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原创话剧《开饭!》:七十年,七顿饭,看时代流转人生况味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07-23 13:32

 

原创话剧《开饭!》:七十年,七顿饭,看时代流转人生况味

发布会现场

7月21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由黄盈工作室、仙童戏剧、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原创话剧《开饭!》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制作人李东、导演黄盈携该剧主创、主演与媒体朋友们分享了这部作品创作背后的种种艰辛与愉悦。据悉,该剧将于8月5日至8日作为首都剧场邀约原创剧目于北京首都剧场上演。

原创话剧《开饭!》:七十年,七顿饭,看时代流转人生况味

《开饭!》排练照

在每个人都能吃饱饭的当下,

为什么还要回忆艰苦的过去?

《开饭!》整部戏一共包含七幕,从第一幕的1959年到第七幕的2021年,时间横贯了近70年。

观众在其间,会随着北京城内一户普通人家的所经,将三代人走过的历程重新回望一番。在他们的家族史里,我们会看到这个城市的飞速变化,还有城中人的生息、繁衍、发展。

随着物质的富足,人们逐渐从过去的为了“活着”,逐渐演变到对生活品质与意义的追寻。在“生存”与“生活”的课题的转向中,单纯“快活”的感觉在消逝,但又会有新的便捷和快感补位上来。只是在一切都越变越好越变越快的过程中,也是时候自问一句:如何抵抗越发来势汹汹的内心的虚无呢?

这是制作人李东最初在读过剧本之后的感悟和思考。

李东十余年前即看过黄盈编剧、导演的话剧《枣树》,那时候“新京味话剧”的概念尚未完全定型,后来到了《卤煮》,他确信了这个创作者对北京的历史、北京人和北京语言的掌握,足够撑得起这面大旗了。

更为珍贵的是,黄盈关于“北京”的创作其实从未局限在“怀旧”和“情结”上,他在十余年间借“北京”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带着那时那刻他对人世的思考,也体现着他不断的自我反问和确认。

这一出《开饭!》便是他献给已然近乎消逝的一代人的“挽歌”。

何家一共三个孩子,大哥、二哥和三妹。他们分别出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间。他们经历了建国之后最为困难的一段时期,经历了变革,经历了动荡,经历了趋好,在时代的大浪翻卷间,他们渐渐老去了。但我们没有理由忘却他们的存在,因为正是他们,撑起了我们当下美好和富足的全部可能。

“既然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吃饱饭了,为什么还要记起过去艰难的岁月?”面对这个问题,黄盈以一句简朴的话回应:“做人不能忘本”“你现在过好了,但是你怎么过好的这件事不应该被忘记,因为被忘记之后就会很麻烦。”

李东完全赞同:“艺术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们从哪来的?我们怎么来的,我们曾经怎么生活过的?”他建议观众可以携全家来首都剧场观看《开饭!》,因为这是一部适合三代人一起观看的戏剧,也可以作为年轻人送给长辈的一份礼物。“我们已经多久没有一家人凑在一起吃饭了?我们需要一次特殊的饭桌上的‘团圆’,让我们能够追忆家族的往事,一起创造一段美好的回忆。”

原创话剧《开饭!》:七十年,七顿饭,看时代流转人生况味

《开饭!》排练照

不仅仅是个人史、家族史

更是一段浩荡的家国史

1959年,1968年,1975年,1988年,1995年,2008年,2021年。

这是黄盈和编剧张婷一起在创作之初为《开饭!》在70年间甄选出来的七个时间节点。这个选择背后所体现的是他们对时代的观察与总结。

一家人在这七个时间点上吃了七顿寻常又不寻常的饭,当中所见的,不仅是餐桌上吃食的变化,更是时代的风貌变迁。

黄盈坚持在文本创作阶段就保留了剧中大量的“群戏”,为的便是尽最大可能还原每个时代的底色。

“我跟张婷在做剧本的时候,觉得吃力不讨好,就感觉有几场戏是很难借力的去往下发展的,因为这部戏不是随着一个人的人生史去做,它其实是在一个大时代下看一个人的生存,它既是这一个人的生存,也是这个时代的发展。”

出生于1978年的黄盈,2003年从原来的生物专业转头至戏剧创作,始终创作不辍,《开饭!》是他个人创作历史上的第50个作品。在实践的不断累积中,他越发感到,自己这一代艺术家的“幸福”:“这个时代太有力了,变化急速,矛盾和故事到处都是,只要你尝试着去记录时代,你就不愁找不到素材和支点,单纯的记录本身就已经很有力了。这是一个活跃的时代。”

