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连心锁》剧照 孙丛丛摄
近日,由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打造的原创大型吕剧《连心锁》在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上亮相,迎来好评如潮。该剧从2020年首演以来,唱出滨州,唱响泉城,并作为“十四五”鲁青文化交流活动首场演出传唱至青海湖畔,彰显了博兴县“吕剧之乡”的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博兴县多措并举推动戏曲传承发展,不仅推出一批深受欢迎的原创力作,还将其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带动丰富基层群文生活,助力乡村文化人才焕发活力,走出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博兴实践”。
建好三支队伍,叫响“吕剧之乡”品牌
博兴县将“戏曲进乡村”作为提升群众满意度、创新发展新时代文艺的重要抓手,并以此为目标着力加强国有剧团、文化站长、庄户剧团三支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对国有剧团专业艺术表演及精品创作的支持、督导,让国有院团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力军”。同时,对国有剧团实行以奖代补工作办法,对参与各种调演、会演及在权威性评奖中获奖的剧团予以奖励,鼓励剧团创作优秀作品、提高艺术理论水平。
乡镇文化站是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的重要力量。博兴县通过组织各类文化培训加强对各文化站长的业务锤炼,将文化站长培养成为基层文化工作的业务能手,发挥“一带多”的辐射作用,带动基层群众文化“多点开花”。
三支队伍共商发展
另外,该县还加强对庄户剧团的扶持和监管,在政策上,给予庄户剧团更多发展空间和实际支持,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在管理上,成立“戏曲进乡村民间剧团委员会”,同时在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设立民间剧团考核办公室,既实现了各镇(街道)文化站对民间剧团的统一管理,又推动民间庄户剧团之间互评互管、共商发展。
为给三支队伍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博兴县积极争取县级资金及各级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据统计,2020年,该县在全年“戏曲进乡村”和演出工作中投入专项资金519.7万元,对实现文化惠民便民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搭建多元平台,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博兴县“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
如何让热衷于戏曲表演、传播的队伍和人才各尽其能,发挥对基层文化的带动作用?博兴县既搭建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用武之地”,同时又组织专业人员辅导、把关,保障各类活动的演出质量。
今年5月,博兴县举行非专业演出团体集中考核,并启动“百戏展演”活动,同步公布考核实施方案、演出规范等一系列文件,对参与2021年政府购买文艺演出的民间团体进行集中评比,最终在全县范围内评选出21家优秀民间剧团。
另外,通过举办第二届“滨州人才节”博兴专场活动暨2021年吕剧票友大赛,该县还选拔出31位优秀民间戏曲人才。据统计,目前,博兴县有常年活跃在基层的青年戏曲爱好者2000余人。今年,该县制定实施《青年戏曲人才培养奖励办法》,通过表彰、奖励等举措,鼓励更多基层人才尤其是青年爱好者投身戏曲队伍,形成戏曲传承发展的良性生态。
博兴县吕艺镇刘官村、高渡村是有史料可考的吕剧、扽腔艺术发源地。该县在刘官村、高渡村培育“戏曲特色村”,结合戏曲及红色文化、仁孝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推动美丽村居创建及乡村旅游发展,唱响“戏曲圣地、魅力吕艺”品牌,既带动了人才“回流”,又以点带面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提档升级。
加强联动辐射,厚植戏曲传承土壤
“看了这部戏我感触很深,希望将来我的学生们能像这些演员一样,站上舞台中央。”吕剧《连心锁》在当地上演时,博兴县第四中学音乐老师王学敏带领学校吕剧社团几十个孩子一同观看,并给予高度评价。据了解,博兴四中从2018年起就开设了吕剧普及课程,并聘请博兴县剧团专业演员每周在固定时间到校讲述戏曲理论知识、进行表演示范。
博兴县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除博兴四中外,博兴县“戏曲进校园”活动还走进博兴一中、清河中学等众多中小学校,下一步,将完成每年300学时教学及20场演出计划。
“马大保喝醉了酒忙把家还,只觉得天也转来地也转……”在国家4A级景区麻大湖旅游区,船员王际江将吕剧《借亲》唱得风生水起。近来,博兴县深入推进滨州市“唱响吕剧工程”,在该景区开展“非遗进景区 吕剧大家唱”专项活动,通过湖区工作人员唱吕剧、讲麻大湖故事,实现了吕剧文化与湖区文化互融、互动,既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亦形成了传承弘扬戏曲文化的浓郁氛围。
作为滨州市、博兴县两级重点项目,今年 6月,博兴县市民文化中心项目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规划中,该项目将建成吕剧博物馆,以“舒卷”为设计理念,讲述吕剧艺术由博兴孕育、经过不断演变形成成熟剧种,走出山东、走向全国的历程。此外,博兴县还启动建设1000平方米戏曲大舞台1处、700平方米中等舞台12处、500平方米小舞台30处,为县域内居民观看演出提供充分的硬件支撑。
(除署名外,图片均由博兴县文化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