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艺术 | 尊重传统、创新发展 看上海江南丝竹如何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09-26 18:21

慢板轻盈优美;快板则热烈欢快,层层加快,氤氲出浓厚喜庆的生活气息。9月26日,一曲上海江南丝竹乐团倾力5年打磨,几近失传的、长达18分钟的江南丝竹代表性乐曲——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行街四合》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内唱响。当天,这里知音汇聚、丝竹绕梁,一场“丝竹雅集会知音”——上海江南丝竹乐团建团五周年星期广播音乐会专场让观众沉浸在丝竹曼妙声中,回味无穷。

艺术 | 尊重传统、创新发展 看上海江南丝竹如何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整场演奏会曲目可谓“三代同堂”,演出分别用江南丝竹代表性曲目、民乐经典曲目和有新意的创作曲目来展现江南丝竹“小、轻、细、雅、活”的艺术特色。观众既能听到江南丝竹传统八大曲《行街四合》《熏风曲》《三六》《欢乐歌》等,还能听到精心复原了上世纪江南丝竹鼎盛时期广为流传的联缀套曲形式而形的成既具传统意韵,又富时代新意的《六板·三代同堂》。上海江南丝竹乐团还选取了2首丝竹新作《云卷云舒》和《绣腔》,用现代的作曲手法和高超的演奏技艺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享受。最令观众惊喜的是,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上海江南丝竹乐团建团5周年,所以,本场音乐会选用了经典的丝弦五重奏形式,演绎红歌《映山红》。百年江南音韵礼赞华诞,将整场演出推向了高潮。乐团也在此曲演奏中,更坚定了立志让丝竹清音铭刻于心、传扬四海、薪火永继的决心。

艺术 | 尊重传统、创新发展 看上海江南丝竹如何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回首上海江南丝竹乐团成长之路,可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上海江南丝竹乐团成立于2016年底,团员平均年龄仅31岁。当年,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成立的该乐团是上海市江南丝竹非遗保护工作的一大举措。乐团通过专家坐镇的招生考试,最终,13名成员从全市70多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员全部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民乐专业毕业的青年新秀组成,80%以上为研究生,拥有过硬的专业背景,他们各自在上海市各级文化馆、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和相关院团、学校等单位任职。乐团特聘上海市江南丝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成海华先生担任艺术指导。该乐团也是目前上海唯一一个所有人员都是民乐专业科班出身、专攻江南丝竹演奏的非职业乐团。

艺术 | 尊重传统、创新发展 看上海江南丝竹如何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刚开始的时候,也有老人怕我们韵味不足。”项目负责人、乐团成员蒋薇回忆。音准是他们的优势,然而民间的江南丝竹与西方的交响乐不同,它秉承中国传统美学,为演奏者留白多,给他们自我发挥的空间大,演奏者们通过多年的密切合作使得乐曲融为一体,不同的乐团的演奏都能奏出自己的风格和味道来。专业科班出身的他们,虽然在乐谱和音准上有了突破,但一开始在加花和彼此配合上尚弱,这就是老人们说的“韵味”。于是,成海华老师带着乐团去和老人们交流、演出、学习。

在成海华老师的指导下,乐团成员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曲目,团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逐步登上各种舞台,逐渐成为中外交流、海派文化的“形象大使”。他们不仅从事公益演出,还赴韩国济州参与第57届耽罗文化节,参加“大阪府・上海市友好交流演奏会”等对外交流活动,2019年、2020年受邀参加第二届、第三届上海进博会公益专场演出,并代表“上海的音乐”展示给各国贸易代表。

经过五年的历练,现在老人们也向这些年轻人竖起了大拇指。百年社团仙霞国乐社负责人陈伦孚老先生也“迷”上这群年轻人的演出,还抢了几张这次演奏会的票,“大家都想去听,年轻人有自己的理解,他们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他们年轻、靓丽,有朝气,适合当下语境。”上海广播电台经典947副总监,星期广播音乐会负责人何红柳谈及为何邀请这支乐团来演绎江南丝竹时解释道。创办于1982年的《星期广播音乐会》是“经典947”的节目品牌。它是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普及型系列音乐会。自创办以来,主办者一直坚持“高质量、低票价、普及型、服务性”的定位,精心策划节目内容,注重表现形式的时代感和创意性,深受市民喜爱。

上海江南丝竹乐团对江南丝竹的创造性传承,其专业性及民间性的结合,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舞台,“他们的成功本身就体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何红柳说,“我们着力做的是能让当下的人们接受的音乐。他们能够将和他们生活方式相仿的人带进来,有年轻人参与,说明这项非遗是有生命力的,对我们的文化起到推动作用。”

据悉,这次音乐会,一周不到就售出1000张票,这群年轻人和他们的江南丝竹在上海受到市民的欢迎。

谈及江南丝竹在都市渐渐失去民间生活环境,它的传承将何去何从时,团员桂好好说,“尊重前人,保护传统精髓,为未来发展而创新,我们一直在朝两者兼具的方向发展。”从曲谱挖掘、复排,创编新曲,演奏方式创新,脱谱演出到增强表现力、更新演出服饰,他们注重演出的质量,也注重演出的艺术形象和现场感受,他们希望江南丝竹能以更优雅的姿态呈现在市民百姓面前。

艺术 | 尊重传统、创新发展 看上海江南丝竹如何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成海华最近很忙,在上海音乐学院,学生报名参加的江南丝竹组合的人太多,他“被迫”组了五支组合;学校的江南丝竹课,选课的人很多,还不时被其他老师“加塞”。“因为江南丝竹是上海的本土音乐,每个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民乐的学生都‘难逃’这门课。”但是当这些年轻人毕业了,如果没有一个平台,他们就很难继续学习和研究江南丝竹了。“以前大家都说江南丝竹是老年人玩的,年轻人不喜欢,但是上海江南丝竹乐团用实践证明了年轻人也喜欢。这让我们这些老人很振奋,也给大家指了一条路。”

江南丝竹在上海一群人努力下,正从一棵树生发出另一棵树,逐渐枝繁叶茂、树木成林。

据悉,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作为上海市唯一的江南丝竹国家级项目保护单位不仅创建了上海江南丝竹乐团,也努力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着力扩展对全市江南丝竹基层团队的辐射和影响,全面提高上海市的江南丝竹团队业务水平,以促进江南丝竹的传承与发展。

“目前,上海全市已有基层江南丝竹团队近100家,且数量仍在上升,传承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吴鹏宏说,为响应国家文旅部“非遗在社区”工作部署,根据《上海市江南丝竹项目保护传承基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9年12月启动了第二批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2021-2023年)认定工作,进一步恢复江南丝竹基层传承环境,促进江南丝竹在本市的发展与弘扬。去年年底,上海还专门牵头成立了长三角江南丝竹保护联盟,下一步将通过开展赛事、巡演、研讨等方式,加强江南丝竹保护和传承工作,并通过编撰出版《江南丝竹通识》教材,进一步推广江南丝竹走进更多校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中图片为活动现场,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责任编辑: ZX4147

责任编辑: ZX4147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