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疑问,国外有关梅兰芳图书的出版和发行(包括国内出版在国外发行的图书),是扩大梅兰芳的影响、树立作为世界级表演大师梅兰芳形象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本文试就此作一梳理,探讨百年以来国外出版有关梅兰芳图书对塑造梅兰芳世界形象的意义并就教于各位与会的专家。
为了叙述方便,有三点说明一下。一是本文评述的主要是外文版图书,兼及较长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一般文章从略;二是本文评述的英文图书内容选自本人主编的《梅兰芳年谱长编》(北京出版社年底出版)一书,译者为香港都会大学汪卿孙教授;三是由于个人阅读经历有限,对国外出版发行有关梅兰芳出版物了解不够全面,故遗漏甚多,恳请大家予以批评指正。
外文版(含国内出版在国外发行)有关梅兰芳图书,最早的一本是1919年4月由日本东京玄文社出版的《支那剧与梅兰芳》一书。自该书之后,一个世纪以来,国外出版发行有关梅兰芳的图书约有50余种,其发行范围主要在日本、美国、英国、俄罗斯(苏联)和朝鲜。下面仅就笔者所收藏的书目作一介绍。
注:
1.尚有一些影响较大的书籍虽然介绍梅兰芳但内容较少而没有列入,如1920年中、日文版《中国剧》、1925年日文版《支那剧及其名优》(1926年版中译本名为《京剧二百年之历史》)等著作,另有日、英、俄文名人传记一类记述梅兰芳传略的书籍,均未列入。此外,外国作者以中文撰写并在中国出版和发表的著述,也未列入。
2.1932年国剧学会编辑印制的欢迎国际联盟会调查团英文版《梅兰芳演出剧目》,其阅读对象主要是外国人,但由于是在国内发行,故也未列入。
以上书目涉及日、英、德、俄、朝5种文字,可供大家参考。由于个人能力有限,难于全面了解和搜集,希望有条件的朋友做更深入的调查,为梅兰芳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下面按照日、英和俄文的顺序,选择若干种有代表性的著述分别做一简要的介绍。
(一)《支那剧与梅兰芳》,作者:村田乌江,出版时间:1919年4月。
日本东京玄文社1919年4月出版的《支那剧与梅兰芳》,是海外第一本比较全面介绍梅兰芳的专著。作者村田乌江是日本九州佐贺县人,1911年毕业于日本人在华创办的东亚同文书院,长期旅居中国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出任大阪每日新闻社上海支局长、东京《日日新闻》东亚课长、《读卖新闻》东亚部长。村田酷爱京剧,对京剧熟悉的程度达到站在戏园外听到锣鼓点,就能猜出上演的是什么剧目。村田乌江的重要著作除了《中国剧与梅兰芳》外,还和另一位长驻中国的报人波多野乾一、汉学家久保天随等共同编著了《大支那大系》第十二卷:文学、演剧(1930)。1919年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期间,他担任了梅的全程向导。该书于1919年4月28日出版,5月1日发行),恰好与梅兰芳于同年4月21日至5月8日赴日公演同步。出版机构为了配合梅兰芳的公演,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京剧和梅兰芳表演艺术,特意出版了这一介绍中国京剧和梅兰芳表演艺术的专著。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梅兰芳小史、中国剧梗概、中国剧的看法、戏曲中的梅兰芳、梅郎评、主要剧本简介。为本书写序、题字的各人大多是当时力捧梅兰芳的中日名流,如冯耿光、罗瘿公、三水梁士诒、樊樊山、龙居赖三、大仓喜八郎和辻听花等。该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颇为全面,书中既谈到了京剧的来源、京剧的音乐结构、中国戏曲的脚色行当划分、中国戏曲的艺术表演特征等问题,还着重向日本观众介绍梅兰芳京剧表演的艺术美,且为了照顾日本观众的欣赏趣味,作者在评述中多处把京剧与日本的传统戏剧进行比较,以增强读者的感性认识。