癫狂的精神状态才可以画出来的,他最好的作品把自身的生命力、对于宇宙生命本源的探索结合了起来。

第四,他把书法的用笔、书法的书写性和抽象表现的画面线条、色彩结合起来,完全打破了以前诗书画结合的传统形式,创作了当代诗书画结合的新形式。

第五,他的画空间很大,色彩也很好,有很多大笔挥洒。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樊波:孙博文绘画的艺术是现代的

山东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省份,比较注重对传统艺术家的发掘。孙博文先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特征吻合。这种吻合既遵循中国艺术的发展逻辑,同时对西方的艺术又有呼应。

郑工: 孙博文的抽象画面由各种幻象构成

孙博文的画面是不安的、躁动的,由各种各样的幻象构成。它像海浪涌动一样,有一种流动性、扩散性。他的作品还是多元素糅合,把各种元素采取了、拿来了、打散了。

孙博文的画面有一种斯文的感觉,他的诗都是自己题的,这种阅读比较静。静和动之间,是两个世界的融合。

邓平祥:孙博文的作品是对现代性的自觉建构

孙博文先生的作品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空间感,他在十几年前探索这样的艺术形式,是非常自觉的现代建构,是比较勇敢、成功的。

现在国画和山水画这种笔墨与透视的关系,孙博文先生都做出了贡献。他明白了现代艺术,尤其是现代山水画的建构,他是透视第一,笔墨第二。这是他艺术革新上的成功,时间上比吴冠中先生提出“笔墨等于零”时要早一些。

色彩的力量。孙博文的绘画中有明显的特征就是梵高的色彩对他的影响,其实梵高的色彩已经变成了一种精神,在他的作品中间生命精神和色彩的表达完全是重合的,不是分离的。生命精神、艺术形式完全重合,这也是梵高艺术的精神,也是孙博文艺术的精神。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张鹏: 孙博文的作品达成了雄强和震撼

我个人觉得孙博文的作品中有古象和气象,古象是当代文脉,气象是一种生机。山东厚积薄发的传统,以及有容乃大的包容力,在孙先生的巨幅创作里面都有非常内在的、充分的表现。

还有一点,孙先生作品的色彩,区别于传统的文人画,续写了海派传统。我觉得他天生就很敏感,有魄力,他的画面传达出的浓度、厚度、强度、力度、刚度、韧度、饱和度共同达成了一种雄强和震撼。从作品里面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积年累月以后的一种爆发力和持久力,同时还有非常精到的掌控力。

于洋: 孙博文作品中的色彩为现代图像挑战提供了启示

孙博文的画有自适性、自洽性的特点。现在看他的画,非常像电脑图像的制作画。这一点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他无意间用中国画的色彩应对了现代图像的挑战。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夏可君: 孙博文绘画中想象力的来源是道教

我的问题是孙博文先生想象力的根源是什么?

我觉得是道教。他为什么题画诗中总提禅,但画面又毫无禅意。这一想象力来自道教,因为不同于泼洒,道教想象力就是阴阳的回旋。从良渚到石家河、到三星堆,都是中国人特有的关于天眼和神木的旋转和回旋的想象。

此外,孙博文的想象力不仅是回旋,还是幻化的想象力,这一点上他跟梵高达到了共通。梵高的画背景中,有回旋的笔触,他为什么割掉耳朵,因为自我的同一性在后面加速旋转的吞噬背景下不可能平衡。

这样一种回旋的想象力,实际上回到中国文化的元素想象力层面,就是回文,他的作品不是线条,是纹理。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王平:孙博文的作品中包含着对生命、哲学的追问

看孙博文先生的作品需要两个视角,第一是时代视角,要放在20世纪中国画追求现代性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探索。第二,艺术家的视角,尤其是徘徊在生与死纠结的精神角度看。

孙博文的作品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他吸收了梵高及抽象艺术养分,创作了有中国画思维的抽象性表现山水。这些作品隐现出山水意象,内有乾坤,有大美。

里面有一些特点,第一,与西方抽象画不一样,他的绘画是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象为底,创作过程中以势立画。

第二,有笔墨精神,用笔很讲究,色彩以红黄蓝为主体,里面还有中国画中的黑色和其他颜色的介入。但是在这些作品当中也存在着有意识地去图式,追求描绘生命状态的现象。在这样一种追求中,在强调生命感觉、生命体验当中,又有中国式的对于无常、对于人生的追问。不是说纯粹精神的、疾病的状态,而是带有中国人哲学思考的追求。