所以在当下,他不仅仅通过《开饭!》讲述个人的变化和一个家庭的发展,而是通过这些,展开一幅家国变迁历史。

李东将黄盈的这种抱负与观念理解为“乡愁”,这也是他为什么坚定地选择与黄盈合作的一个原因,他认为《开饭!》是一部大戏,“每一个想要了解北京这个城市和北京人的观众,都应该来看《开饭!》。”他以为,所有的文化都有“密码”,而关于一座城市的文化密码,就含在语言中。“我们现在剧本为什么特别难写?是因为创作者失去了语言艺术。这也是我格外珍视黄盈的原因,像他这样的原创创作者,特别凤毛麟角了。而他想要呈现家国史的创作观,其实就是‘乡愁’,艺术的一个价值就是要把消失的东西展示给你,《开饭!》这两个小时在舞台上的一切,就是乡愁的标记。”

《开饭!》这样一部北京大戏,从创作开始就带着生活的烟火气和生活在北京的人携手,和北京大众文化、艺术团体合作,为的就是打造一部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新京味儿精品大戏。

原创话剧《开饭!》:七十年,七顿饭,看时代流转人生况味

《开饭!》排练照

黄盈创作史上最强阵容“乱打”

非职演员贡献独特质感

熟悉黄盈“新京味戏剧”的观众想必对他舞台上穿梭不息的演员面孔不会陌生。

十余年来,他搭建了一套自己的“新京味表演”班底,当中的演员多为非职业演员,各自在生活中有自己的职业身份,但因为土生土长北京人的成长背景,一群人集结在一起,默契,仗义,嬉笑又认真。

此番排演《开饭!》,可称得上是黄盈工作室史上最强阵容的一次“乱打”。“老街坊”“老伙计”们纷纷回归,在七幕戏中排练组合出演了数十个角色,数十种关系。

李东说,他格外偏爱这一拨非职业演员,因为他们身上真实存在着的质感,“这种质感在某些时候甚至大于演技。”

此外,黄盈还特意邀请了同为导演的邵泽辉出演剧中大哥一角,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能毫无偏差地理解这些人事的流变。两人相识超过二十载,黄盈一直在排练中习惯性地喊邵泽辉“师哥”,邵泽辉也在几桩工作的交错中,拿出了全部身心参与到这次创作中。他说应下这次演出邀约,因为自己的人生也刚好走到了一个较为特殊的状态,“有点迷茫,人到中年,也希望想要找寻和尝试一些新的人生状态。”他计算了一下,自己大概已经有超过十年没有上舞台演出了。而这一次“回归”,他要饰演的人物,其实就是他的父辈。“我的父亲就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性格、行事习惯,跟剧中我的角色有很多相似,这应该是我和这个角色最大的关联。”

剧中饰演大哥媳妇的演员冯景怡本身是摄影专业出身,因为对表演的喜爱,在上学期间便与任课老师黄盈相识,从去年的《情不自禁》到《语文课》《点心》,再到眼下的《开饭!》,她马不停蹄地接连出演了黄盈编剧导演的数部作品。她说这一年,对她来说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治愈”过程,“从一开始的不自信、自我否定,到现在的心里越来越踏实,对角色也敢想敢做了。”90后的冯景怡,这一次将在首都剧场挑战把一个角色从十余岁演至年过六旬,挑战不小,但她甘之如饴。

职业模特王储于黄盈相识十年,这也是第一次与他合作话剧演出。他将在剧中饰演多个角色。初次接触话剧排练的他在《开饭!》剧组里感受到了“融洽”,“大家非常慷慨真诚地贡献想法和经验”,这令作为新成员参与进来的他感到“愉悦”。因为要在极短时间里切换多个角色,且形色各异,这个过程让他觉得很“刺激”,当然,困难也势必存在,“要做到人物的传神”,是不小的挑战。

“一人分饰”多角是《开饭!》的一个看点,黄盈深知这背后排演难度的递增。“七幕戏里,除却四位主角,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的角色超过20个,每个人物都不是’龙套’,都有重要的使命,各自带着历史的痕迹、颜色。他们的登场、离场,就是时代本身。”

(本文图片由 王晓溪 摄影)

 

责任编辑: 4146DHX

责任编辑: 4146DHX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