作者还特别介绍,梅兰芳的成功与幕后一班被称为“梅党”的文人学士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梅兰芳在上海丹桂园演出取得空前成功后并没有沾沾自喜,从上海回北京城后更加热心研究新剧。作者解释说,所谓新曲,不是指新戏剧,而是由作为梅兰芳指导者的李释戡、齐如山、吴震修等近代意义上的文学家剧作,如《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天女散花》等即是。要演唱这些词句甚为优雅的新编京剧曲子绝非易事。京剧是“花雅之争”的结果,地方戏曲的集大成者,自形成之日起就充满“民间”的味道,而现在梅所唱的新曲是在因循守旧惯了的中国戏曲里首次添加现代性的色彩,把中国的古老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向世人推介,由此他的名字也就传到了外国。村田反复强调梅兰芳的成功是研究新曲的结果,肯定梅兰芳在艺术上的不断创新,又因为这种创新意识使他获得更广阔的视野,最终能走向世界,得到外国友人的认同。作者的这种认识,在20世纪初期,是具有相当的前瞻意识。作者书中还概括了梅兰芳艺术美之所在。他认为梅兰芳演唱的美不仅仅在于音域高声音亮,其中还饱含一种妩媚之态是最有价值的。曲调抑扬顿挫,以致于在中国也以此为青衣演唱之标准。唱白词句清晰,莺声婉转,听之让人甚至怀疑这是否出自一个男儿身之口。作者的评论,正是后来人们总结的“梅派”艺术所体现的整体美。村田又谈论梅在戏中扮演的青衣,称与其说表现了一种华丽之美,倒不如说梅的表演更恰到好处地表演了一种寂静之美。又说,扮演青衣,端丽是第一条件。所谓妖艳、婀娜等等都是离青衣本质相去甚远的,梅决不会表演出来。然而梅所演的青衣,无论是演年轻小姑娘或者小丫鬟又或是侠妓,又兼具花旦的气质。作者指出,梅于青衣行当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但又不仅仅停留在传统上,而是对“青衣”这个行当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旦行中的“花衫”。梅兰芳自己也曾说过,“花衫”这个名称是辛亥革命后才流行起来的,但戏曲班社角色分工里,并没有这个行当,它的含义就是青衣,花旦两门抱的意思。此外,村田还谈到了关于梅兰芳表演的“表情”,他评论梅兰芳的表情以唱为主,科白为次。梅凭借其天赋的姿色巧妙地配以其自成一格的表情,即使是同一出戏喜怒哀乐也会随着剧情的自然流露。外国人虽然听不懂唱词,但只要用心注意看,从他的表情中似乎也明白了在唱什么。谈论梅兰芳表演艺术中的“表情”,人们往往会引用齐如山看梅兰芳演《汾河湾》后,发觉梅在台上完全没有配合剧情做“表情”,就给梅兰芳写了一封长信,第二天梅再演时就按照齐如山的说法完全改了过来的一段故事,来说明梅兰芳的“表情”戏是通过齐如山等曾有西学背景的文人学习了西方戏剧的精髓。其实不然,“表情”不是西方独有的,东方戏剧早已有之。舞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艺术提炼。在舞台上调动包括声音、说白、表情、动作身段等一切手段来表现、刻画人物,本来就是中国戏曲的应有之义。中国戏曲虽然重视特殊的技艺,重视程式化,但也并非没有表情或者排斥表情。正如村田所言,日本戏剧最重“表情”,也就很看重演员的“腹艺”,很重视对人物内心的表情刻画。关于梅兰芳的“表情”,我认为作者的看法是很中肯的。总之,《中国剧与梅兰芳》是用外语全面地向海外介绍梅兰芳的嚆矢,我们应记住这位日本学者在中国之外传播中国京剧、宣传梅兰芳表演艺术的重要贡献。
(二)《品梅记》,主编:大岛友直,出版时间:1919年9月。