所以他在题诗当中有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哲学的追问。因为生命体验,或者精神状态不一样,里面也有两种,一种呈现出非常明净、干净的生命灿烂的、诗意的向往。但是有一种作品也体现出无序、狂浪、不安,这些作品虽然有抽象表现的形象外在,内在还是中国画的思维方式。我觉得这样一种现代性的探索可能既有本土价值,也跟西方的抽象有截然不同的形式追求和精神追求,这些作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范晓楠: 孙博文延续了朱德群、赵无极的艺术实践

孙博文先生对于自然、宇宙、生命力的探讨,和朱德群、赵无极、张大千、刘海粟有非常明显的延续和推进过程。他并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当与绘画史衔接起来时,我们才能真正看到他作品充满着中华民族精神和生命力,充满着面向未来的诉求,这种诉求可能正是今天中国当代艺术面向未来的一种可能。

杨大伟:孙博文绘画中的“不正常”

为什么看孙博文作品时会感到震撼、不可思议?因为我们太正常了,他已经不正常了,他形成的东西有颠覆性,颠覆了我们的常态视觉,传统的美丽、结构的合理性、黄金分割,在他这里几乎不复存在。

还有一点,他到了后期整个图像的所谓的升级、所谓的异常、所谓的幻象,完全是在正常生命状态当中,没有人为的制造。他不是想排除什么逻辑,而是他缺少了我们常态下的合理化逻辑,形成了他很个人化、很陌生的逻辑。

还有一个,就是他作品中的界面感,不是四平八稳。我个人认为,对他的追问,其实就是对艺术本质的追问,因为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我们太好驾驭的东西,我们驾驭不了的东西恰恰就是孙博文绘画中体现出的东西,这一点极其像梵高艺术的晚期。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杨卫: 孙博文与林风眠 吴冠中的艺术实践是推进关系

孙博文吸收了西方艺术养分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可能正是孙博文先生的艺术特点,如果让我说的话,还是林风眠、吴冠中这条线索的一个拓展和推进。

杨维民:孙博文的艺术张力来自齐鲁大地

孙博文的艺术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张力,是因为他出生在有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齐鲁大地。孙博文是一个现当代中国画画家,他任何一个诗句里都没有隐意和消极。他在空中俯视大地,抓取一切可以驾驭的元素创造巨制宏幅。这是一个能量满满的中国画家。

高岭:孙博文带来的启示是图式、色彩和空间认识

孙博文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图式、色彩的创新和对于空间的再认识,他的笔墨在二维平面当中追寻空间化,通过二维空间和色彩的解体,极大拓展了水墨的表现力。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葛玉君:孙博文艺术的4个关键词

孙博文的艺术有4个关键词:叠加、共识、重组、未来。

第一个是叠加。他的作品逐步叠加的过程,是精神性的、价值品位上的不断重组、叠加。

第二个是共识。他的作品当中有一种线性的传统到现代的脉络,但更多的是一种空间性的,把传统、当下、未来的共识性融入画面结构。

第三个是重组,就是张晓凌说的艺术家自我身份的认同。实际上非常主观,看到风景时用一种非常主观的东西进行了风景的重组。

再一个是未来感。他的作品充满了不可预测性。

此外,我觉得孙博文先生的作品在当下人紧张、焦虑的状态下欣赏,反而能给心灵带来共振。换句话说,带有一种宣泄和疗伤渠道,这是孙博文最后一批作品最有意义、最有当下性、最具现代性、最具冲击力的展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孙博文无疑是我们在回望20世纪艺术家、重新挖掘艺术家的时候非常闪亮的明星。

张涛:孙博文绘画颠覆了传统中国画的模式

孙博文绘画色彩里面有中国传统的墨风、文彩,他在黑白灰当中找到了一些色度变化。通过色彩和体量张力的结合,产生了通感化的表达,视觉上是静态的,但是能感觉到动态的东西。

他的作品颠覆了传统中国画的观看模式。他从里往外走,去打你、冲你、扑你。孙博文的作品尺幅体量的张力也打破了传统文人画观看的内敛化状态。此外,在他的作品中还存在一种超越性,是对生命终极价值的追问。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刘明波:孙博文画画时身上都是颜料

我曾问孙博文先生画画时是什么状态,他说画画都是全身是颜料。他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又在沂蒙山区工作多年,是本土艺术家,可以看出来受同时代画家的影响,能把自己的个性张扬到这个状态,十分可贵。

王雪峰:孙博文的绘画是中国画现代性的重要内容

孙博文用绘画的方式,用彩墨的形式表达他的宇宙观。他早期的艺术实践来自于北派山水画的影响,晚年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不断实现超越,形成这样的彩墨语言,成为现代艺术史的鲜明个案。

