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交流 | 设计之都深圳再次引发全球关注 第11届“艾特奖”吸引60多国设计师竞逐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10-16 18:38

中国“设计之都”深圳近日受到全球瞩目。第11届国际设计大奖“艾特奖”颁奖盛典,共有全球63个国家设计师争相竞逐各项大奖。业内人士认为,这再次彰显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10月13日,在中国最具创新基因的“设计之都”深圳,国际空间设计大奖——IDEA-TOPS艾特奖隆重举办第十一届颁奖盛典。最佳住宅建筑设计奖、最佳公共建筑设计奖、最佳绿色建筑设计奖等18项设计桂冠全球首发。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建筑师设计师、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多个国家驻华大使以线上线下的方式莅临盛会,共同见证了全球设计界这一巅峰荣誉的诞生。

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英文简称IDEA-TOPS),是当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大奖,也是当今最受设计师热捧的重大奖项。以其专业性、国际性、权威性,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推崇。历经十一年发展,艾特奖聚集了当代顶尖级建筑师、设计师及产业资源,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有重大影响力的设计平台。

当天下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徐建国,原中央编办监督检查司司长、现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田玉萍,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蔡瀛,深圳市副市长张华,深圳市政协副主席乔恒利,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执行会长林迪夫,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会长张宇航,艾特奖执行主席、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副会长赵庆祥,原深圳市常委、宣传部部长、深圳市文化创意与设计联合会会长李小甘,深圳市科协党组书记、科协副主席林祥,深圳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深圳市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主任韩望喜,深圳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副社长、总经理王跃军等有关领导出席并见证了颁奖典礼。

第11届艾特奖颁奖盛典由艾特奖组委会携手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深圳设计与艺术联盟、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协会等协办,得到简一等知名企业的鼎力支持。

过去十年,艾特奖在推动中国设计与国际水准接轨,促进设计界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设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原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在出席2015年度艾特奖颁奖典礼时曾发表书面讲话:“艾特奖的举办,为设计师们搭建了一个高端的跨越国际的民间交流平台,打通了设计产业链,贯通了中西设计市场,加强了与国际组织、知名智库、高校之间的联系。希望艾特奖聚焦设计领域,以全球视野和中国视角,加强全球设计的交流、合作,力争在事关全球发展的重大设计创新问题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被誉为世界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委员会常务理事、西班牙IE大学建筑设计学院院长Martha Thorne(玛莎·索恩)多次出席艾特奖活动,并担任了2017年第八届艾特奖颁奖嘉宾。她高度评价艾特奖,认为艾特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设计奖项。此次,她专程为第十一届艾特奖颁奖盛典发来祝贺视频。

63国设计师竞相参与,彰显中国市场巨大吸引力

艾特奖是当今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参赛者广泛、含金量高的设计奖项,是设计界每年的焦点盛事。艾特奖全球颁奖典礼更是成为众多境外建筑师和设计师了解中国、参与中国建设的重要桥梁。尤其是艾特奖强调让设计师用作品说话,以科学严谨的设计评价体系,发掘最佳设计师和最佳设计作品,使得艾特奖成为当今世界最受设计师推崇的设计奖项之一。今年,虽然新冠疫情尚未平息,但艾特奖参赛作品申报逆风上扬,第11届国际设计大奖艾特奖共收到来自全球63个国家参赛设计作品7712件。63个国家设计师参赛,显现了艾特奖的国际影响力,也再次彰显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设计之都”深圳再受全球瞩目

艾特奖发端于中国深圳,而深圳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也是中国设计产业最发达的城市。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通过举办一系列有重大影响力的设计活动,着力打造设计产业竞争力,令到深圳设计产业蓬勃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数据显示,目前深圳设计师人数超过20万。2020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670.24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深圳设计产值达350多亿元,同比增长18.9%,带动下游产业价值超过数千亿元。以1997.47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积创造出近2.8万亿的地区生产总值,足以证明深圳这座城市的强大韧性和非同一般的发展动能。

11位建筑设计专家组成国际评审团

艾特奖不受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尊重每一个设计师及其参赛设计作品,并以最高的专业标准、专业责任及良好的专业沟通来促进设计业的发展。第十一届艾特奖国际评审团专家包括: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本妮德塔·塔利亚布,麻省理工学院教授Carlo Ratti,全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博士、亚洲大学副校长刘育东,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铁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月教授,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仲德崑教授,香港大学建筑系博士生导师贾倍思教授,全球排名第一的建筑师事务所美国Gensler设计总监Hasan Syed,欧洲十大建筑师事务所BE设计公司创始人、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Dietmar Eberle等11位中外顶尖建筑师及学术领军人物。国际评审团根据“创新性、功能性、艺术性、环保性”等多个维度,对参赛设计作品进行评审,分别从18个参赛类别中评选出一名最佳设计奖得主。

18项最佳设计奖披沙沥金,向世界传递设计“最强音”

第11届艾特奖组委会共收到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希腊、瑞士、葡萄牙、以色列、韩国、日本等63个国家7712件作品。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从灯光设计到陈设艺术,作品囊括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绿色建筑、数字建筑及商业空间、文化空间、展示空间、交通空间、办公空间、餐饮空间、娱乐空间、酒店、会所、别墅大宅、公寓、样板房、陈设艺术、光环境艺术等18个专业类别。18项最佳设计奖从全球数千个设计项目中披沙沥金,通过艾特奖的舞台呈现于世界,传递设计“最强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包括Heatherwick Studio、Gensler、Woods Bagot、10 Design、Benoy、HOK、NBBJ、UNStudio、Perkins&Will、SAOTA等在内的一批世界顶尖级的建筑事务所、设计机构也都递交了自己的年度代表作品,参赛设计项目包括宁波图书馆新馆,新加坡EDEN豪宅,Coal Drops Yard购物中心,La Chapelle Headquarters拉夏贝尔总部,Nanjing Eco Hi-Tech Island: Xin Wei Yi Technology Park南京生态科技岛新纬壹科技园,三亚国际免税城二期(CDF Mall II),杭州滨江世融艾美酒店,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等全球最新地标性建筑项目,使得今年的艾特奖国际化竞争更趋激烈。