《品梅记》系由东京汇文堂主人大岛友直于1919年9月15日编辑和出版的梅兰芳表演艺术评论集。该书为当时14位(包括该书主编)日本一流学者撰写的关于梅兰芳1919年访日演出的评论文章。由于出版较早且无中译本,故国内读者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内读者介绍该书,笔者在2012年9月出版的《梅兰芳艺事新考》一书中,曾用2个页码、7张彩图将该书的封面、插图、序言、目次、版权页等一并刊出,至此该书才广为国内读者所知。在该书的版权页上,标有发行兼编辑者(即主编)为大岛友直,但2015年该书中文译本出版时,封面和版权页仅署青木正儿等著,主编大岛友直的名字却遗漏了。不过该书中译本的问世,为国内读者提供了非常好的中文读本,也为梅兰芳研究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有关该书的内容及其特色,可直接阅读该书,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梅兰芳1919、1924年来日公演的报告》,作者:吉田登志子,出版时间:1986年。这是一篇专题研究梅兰芳早年两次访日演出的论文。作者以梅兰芳早年两次访日演出作为主题,通过征引大量当时报纸、杂志的报道、评论和相关书籍的记述,客观、翔实地追述了事件的经过及其产生的影响。而非常凑巧的是,梅兰芳口述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中有关他赴日演出的这部分文稿,在梅去世后于1966年“文革”中遗失,这篇《报告》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从而成为梅兰芳经典之作《舞台生活四十年》的重要补充。《报告》的主要特点:
1.征引史料丰富、详实,为人们了解这一演出事件提供了十分可靠的第一手数据。全文征引史料有82条共20300字,约占全文字数58%。特别是通过当时报刊报道梅兰芳自己所讲的来日目的,对了解梅为何到访日本演出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还披露梅访日演出期间还拍摄了部分京剧的电影,灌了唱片。日本蓄音器商会出售的唱片,至今仍有人珍藏(《报告》翻译者细井尚子在此处注:她的导师、北京大学的吴小如教授,藏有梅先生1924年在日本录制的全部唱片)。
2.考证深入细致,评论客观公正。《报告》的主题是追述梅兰芳早年两次访日演出事件,但在写法上却别出心裁,有意地从考证梅兰芳在其所著《东游记》一书中提及的“福地信士”是否即“福地信世”作为切入点并贯穿全文,并用大量事实证明“福地信士”与“福地信世”为同一人,福地信世为促成梅兰芳早年两次访日演出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作者在文章中列举其中的两个实例非常感人:一是福地信世为配合梅演出,特别撰写了《梅兰芳一行支那剧说明及剧情》等数篇文章和发表他所画的梅兰芳舞台形象素描;二是《读卖新闻》1924年10月17日报道,在银座售票代理处,从1924年10月16日起,举行了10天福地信世京剧素描展览会,展出了包括梅在内的中国名伶的素描一百多幅。正是作者通过深入考察,揭示了福地信世不仅是个画家,而且还是促成梅兰芳两次成功访日演出的至关重要的人物。如果说梅兰芳早年两次访日演出拉开了近代中日艺术交流的帷幕,那么毫无疑问,福地信世和大仓喜八郎一样,也是开启这个历史帷幕的重要推手之一。《报告》还考证了梅兰芳第二次访日时在下榻处发表谈话中所讲,关东大地震以后“我对归国尽了点儿小意思”的具体内容(即1923年梅兰芳在北京为关东大地震发起募捐义演,并将义演所得的1万元全部捐给日方赈灾),以及跟左团次先生曾约定要在北京同台演出的事情(后因故未演出)。
关于作者的评论,首先是作者关于梅兰芳品格的评论,作者依据大量史料,指出梅兰芳乃是一位蔼然仁者及其所具有的卓越质量。其次是关于演出特点的评论,作者将梅兰芳1924年演出特点概括为四点:1.因为有大仓喜八郎米寿堂会和帝国剧场改建纪念演出这样的喜事,所以首场演了喜庆剧《麻姑献寿》;2.鉴于对1919年那次演出的评论,在制订计划时便接受了福地信世等人的意见,如装置了专门演京剧的舞台,挑选京剧味很浓的剧目,演出时完全不用布景;3.选择一些能体现梅兰芳戏路子宽的戏,发挥他青衣、花旦、刀马旦等各个行当的本领;4.按照北京演出的形式,每天都换戏;等等。第三是评论梅兰芳演出的影响,作者讲了三点:一是在梅的访日演出影响下,以中国故事为题材的剧目演出机会增多了;二是梅兰芳的崇拜者演出了模仿他的戏,如排演《贵妃醉酒》等,并将《思凡》改编为舞踊剧;三是指出从大正到昭和初年,最发展的新舞踊活动也受到梅很大的影响;第四是评论梅兰芳在动荡时局下来日演出,在此过程中需要克服很多难于想象的困难,此实为不易。评论在《报告》中文字虽然不多,但画龙点睛,颇有分量。
