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露营爱好者和经营者而言,2021年是中国露营爆发性增长的一年,各大旅游和社交平台上,关于“露营”的搜索量呈直线上升趋势。
露营,这项原本小众的户外生活方式,为何正吸引更广泛的人群入场?这背后既蕴藏着疫情后旅游行业努力挖掘的一片新蓝海,也有社区平台的推波助澜。据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中短途周边游成为用户主要出行选择,在出行决策方面,以小红书、抖音等为代表的生活方式社区、短视频平台使用率明显增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吕宁表示,露营走红,一方面因受疫情影响,不少人喜欢选择空旷人少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和这群年轻用户有关。这部分年轻人群体,更擅长使用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是小红书等平台的主流用户,当平台上流行露营潮流时,他们非常容易被种草,同时也会通过分享等行为进一步助推这一潮流的扩散。
自疫情缓解后,露营就已经开始在小红书走红。2021年以来,露营热从小红书蔓延至全网,受到全民热捧,小红书上与露营相关的笔记日发布量和日搜索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从年龄来看,19岁至33岁的用户占比接近80%。与去热门景点打卡拍照不同,年轻人正试图通过露营旅游体验更多样的生活方式,露营成了年轻人的新乐趣。吕宁表示,“小红书拥有非常丰富的露营内容,且用户之间的交流能够形成社区氛围,这对于年轻人了解露营、传播露营文化是非常有好处的。”
说起露营,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背着硕大背包、翻山越岭“吃苦”的场景,但新兴露营风却刮得休闲又放松。“以前传统野外露营是需要一定门槛的,至少要自带帐篷、防潮垫、睡袋等装备和一些食材,露营结束后再一一收纳,确实有些辛苦。但是最近,我们在小红书上发现了不少可以不带装备,直接‘拎包入住’,还会提供一系列吃喝玩乐套餐服务的露营地,非常适合露营‘初尝者’。 ”一位自驾露营爱好者注意到了一变化,她发现身边不少95后热衷于这样的露营方式。
“一顶帐篷、几把椅子、酒精灯上煮沸的咖啡、散发森林潮气的篝火堆、帐篷上方做旧的煤油灯……三五朋友弹着吉他聊着天,看着夕阳落下,用照片和VLOG,记录下瞬间的美好,这样的画面想象一下都觉得不能错过。” 一位露营文化研究者表示,“在小红书上秀美照”是不少年轻人选择露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可以让他们在小红书上展示自己个性化的生活态度。
露营火了,背后是消费者对旅游、生活方式更高要求的体现。而在一年前,这是赫荣琪不敢想象的。赫荣琪是样可露营的创始人,她携团队投入露营这个赛道是也是因为疫情。2019年赫荣琪和朋友创办了一个私家小团旅游的项目,经过半年的积累,项目刚刚走上正轨就被疫情 “打回了原点”——客源消失,项目停摆,前期投入的资金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自救,赫荣琪开始四处寻找新的创业机会,积极策划“自救”。赫荣琪是资深小红书用户,去年小红书带动全网掀起野餐热,赫荣琪敏锐地注意到,露营就是更长时间的野餐。经过考察后她发现这个行业介入快,加上拥有成熟的既有团队,决定将创立样可露营。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赫荣琪在惠州长租下一块营地,并投入1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改造。赫荣琪介绍,目前露营主要的经营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合作营地;一种是自建营地。前者的发展和扩张更快,但后者稳扎稳打,提供的服务更稳定,用户体验感也更好。“我把露营当实业来做,虽然扩张地慢了些,但每一个营地,都希望成为当地新的口碑休闲打卡地。”
如何获客成为赫荣琪经营露营地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营地的帐篷依山势搭建,夜晚来临,客人们可以动手劈柴,燃起篝火,也可以观看露天电影,或者躺打开帐篷的天窗数星星。这种美好的体验,很难在OTA的结构化展示页面中传递给用户。”于是,赫荣琪将目光投向了年轻人喜欢的内容分享平台——小红书。赫荣琪发现在小红书上几乎每篇笔记都会引来私信询问和预定,于是样可露营开设了小红书企业号,通过露营内容吸引流量,并完成订单转化。
相较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露营市场,中国的露营产业尚在起步阶段,但在业界看来,中国露营市场未来可期。吕宁表示,小红书上流行的拎包入住、精致露营方式非常受年轻人欢迎,这种新型精致露营,将大概率成为城市周边休闲度假游非常重要的新形式。“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对露营文化的引领,对整个的产业链的带动是很大的,很好地帮助疫情后旅游行业的复苏和发展。从国外数据来看,营地的开发,在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的占比可达45%,我们也期待中国的露营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