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整理传统国故 添彩特区文化——深圳学术沙龙隆重推出魏达志新著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08-11 09:33

8月7日,由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办的深圳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之361期“整理传统国故、添彩特区文化”——贺西泠印社出版《魏大愚先生篆刻集》《魏达志碑学署书集》活动,在深圳市人民大厦举行。深圳大学与新闻界、学术界、艺术界、收藏界约五十余人参加活动。

整理传统国故 添彩特区文化——深圳学术沙龙隆重推出魏达志新著

魏达志为深圳大学二级教授,曾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他37年来长期坚持特区经济与城市发展的跟踪研究,包括特区经济、产业经济、科技经济、艺术经济、城市与区域经济等。魏达志家学渊源深厚,被誉为“魏氏一门三书家”。他传承家学,此前已出版学术与艺术类著作33种,获各级奖项十余次。在各核心期刊与媒体理论版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领衔各类产业规划与研究项目数十项,多次获得各类学术与政府决策咨询奖。

本次由西泠印社出版的魏达志新著《魏大愚先生篆刻集》《魏达志碑学署书集》,成为了深圳学术界与艺术界一段佳话。《魏大愚先生篆刻集》,主要系魏大愚篆刻之两大遗存:一是文天祥《正气歌》组印(共六十一句,其中双印合一两枚,应为五十九枚,佚九枚,结集五十枚);二是《礼记·礼运·大同》篇(共二十一枚,佚五枚,结集一十六枚);另外,有其名号、斋馆、鉴藏印等。

魏大愚平生景仰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道德文章、崇高气节,其篆刻作品《正气歌》款式或方圆、或长扁、或杂形,兼之钟鼎器皿、铜刀币、石碑、古钱、瓦当、古钱等形态丰富;字体如甲骨、钟鼎、大篆、小篆、隶书、虫书、魏碑、草书等囊括其内;刀法多用双刀,偶用单刀;章法则取径甚高,深得秦玺汉印神韵。

魏大愚一生饱经战争之磨难,珍视传统又期盼大同,呼唤理想又面对现实,憧憬未来又脚踏实地,故有抗美援朝、送子参军、捐献飞机、保家卫国之壮举,篆刻《礼记·礼运·大同》篇由之而生。

《魏达志碑学署书集》系魏氏一门父子三人钟情碑学、碑书楷化的探索性成果之一,该著作的创造性贡献主要在于:

一是尝试归纳魏氏碑学之笔法:一曰起笔藏锋,中锋运导;二曰圆笔向前,锋含蓄强;三曰方笔展开,促势舒张;四曰裹笔颤行,屋漏天成;五曰运笔雄健,臂腕共力;六曰顿笔转折,厚实雄强;七曰回笔妙用,形古意拙;八曰转笔指随,妙境回旋;九曰驻笔稳重,意态沉着;十曰收笔缓步,回行有致。

二是悉心深察魏氏碑学之特点: 一曰思书相衔,意在笔先;二曰刀笔并用,出刀入笔;三曰碑帖相融,书碑如帖;四曰篆隶互参,承古留味;五曰奇正相交,偏中见正;六曰藏露有致,笔手互生;七曰方圆互衬,意象万千;八曰刚柔相济,志气充盈;九曰疏密相宜,舒敛大气;十曰形神兼备,有集有新。

《魏达志碑学署书集》还收录了魏达志与其兄魏来为其父魏大愚所作的《魏大愚铭》,由魏达志以魏碑笔法书写;另有一部分为魏达志最新书法作品。魏氏一门父子三人俱钟情于魏碑,魏达志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力求使魏碑能有新的突破,实现碑书家化、楷化、韵化与境化逐步突破。同时,魏达志为了报答党和政府的救命之恩,以书法义卖等支持慈善公益,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赠超过160余万元。

学术沙龙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黄发玉主持,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宣布会议开始,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丁时照致辞。沙龙上,各界代表纷纷发言,对魏大愚父子的篆刻、书法给予了高度评价。魏达志多年来带病工作,学术成果丰硕,艺术成就卓越,其潜心治学、默默奉献,为深圳特区文化添光增彩,折射出催人奋进的“魏达志精神”。