此外,《报告》围绕两次访日演出,还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情,具有较高的史料和研究价值:一是披露梅兰芳两次访日演出时日本隆重的接待以及梅兰芳与日方各界人士友好交往的情况,此可以看作是战前中日民间亲善的生动写照,对当下思考如何改善中日关系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二是披露了梅兰芳1924年访日演出结束时突患急病,日本著名医生今井泰藏给予精心治疗以及他们结下的深厚友谊。
(四)《梅兰芳在日本》,作者:伊藤绰彦,出版时间:1994年。
《梅兰芳在日本》是一册资料汇编,内容摘自《淀川长治传》(中央公论社,1985年6月)、《文艺杂事》(见《日本及日本人》第757号,政教社,1919年5月15日)、《一平全集》(先进社,1929年4月)、《在中国的感觉》(创元社,1940年)、石田雄一郎《在中国鹤彦翁的交友》(见《鹤翁余影》,鹤友会,1929年)、河竹繁俊《全日本演剧》(东都书店,1964年)、《中国的演剧》(见《中央史坛》,国史讲习会,1923年4月)、《梅兰芳首次东渡纪实》(北京出版社,1990年)等书刊,总字数约6万字。这本册子所编内容,吉田登志子的《报告》等著述大部分也引用过,因为我没有看过伊藤绰彦第一次编写的《来日公演》原文,若以《梅兰芳在日本》作为参照来推测,伊藤绰彦在1981年率先推出这样一篇梅兰芳早年访日演出的数据,是很有价值和很有意义的。1994年印行的这册资料所披露的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报酬的具体数额(五、六万元)、民国二年在中国总统选举中有议员投过梅兰芳一票、梅兰芳能实现来日演出愿望主要是龙居濑三满铁理事向大仓喜八郎推举的结果等史料,均十分珍贵。李文权(笔名涛痕)随梅访日时所写的文章、亲历此事的齐如山回忆录中均讲最先向大仓喜八郎推举梅兰芳的为时任满铁理事的龙居濑三,马宝铭的《梅兰芳首次东渡纪实》也讲梅抵达东京后首先拜访的日本友人就是大仓喜八郎和龙居濑三,4月28日大仓宴请梅也有龙居濑三作陪,这些足以说明龙居濑三对促成梅访日其作用似超过他的儿子龙居松之助,龙居父子究竟谁是梅与大仓的牵线人确实值得认真研究。另外,这本册子中有两个方面内容在已见到的著述里未被引用,我觉得是很可惜的。其一:《梅兰芳在日本》中讲,日中两国文化艺术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一直很频繁,但从幕府到明治时期却中断了,这次由于梅兰芳一行人来日本演出而复活了,这个现象的价值不仅仅是日本人对梅兰芳盲目的崇拜,从本质上看乃是日中国民友好的体现。在当时能够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梅兰芳访日演出的意义,此番话语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来看都可以说是振聋发聩的。其二:当年曾制作过三尊梅兰芳胸像(两尊为铜雕,一尊为大理石雕,一尊铜雕赠送梅兰芳,一尊铜雕藏演剧博物馆,另一尊大理石雕现藏朝仓文夫美术馆,为镇馆之宝)的日本著名雕刻家朝仓文夫所说:“梅兰芳的脸部表情,特别是眼的功能是和普通的日本人很不一样的,如果详细地说,在左边对着梅君的脸时,那个眼睛就向右运动,在右边对着脸时,其眼睛则向左靠近,确实微妙地转动。”雕刻家因为要为梅兰芳制作雕像,所以他对梅的观察自然更仔细,他的这番话语,恰好证明了人们对梅兰芳表演中眼神尤为奇妙的评价并非虚言。总之,这本小册子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五)《梅兰芳:中国戏剧》(MeiLan-fang:ChineseDrama),印行时间:1930年。