孙博文的个性非常任性,他的两个学生戏说他有点像神经病,这是上天赋予他的天性,也是大艺术家身上都有的。早年画宣传画的痕迹和他在晚年定居青岛时,海洋带来的宇宙相契合的神秘镜像,在他的绘画里面都有体现,这是构成他色彩体系的语法。20世纪,无论是孙博文还是刘海粟、朱屺瞻、刘知白,都进入天人合一的,表达大宇宙观的境界,这是中国画现代性非常重要的内容。

王绍波:孙博文艺术的三大阶段

孙博文先生艺术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山东艺术学院学习阶段,探索中国笔墨精神。

第二,中年时段,寻找个性语言和传统笔墨运用的结合。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当中,我们能够发现,即便是在他掌握转动的阶段当中,仍然寻找个性表达、非一般的笔墨表现。

第三,到了晚年,他在青岛居住的4、5年间,画面语言得到了巨大的飞跃和升华。在这段时间里,他充满激情的思想、情感,把他对传统、现代的认知和感受很好地引发了出来。

他的绘画世界在我们看来应该不是那么宽远,生活元素并不多,都是理念和精神性的,所以是抽象绘画。我个人认为他的抽象绘画的特征是中国的,是中国式情怀和思想的一种展现。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孙磊:孙博文的艺术带来的三个启示

孙博文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绘画创作时间大多在2000年以后。这时中国水墨画正处在新水墨的探索节点上。

在这一时间段,孙博文的绘画给中国带来了很多启示:第一,提供了中国画系统中,形式的现代性转化的可能。第二,中国画的色彩系统的拓展。第三,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当代思想观念的影响。在中国画这个系统当中,孙博文用作品告诉我们中国画当代转化仍然不够。

孙欣: 孙博文的竖轴作品具有“纪念碑”性质

孙博文的艺术是非逻辑、非理性的直觉和抽象性、表现性语言的相互交织,他用狂欢式的“酒神精神”在宣泄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他的竖幅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审美体验,在我看来跟横幅巨制有巨大的差异性。横幅巨制显现出一种时间性、叙述性,观者观看时以平视目光,移步换景式地捕捉物象提供的叙事逻辑,去审视画面的内容,是一个游走的、渐进的观看方式。但是孙博文先生的竖幅巨制,树立了通天的纪念碑,从下而上仰望作品时,有一种仪式感、朝圣感、沉浸感。能够体会到人自身的渺小和平凡,进而对自然、对超自然能量产生敬畏之情。

孙博文先生的艺术观是现代性的艺术观,他的作品当中交织的色彩和笔触,不是对我们所见的具象世界的再现和模仿,而是原生的、自然的,是通感的,他是在表达一种未分化的感知。人在15岁之前的混沌的感知、原始的生机都在他的作品中。他的作品中有价值的一点,就是他带领我们回到了创作最初的那股内需力中。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郑岗:孙博文是诗性的歌者

首先,孙博文是歌者。他的作品当中体现了放声大唱的歌唱性,歌声有灵魂,可以把观者带到某种情境里。

其次,孙博文先生展览的出现,足以证明当代性的重要性,我说的不是艺术的当代性,是生活的当代性,是历史的当代性。孙博文先生作品的出现给了我们很多例证,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方向。

鲁彩云:孙博文的一生是多灾多难的

孙博文的人生经历非常坎坷,这20多年的经历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他的性格和生活习性和其他人不一样。他父亲是山东大学财务处处长,毕业分配志愿时,父亲说,党培养你这么多年,你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最艰苦的地方是沂蒙山区,所以他毫不犹豫到了沂蒙山区,在莒南文化馆工作了十几年,后来由于父母的年老多病,又调回了莱阳,在莱阳文化馆又培养了很多学生。他也是多灾多难,后来又摔断了腿,住院,后来又有脑瘤,做了手术。最后一次没有抢救过来,很可惜。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山东艺术学院院长王力克开幕式致辞

孙博文:以生命为核心 恣肆而不放肆

孙博文夫人鲁彩云致答谢辞

1938年,孙博文生于山东省莱阳市,父亲为其取名九学。后在济南求学期间,蒙恩师蒋维崧先生器重,为其取字“博文”,并曰“九学乃博文也”,遂以字行。1958年,孙博文考上了刚刚成立的山东艺术专科学校(今山东艺术学院),当时的山东艺术专科学校会聚了一大批画界名家,有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他们都是孙博文艺术探索之路上的领路人。1979年,孙博文正式拜师,成为崔子范的入室弟子,渐成自家风格,崔老曾言其“学于范,胜于范”。20世纪90年代初,孙博文致力于张大千的泼墨山水技法研习。2003年,66岁的孙博文因病于广州去世。

2002年5月,孙博文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个展。2020年11月22日,“淋漓华章 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责任编辑: 4126TJ

责任编辑: 4126TJ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