整理传统国故 添彩特区文化——深圳学术沙龙隆重推出魏达志新著

丁时照认为,魏教授为人珠圆玉润、为学学富五车。今天的活动一是魏大愚先生的篆刻集,二是魏达志的碑学署书集。父子之间的传承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多。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有苏轼、苏辙、苏洵父子,还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父子之间是代际传承,兄弟之间是心手相连,这一种血脉的澎湃灌溉让中国的文学史、让中国的人文精神如此饱满和汪洋恣肆。薛锟朗诵家为我们朗诵的《魏大愚铭》,前后两句非常有意思,前一句叫“魏氏大愚,世居豫章”,说明这是魏氏家学的来源,最后一句叫“两世吉庆,风范有仰”,说明初心犹在,前后都是魏教授手书写给父亲的碑帖之铭,这个不仅是魏氏的家学,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值得敬仰和传承的精神风范。

深圳大学文学院首任院长郁龙余教授在致辞中说,魏达志教授的学术成就、艺术造诣以及由此蕴含并折射出的“魏达志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魏达志教授30多年来克服非同寻常的困难,拖着五年洗肾、两次换肾、两次癌症化疗后的身躯,带着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无休止的折磨,去完成一件一件体现社会需求和生命价值的事业,用意志和生命不断谱写春天的故事,创造了多个奇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成了中国当代的“保尔·柯察金”。在深圳改革开放过程中,为一展理想抱负,魏达志教授贡献众多,其出版的学术与艺术类著作,不是揭示深圳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经验,就是守正创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说,魏达志是一个神话、一个真实的神话。我们都是这个神话的见证者,某种程度也是这个神话的参与者。

深圳市选堂文化中心主任杨坚伟致辞时表示,今天这么多人能齐聚一堂,一是因为魏达志老师的人格魅力,二是忠诚自己心灵上的一种文化情怀。大家在百忙之中前来,是被魏教授人格魅力吸引和对其学术成就的尊重。在深圳经济、文化与艺术研究都获得丰厚成就的人为数不多,魏教授在我们心中真正达到了“立德、立言、立功”,是一个代表人物。他继承魏大愚先生的文化传统与家学遗产,从复旦大学到深圳来继续发光,是深圳学术界与文化界的幸事。

整理传统国故 添彩特区文化——深圳学术沙龙隆重推出魏达志新著

面对多方赞誉,魏达志谦逊而低调。他在沙龙中作主题发言时表示,当市场经济的强大动能将艺术作品进行资产化时,它就将形成一个既振兴民族文化又提振文化自信,既普及艺术学术又重构核心价值,既创造新需求又构建新市场,既符合国家需要又满足大众愿望,既给资金出路又避免通货膨胀,既繁荣国内经济又吸引全球资本的国家大战略、城市新路径。发言最后,魏达志专门介绍了父亲魏大愚篆刻的篆法之功、章法之美与刀法之奇和自己碑书的研究心得以及学术路径。

深圳诗书画印学者王九二将魏大愚的篆刻与同时代名家认真研究比对后表示,“清至民国三百余年,篆刻流派纷呈,徽、浙、皖、黟山诸流派相互辉照,何震、丁敬、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黄士陵、赵叔孺、赵古泥等开宗立派大师辈出,中国印坛全面复兴。承其潮流,仅1897—1907十年间,就诞生了钱瘦铁、邓散木、潘天寿、朱复堪、沙孟海等十余位印坛名家巨匠,他们被列入二十世纪印坛青史。同期出生的魏大愚先生,书法篆刻艺术精湛,德艺同修,然英年早逝,遗作大多于文革时被毁,流布不广,为世人所忘,甚为惋惜。其书法篆刻艺术成就及其鬻艺济世之德,有待人们重新认识,其英名有待列入其同时代之名家巨匠之列。”

深圳著名策展人、深圳市三品美术馆馆长黄海林认为,“魏大愚先生篆刻印章含甲骨文的高古、金文的苍劲、大篆的灵动、小篆的秀挺,游艺其中而各具一格,无疑是篆刻融通的大家,近代与之并肩者无几。”

深圳市委统战部原副巡视员涂礼敦则现场赋诗一首《达志精神赞》:“魏氏碑风精气神,达知使命奋心身。志坚抗疾乐燃烛,德范高标赞誉真。”

深圳大学教授黄永健也快速创作《十三行汉诗——大志向达所愿》表示祝贺。

黄发玉在活动最后作总结时表示,深圳起到示范区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和科技方面,也表面在文化方面。社科联第一次组织专门针对艺术作品的学术研讨会,承担起了弘扬国学、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座的很多专家、学者、企业家对魏老师父子的书法、篆刻艺术都有很高评价,特别是大家提出了“魏达志精神”,对魏老师的人品、人格敬重有加,均以魏老师为榜样。艺者道也,书如其人,心正则笔正。我们继承书法的传统,要像魏老师这样,既坚持传统把根留住,又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责任编辑: 4146DHX

责任编辑: 4146DHX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