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党的美术工作者30年笔耕不辍为党绘丹青图卷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07-01 11:05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筚路蓝缕、到如今硕果累累,这百年奋斗历程中所书写的辉煌历史,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最为宝贵的创作源泉。一代代美术工作者,自觉投身于记录和描绘这场百年大变革,将我们党伟大历史征程凝聚于壮阔恢宏的丹青画卷。

在西安,有位党员美术工作者代表王犇,30年来笔耕不辍绘制党史主题丹青画卷,在每个党的纪念日,他都有精品力作诞生,其作品陆续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及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展示着西安美术工作者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中国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王犇在美术领域深耕30年之久。从1991年至今,他持续以礼赞党、歌颂党为主题,创作了《明亮的天》《草原赞歌》《更喜岷山展新姿》《铭记.情撼五一二》《西进通途》《待发》《西北萌芽1925》《必胜》等多幅精品力作。作为主创人员,他还先后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绘制了《巍巍秦岭》,为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创作了《醉在金秋》。并先后主持西安市“十三五”规划文化精品项目——“西安文脉”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及“百年历程 .西安记忆”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创作这些精品力作的过程中,他将坚持以人民为导向,时刻将目光锁定人民,以纪实的手法展现了党对人民无微不至地关怀,人民与党之间的深情。

王犇人生中第一件巨幅主题艺术创作《明亮的天》,就是以党在革命时期的军民鱼水情为题而精心绘制的。那一年是199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23岁的王犇正在西安美术学院读大三,当时各种新潮的创作观念与技法冲击着艺术界、整个社会崇尚个性,讲求观念更新。王犇在新思潮观念的冲击下,经过良久精心构思之后开始动笔,他用全新的视角,将“天亮了”的历史时刻记录于画面中——那是1935年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到达吴起镇的伟大时刻,陕北父老乡亲脸上洋溢着欢欣喜悦,整个画面尽管没有一位共产党员的形象。但共产党抵达陕北,属于人民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氛围,被画家巧妙渲染得淋漓尽致。

2001年,经过10年艺术历练的王犇在笔墨表达与创意构思的境界上更加成熟,《草原赞歌》是他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而作。这一次,他将视角对准大草原上的蒙古儿女,画中有音符,音符中有画面,画中的草原儿女吹着蒙式唢呐、弹奏着马头琴,用音乐抒发对党的感恩之情,感恩草原牧民如今的美好生活。

2003年,王犇在西安中国画院入党,他秉持画院自建院以来坚守的长安画派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用艺术为人民服务、为城市服务,在正能量的艺术实践中,不但汲取了丰沛的艺术养分,更提升了自身的胸怀和境界。三秦大地上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红色经典成为王犇的创作源泉,他认为:为社会现实服务、是为人民服务是艺术家毕生的担当。习总书记指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知识分子的志向所在,我们这一代艺术家承前启后,成长为长安画派的中坚力量,必须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火热的社会现实,总会对有志向的艺术家产生巨大震动,王犇的代表作之一《铭记·情撼五一二》曾在艺术界引发一定反响。这幅作品就以纪实手法,描绘了一幅汶川地震之后党和国家派出救援力量昼夜奋战,救助人民与水火之中的真实画卷。作品以丰碑式的三联画构图,从左至右分别表现了爱心捐献、抗震救援、悼念祈福的场景。画面人物达50余人之多,绿衣战士、白衣天使、红衣消防员、青年志愿者……在党领导下,灾难来临之际的人性光辉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楷书题款端正肃穆,有立碑铭志之意。

10年如一瞬,2011年,王犇为庆祝共产党成立90周年而作的《更喜岷山展新姿》和为庆祝建国60周年而作的《西进通途》,在艺术语言及表现形式上日趋成熟。王犇结合油画、版画的特征,将雕塑中的光影、构图、块面穿插等技巧融入其中,同时借鉴北派山水李成、范宽沉郁雄强的图式、意境与技法,吸收了长安画派水破墨、色破墨,甚至直接以色入皴、色墨混皴等艺术形式,总结出一套以赭石与墨色、朱砂、石绿为主色调,色墨浑融的色彩语言,及雄强、庄严、博大的美学风格,以此来向党献礼。王犇说:“我的艺术就是要释放一种‘正能量’。我自己每每在创作前,就陷入到一种激情满满,荡气回肠的创作状态,希望我的画让观者看了以后能有所触动。感怀山河之壮阔,岁月之厚重,对祖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建设成就肃然起敬”。

而作品《西进通途》描绘了“十三五”期间从西安通向西部地区的路网建设,画面采用方形构图,运用传统中国画大斧斫擦技法,结合西画透视及光影表现技巧,以全新的山水画图式面貌,为当代西部发展的建设成就、建设速度鼓与呼。

党的美术工作者30年笔耕不辍为党绘丹青图卷
党的美术工作者30年笔耕不辍为党绘丹青图卷

2016年,王犇任西安中国画院院长、党支部书记,2018年,当选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此时肩上责任愈加繁重,党史、党课学习与日常工作一肩挑。繁重工作之余他依旧笔耕不辍,作品意境、思路、笔触日趋沉稳。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疫情爆发,王犇第一时间提出“以艺抗疫”,在疫情最为紧张的3个月期间,组织近百画家创作了600余幅抗疫作品,举办了5期抗疫主题网络美术作品展。并联合武汉艺术界举办了2期“心手相握 ·共抗疫情”武汉西安美术作品联展,为鼓舞士气、提振抗疫信心贡献了美术工作者的力量。在繁重的组织工作之余,王犇用无数个深夜,完成了作品《待发》及《必胜》,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战胜疫情必胜的决心与强劲的国力。

2020年,王犇创作了《西北萌芽一九二五》,这幅作品以凝练厚重之笔,让当年泛黄的历史浮出水面:安存真、吴化之、魏野畴、黄平万、雷晋笙、刘含初等人创建了西安的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西安特别支部,将党的火种撒播在西安。刻画了早期我党的有志青年们,在发展和建立党组织时探索实践、斗志昂扬的历史形象,诠释出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涵,彰显了信仰之美。

同年,吕峻涛、王犇、王肖峰三位画家通力合作,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绘制了一幅意境高远的《巍巍秦岭》,长8.22米,高2.74米,立体地展现了秦岭巍峨、雄伟、磅礴的态势,呈现出苍茫壮阔的山河图景。

2021年,吕峻涛、王犇、王肖峰又为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创作了厅堂巨作《醉在金秋》,历经两年的前后两张巨幅创作,主题都是秦岭,主题立意却有所不同:一幅是生态之美的绿水青山,一幅是北国金秋的万山红遍。主山体皆为纪念碑式构图,渴笔散锋斧劈快皴,营造出秦岭刚毅雄强之威严气势;云雾以湿画法画就,在画面穿插布局,使观者或从高空中俯视,体现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胸怀与气度,再次彰显了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百年历程.西安记忆”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汇聚100幅作品,将共产党百年征程浓缩于丹青画卷,在西安高新区都市之门展出,向党献礼。王犇说:“我们一代代画家们薪火相传,守正创新,在市委宣传部、文旅局和省市党史研究部门的指导下,多年来潜心创作,用艺术创作弥补了历史影像资料的不足,生动而深刻地创作出了一批波澜壮阔的,反映我党百年辉煌的历史画卷,是我们美术工作者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的一份贺礼,唯有此,才能丹青不负,不忘初心。”

(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 3976DBC

责任编辑: 3976DB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