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共有27名演员参与了本次演出,作品曾在国际上多次获得金奖……”北京演艺集团副总领队、中国杂技团参演组负责人金勇告诉记者,他带领的中国杂技团参与的节目是第三篇章“激流勇进”中的歌舞《特区畅想曲》。
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激情澎湃的演出推进到《特区畅想曲》的节目,舞台上突然变化了灯光,投射出高楼林立的场景,深圳特区的肇建在时代的最强音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舞台上方的左右两侧出现了两根“钢梁”,两名空中飞人分别游走在“钢梁”的上方,如指挥家一般操控着“钢梁”,他们是特区的建设者;在舞台两侧,两个高台缓缓升起,每个高台上,4名杂技演员分为三层:最下层的“底座”两名、中间一名,顶层一名,如盖楼一样层层往上叠加,以《对手顶》这样一种杂技形式诠释着高楼的搭建、特区的建设。
“我们的《对手顶》和《空中飞人》两个作品非常形象地以杂技艺术的语言,将深圳特区的建设场面生动地展现出来。”金勇说,杂技作品和本次参演节目的内容融合度非常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不到5分钟的节目中包含很多人的努力,虽然已经是比较成熟的节目,但环境、道具却和以往大不一样。原本,《空中飞人》是杂技演员站在钢梁上设计了很多动作,虽然钢梁返厂进行了再加工,但是在材质、承重、安全锁等方面不能满足要求,为了安全起见,导演组最终决定让演员在钢梁上方做跑步和后空翻的动作,象征着指挥钢梁。《对手顶》所面临的困难就更大了,这个作品一般都是在平地上演出,最高是在1.8米的台子上完成,而这次要在长和宽分别为3.2米、1.8米,距离地面将近8米的台子上完成高难度的杂技动作。全新的高度和炫目的灯光对演员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邢运伟在《对手顶》的表演里担任其中的一个“底座”,舞台升起来的时候,因为比较高,还会微晃,邢运伟就需要找力量的平衡和舞台晃动的规律。他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多年的表演中舞台高度最高的一次,要在一个5米多高的圆台上再起一个2米多的高台,目光所及之处都很空,起初在心理上会有一些恐慌。”处于顶层的演员乔振表示,在地面上怎么练都好,一上去就害怕,动作就做不好,需要克服这样的心理因素。
“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一系列杂技动作,演员的感觉和危险系数都是不一样的。”金勇表示,他和导演及舞台督导组进行了多次沟通。让演员先在圆台上练这个动作,练了3天适应了。把高台升1米,练3天,感觉找到了,再把高台升2米,继续练习……“不能一蹴而就,要把高度慢慢升上去,让演员逐渐适应新的高度,升到最高点的时候,我们所有的队员拿着厚厚的垫子在下面用手撑着,做好保护措施。”金勇说。
第一次上台他们并没有完成这个动作,后来就商量着“底座”暂时不起底,中间和顶层正常做动作,基本完成,到了第4次,就好很多,第5次、第6次之后就比较理想了。“每一次台子升起,对我们而言都是一种奢望,我们都非常珍惜升台练习的时间,我们不仅代表我们团,还代表着中国,给全世界看,一定要完美呈现。”乔振说,他们并没有单独在高台上训练的机会,只有每次联排才上去做动作,力争适应并克服对“空”的畏惧。邢运伟说:“我需要充分信任搭档,彼此互相鼓励打气,调整放松心态,才能把动作做好。”作为一名从业20年的杂技演员,在即将退役前能参加这样一次重大演出活动,邢运伟非常激动。他很看重这次演出,演出成功也算是给他的杂技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从6月20日来到场地开始封闭训练,一共只有10天的练习时间,金勇引用了陈维亚总导演的四句话:时间很紧迫,任务很艰巨,责任很重大,使命很光荣!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有惊无险。
几名演员虽然是多年的搭档,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中也会产生一些情绪的波动,他们有过害怕、有过失落、有过争执、有过自责……最终在彼此的鼓励和充分信任中一起面对挑战,在烟花绽放的时刻,他们也呈现了自己的精彩。
(拍摄:卢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