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文艺评论|戏剧舞台如何塑造人物,找寻舞台上普遍性角色中的独特性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09-24 21:23

从编剧的角度来说,写戏就是写人,角色是一切行动的始末,是所有戏剧矛盾起承转合的载体。因此,思考如何在主旋律题材、同类型角色中,写出观众从感受到接受的血肉之躯,而不是被动传授的程式化、同质化的人物角色,这是编剧的重中之笔。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要抓住编剧在人物塑造(角色创作)中写出普遍性中的独特性。

比如锡剧《烛光在前》中革命先烈张太雷的妻子这样一个柔弱且坚毅的女性,既是支持革命的妻子又是顾虑子女投身革命的母亲。再如话剧《路遥》中路遥对于文学追求的同时,却也对家庭关爱存在缺失,写出了一个文人在追梦过程中的苦楚呐喊,这类角色当然也具有它的独特性。还如话剧《农民院士》中科技扶贫的科研人员突然面对技术专利能获上亿元的诱惑,也曾动摇自问过,最后依旧甘愿为民富裕而自我清贫,这种“内心动摇”很好地象征呈现了和平年代中“没有炮火的战争”,影射当下面对经济诱惑的现实选择问题,自然让观众更加动容、触动并接受。还有话剧《支部建在连上》、舞剧《情深谊长》等。

但所有关于角色独特性创作的思考,我将之归于一句:“要想写出一个角色的大义,就得写出这个角色的小情;要想呈现一个人物的无私,就必然要着笔于他的缺失;要想弘扬歌颂今日之盛举,就得写出角色最柴米油盐的朴实且需肩扛的生活,这样的人物(角色)才能具有独特性,才能从普遍性中找到自己的亮点。”作为编剧,主要角色的写作方式应如此,若次要配角也能如此深刻的话,把“人”写准,那这出戏自然就能避免剧目情节雷同、角色相似的不足,而成就其独特性。

(作者单位: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

 

责任编辑: 4150ZYN

责任编辑: 4150ZYN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