《梅兰芳:中国戏剧》有两个版本,这里介绍的是笔者收藏的一个版本,此版本与美国旧金山公共图书馆特别馆收藏的版本一样。这本册子为16开本,封面为深蓝色,封面上下分别以英文写着“梅兰芳”及“中国戏剧”的烫金字。封底是篆刻印章“畹华”。翻开即看见以英语写着《梅兰芳的太平洋海峡之旅》的标题,下面注明是由旧金山的太平洋华人戏剧俱乐部负责、尔尼斯特·梅(ErnestK.Moy)编辑。书中内容,首先是胡适的《梅兰芳与中国戏剧》。然后是一篇全面介绍梅兰芳的文章,从他祖上与京剧的渊源到他本人在中国的地位,从他性格兴趣到他访美的目的都有涉及。接着是一篇由梁维仁编译的文章,标题是《中国人眼中的梅兰芳》。从此文的介绍中可知,梁氏将9位中国戏剧专家对梅兰芳的评语翻译成英文。不过,文中没有注明此9位专家是何人。这篇文章将梅兰芳的特点分成几个方面逐一分析,包括眼、面、笑、感情的表达、头、颈、肩、梅著名的手、腰、台步、唱功、水袖等12细项,每项都会加以形容及列举实例。接下来是三篇介绍中国舞台艺术的文章,共5页,也由梁执笔。文章旨在向不懂中国戏剧的观众介绍这门艺术,并重点将中国戏曲的特点(如虚拟性、程序化、男旦的起用、中国人看戏的习惯、京剧的曲式、戏曲故事的意义、生旦的行当等)与西方戏剧的习惯加以对比,从而帮助观众认识此项东方艺术。随后的文章就是齐如山以北平国家大学的中国戏剧教授的身份而写,梁氏翻译的《中国旧戏的特点》。这篇文章涉及戏曲艺术的不同层面,首先是唱和念,内容包括唱词、口白,以至通名、背弓、叫板,然后是怎样理解戏曲里的动作、道具及其象征意义,如马鞭、布城、旗、桌椅、兵器,还有戏曲的服装、冠、靴鞋、胡须、乐器等共13页。接着就是梅兰芳准备在访美之行演出的长剧、折子戏、舞蹈的详细介绍。这部分的介绍能够看出撰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让美国不懂中国戏剧的观众而写的。在中国演出时用的戏码只会列出节目的名称、角色、演员,以及简短的故事梗概;而此书内的节目介绍则从故事背景到每一幕的详细剧情都有,需要时甚至会介绍历史背景或加入补充资料,如《刺虎》就先介绍故事的历史背景,然后才进入故事的介绍。而《霸王别姬》及《御碑亭》的介绍中则加入了解释京剧中男旦以假声唱曲的历史背景及欣赏角度,并用了西方声乐中的词汇去表达。每段剧目介绍都先以英文意译的名称作为标题,再在其后加上中文剧名的拼音,另外,更借用西方概念为剧目加上独脚戏、一幕剧、历史剧、喜剧等标签,让当地熟悉西方戏剧但不懂中国戏剧的观众容易理解,减少陌生的感觉。
长剧及折子戏都归在“戏剧”栏目里介绍,而舞蹈则归在“场景”里介绍。舞蹈也被分类,有捧着托盘的水袖舞、桌子舞、笛子与雉鸡翎舞、水袖与尘拂舞、大海舞、剑舞等。《虹霓关》的一场舞蹈更被称为芭蕾舞。可见当时的美国人对于中国戏剧是多么陌生,连讨论的环境也仍未形成。
此书最后一页将此次访美之行的当地赞助者一一列出。
(六)《梅兰芳:中国演员之最》,作者:乔治·干·梁,出版时间:1929年。本书由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LeightonStuart)撰写前言。书中注明梁氏从1929年12月出版起同时拥有美国的临时版权。梁氏在序中解释道,这本以英文出版的书是搜集了多方面的中文原文,并加以深入研究后编著而成的。本书的内容与《梅兰芳:中国戏剧》有重迭之处,但仔细看过后发现内文无论覆盖范围、英文的写法都不一样。唯独附录中齐如山所写的《中国旧戏的特点》与《梅兰芳:中国戏剧》中的部分内容较为相似,但此附录还加上了齐找专人画的图片并附以中英文标题。另外,本书也有一些没有收入《梅兰芳:中国戏剧》的,如第四章:《梅先生对中国戏剧的贡献》及第六章:《梅兰芳先生的外国朋友》。
(七)《梅兰芳与中国舞台艺术》,出版时间:1935年。
