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个充满厚重感的名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这座城市令人驻足的光芒,大雁塔、法门寺、黄帝陵……文旅产业正逐步发展成为陕西的支柱产业。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陕西一下冷清了不少,文旅企业经营面临严峻考验。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文旅企业如何有序复工复产成为当务之急。
疫情防控期间,电影院、文艺演出场所、文博单位、旅游景点等均暂停营业。一年过去,不少文旅企业已陆续复工复产。从线上培训到统筹资源,从资金帮扶到减税降费……陕西省陆续出台关于引导文旅企业复工的工作方案,稳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去年三月份开始,随着全国疫情形势出现向好趋势,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精准有序安排文旅行业稳步恢复:制定印发《关于全省星级饭店有序复工的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根据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防控策略,支持星级饭店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制定发布《陕西省室外开放式A级旅游景区有序恢复开放工作指南》30条措施,按照“分区分级、防疫为主”的总体要求,指导疫情低风险地区恢复开放,疫情中风险地区逐步有序恢复开放;制定印发《关于应对疫情影响扶持全省文艺院团发展的通知》,围绕项目资助、市场扩展、服务购买、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部署安排;积极制定《陕西省旅游业恢复发展预案》指导各地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富有体验性的休闲产品,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建设转型升级。
在资金方面同样也给予中小型文旅企业极大的扶持力度,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同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商议提出帮助全省文旅企业纾困措施,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金融助力文旅企业复工达产工作的通知》,同时设立融资总量50亿元的专项信贷助力文旅项目建设落地、促就业保民生。研究投入2020年省级旅游专项资金1.31亿元用于全省145个旅游项目,支持各地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为支持文旅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省财政厅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支持文旅企业应对疫情恢复发展的意见》,对陕西省旅行社和专职导游给予扶持。其中,对已登记注册、长期在旅行社工作且与旅行社有劳动合同关系的专职导游人员,每人补助1000元;西安市区域内的旅行社以年度营业收入2000万元为基础指标,对营业收入2000万元至9亿元以上的旅行社设11个档次,按梯次给予补助;除西安市以外的各地市由属地旅游行业管理部门提供营业收入信息,对在当地排名前两位的文旅企业,每家给予2万元补助。通过充分整合现有专项资金、适当调整使用方向等方式,聚焦文旅企业现实困难,精准施策,帮助其渡过难关。
陕西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简化申报流程,加快政策资金兑现,促进全省文旅企业接续发展,为复工复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真金白银”的政策最具实效,利用行业暂时出现的空当时间进行行业规范化调整也是应对中小型文旅企业难题的解决之策。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人社厅印发《开展旅游企业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线上培训的通知》,对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稳岗就业,为陕西旅游业恢复发展蓄力储能。同时印发《关于应对疫情影响扶持全省文艺院团发展的通知》,加强对文艺院团的政策扶持和创作资助,对9个省级资助大型项目提前拨付资助金额246万元,启动2020年省级政府购买演出和2020年省级艺术创作资助。梳理中央和本省已出台应对疫情影响扶持政策汇编成册,指导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和自救意识,积极为文旅企业纾困解难。
除此之外,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陕文投集团云文旅中心依托陕西文化旅游网“一网知陕西 一机游三秦”的平台优势,充分发挥自身行业资源优势、智慧化建设、技术开发等资源优势为各大企业提供智慧化、全程化、个性化的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
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文旅企业复工后,还需要更多资源共享和发展指导。陕西西咸新区诗经里文化旅游小镇负责人表示,全面复工后,旅游市场大环境加速恢复,政府统筹更多资源,让企业需求和相关资源迅速配对,并给予企业一定的专业辅导和专业培训,让旅游产业链条上的各家企业形成合力,齐心合力迎来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