境外设计师摘得11项大奖,中国设计师斩获7项大奖

当晚,第11届艾特奖18项最佳设计大奖全球首发,境外设计师摘得11项大奖,中国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揽获7项大奖。据官方数据显示,本届艾特奖有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韩国、以色列、瑞士、澳大利亚、荷兰、西班牙、墨西哥、奥地利、伊朗、匈牙利、葡萄牙、科威特、泰国、越南等21个国家88个设计项目获得全球提名奖。而全球最佳设计大奖则分别由中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以色列、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越南、泰国11个国家的设计师斩获。

对于力夺“最佳别墅设计奖”的瑞士建筑师Maria Crivelli的获奖作品《Casa Mi》,评审团不吝其词:“在现代艺术和景观建筑的结合点,设计师将雕塑般的空间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空间的流动性是立体的和三维的,既超越了传统的,也跨越了现代主义,将苏黎世湖的景色,选择性地引入住宅的几乎每个角落。节俭主义的手法和材料丰富的质感结合一起。设计既满足内部功能紧凑和舒适性,低调的外形提现了对邻里的关怀和体贴。”而对于荣获“最佳绿色建筑设计奖”的德国建筑师Anna Heringer的作品《Anandaloy》,评审团更是大加赞誉:“作为人类对自然资源最大的消耗领域,绿色的建造一直是建筑设计的关注热点。在今天人类的工程技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依托现代高技术的背景下。不过度执迷于人类的能量与能力、以及其炫目的形式。回归自然的质朴与智慧,用简单的技巧、智慧和合理的资源利用。使人类获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庇护所。这应该是绿色建筑追求的境界!本设计正是这样的一个精彩案例。质朴的建造方式、优美的形态、合理的需求应对,使这个作品达到完美的平衡。”荣获“最佳光环境设计奖”的荷兰设计师Daan Roosegaarde的作品《梵高小路》,更是让评审团记忆深刻:“作为对当代城市和乡村的光环境过度设计的批判,荷兰的‘梵高小路’另辟蹊径。将艺术带入生活,将科技带入基建,将历史融入当下,将人工带入自然,将诗意融入功能,用阳光照亮黑暗。再多的形容词都无法描绘一个简单的事实:最简约的设计是取消设计。”

来自中国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杭州、常州6个地区设计师摘得本届艾特奖7项最佳设计大奖。2019年曾获第九届艾特奖“最佳陈设艺术(软装设计)奖”的深圳市千墨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其创始人曾寳墨今年凭借《成都万科锦瑭营销中心》再次斩获“最佳陈设艺术(软装设计)奖”。评审团对其高度评价:“此项目巧妙的引入了创新设计方法和设计体验理念;结合感官设计,赋予空间与人之间情感的共鸣。银杏树在中庭宁静生长,几处空间有效的植入了符合当地文化的艺术品,空间中朴实无华的用色和自然平和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附:第11届艾特奖榜单

最佳公共建筑设计奖

获奖作品:Paris Longchamp Racecourse

获奖者:Dominique Perrault(法国)

最佳住宅建筑设计奖

获奖作品:Villa Tan Dinh

获奖者:Hoang Manh Nguyen(越南)

最佳绿色建筑设计奖

获奖作品:Anandaloy

获奖者:Anna Heringer(德国)

最佳数字建筑设计奖

获奖作品:Coal Drops Yard

获奖者:Annie Croll(英国)

最佳商业空间设计奖

获奖作品:Thailand Millennial Tube Pavilion

获奖者:Noppon Pisutharnon(泰国)

最佳文化空间设计奖

获奖作品:Performing Arts Center Muxikebarri And Music School

获奖者:Luis Maria Uriarte(西班牙)

最佳餐饮空间设计奖

获奖作品:秦皇岛壹山树咖啡

获奖者:刘宇洁、钟山风(中国•北京)

最佳办公空间设计奖

获奖作品:IDIN Architects Office

获奖者:Jeravej Hongsakul(泰国)

最佳展示空间设计奖

获奖作品:风生环流 Wind Circulation

获奖者:李俊(中国•广州)

最佳娱乐空间设计奖

获奖作品:The Dadaism

获奖者:邵龙(中国•南京)

最佳酒店设计奖

获奖作品:W Hotel,Ibiza

获奖者:Irene Kronenberg(以色列)

最佳会所空间设计奖

获奖作品:长沙建发电建江山悦营销中心

获奖者:深圳市盘石室内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深圳)

最佳别墅大宅设计奖

获奖作品:Casa Mi

获奖者:Maria Crivelli(瑞士)

最佳公寓设计奖

获奖作品:木色家

获奖者:胡建(中国•杭州)

最佳样板房设计奖

获奖作品:洄·游

获奖者:王浩(中国•常州)

最佳陈设艺术(软装设计)奖

获奖作品:成都万科锦瑭营销中心

获奖者:曾寳墨(中国•深圳)

最佳光环境设计奖

获奖作品:梵高小路-Van Gogh Path 2.0

获奖者:Daan Roosegaarde(荷兰)

最佳交通空间设计

获奖作品:Bridge Of Remembrance

获奖者:Neil Bourne(澳大利亚)

 

责任编辑: 4150ZYN

责任编辑: 4150ZYN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