《梅兰芳与中国舞台艺术》与前面所述用于访美之行的《梅兰芳:中国戏剧》在内容上有所不同:1930年用于访美之行的《梅兰芳:中国戏剧》用了胡适的文章介绍梅兰芳及中国戏剧,再引用了中国戏剧专家对梅兰芳的评语。但到了访苏的时候,取而代之的是张彭春及斯托克·杨的文章。张彭春的文章名为《中国戏剧艺术的要点》。张在美国的每场演出前都向观众介绍中国戏剧艺术,这篇文章大抵是他当时介绍中国戏剧的内容,文章点出初次接触中国戏剧的观众应该注意的概念。而斯托克·杨(StarkYoung)的文章则取自于1930年4月刊登于美国的《剧艺月刊》(TheatreArtsMonthly)的剧评。杨是当时美国一位权威剧评家。他的这篇剧评影响至深,使梅兰芳之后在美国各个城市的演出均受欢迎。除此之外,也将齐如山《中国旧戏的特点》的内容重新编排了次序,并把文章的名字改成了《中国戏剧的特质及习惯》,没有再写明是旧戏。而且这本小册子也没有对梅兰芳的剧目进行详细介绍。原因应该是梅兰芳访苏主要的目的是文化交流而不是演出。
(八)《梅兰芳访美:剧评》,印行时间:1935年。
《梅兰芳访美:剧评》开本为32开,封面也用了《梅兰芳:中国戏剧》及《梅兰芳与中国舞台艺术》两本册子一样的设计——深蓝底烫金字写着英文名称。刊印这本剧评的目的是访苏时让苏联的观众知道梅兰芳在访美时得到的回响,以收宣传之效。翻开该书,首先有一幅梅兰芳的便装照片,然后在目录之后有一篇由张彭春于1935年准备梅兰芳访苏之行的时候写的前言。文章里回顾访美之行的初期,众人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情起行:“……恐怕中国戏剧的特质,较难被西方审美标准所接受。有比较悲观的、善意地预测梅先生应该可以在纽约的剧院演三天戏,大概能坐满一半观众吧!”到了美国之后,实际情况则是这样:“纽约的演出于1930年2月16日开始了。开始的时候只公布了两个星期的场次。消息一出,观众极度踊跃,到了售票的第三天,整整两个礼拜所有场次的门票已经售卖一空……。”“表演档期一再延长,如果不是因为已经与芝加哥及旧金山等其他城市接洽好了,我们在纽约的演出一定不止五个星期这么短。”张也提及他在《梅兰芳与中国舞台艺术》里的文章《中国戏剧艺术的要点》。他说:“能够得到这样大规模的成功,不会单纯因为观众对中国戏剧的好奇。其中一定是中国戏剧艺术及梅兰芳有一些独特的魅力能够在艺术层面上满足了美国的观众。我在《梅兰芳与中国舞台艺术》里有一篇文章就是分析这个问题。而本小册子辑录了部分在美国的杂志及报章刊登的演出汇报及专业剧评。这就正好证明了梅兰芳的演出及中国戏剧的确受到广泛的欢迎,而且欣赏角度是有深度的、学术性的。”
该书的评论文章分成三大部分:1.刊登于期刊;2.刊登于报纸;3.两年后的新观点。第一部分选辑了5篇文章,其中有3篇都是著名剧评家斯托克?杨于1930年3至4月期間于不同的期在刊物刊登的文章。第二部分则再细分为三部分:纽约首演的剧评、其后的剧评、其他美国城市的剧评。而第三部分则选了斯托克·杨在两年后再看梅兰芳访美之行的影响的评论。
(九)《梨园魁首梅兰芳》,作者:施高德,首版时间:1959年。这本书曾出过两版,都是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首次出版的时候用的是《梨园魁首梅兰芳》的书名,共印制了1500册;1971年出第二版时,注明由英国的牛津大学出版社担任香港以外地方唯一的发行商。1971年版的版权页还印有本书及作者的中文名称,并附有作者的简介。施高德对亚洲的舞台艺术,包括戏剧及舞蹈有浓厚的兴趣。他从1947年起至1960年代在中国、日本、印度共生活了15年,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中国的京剧、日本的歌舞伎及木偶戏。本书第一版出版的时候,梅兰芳尚健在。到了第二版出版的时候,梅兰芳已逝世10年。施高德在1971年再版的序中说到那10年间人事有很大的变迁:“其中对传统戏剧前所未见的打击,是于执笔此书及梅兰芳尚健在的时候无法想像的。1961年,他的去世其实是传统戏剧艺术走下坡的预示。在梅兰芳活跃于舞台的那半个世纪里,梅兰芳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字,才华及人格同样得到赞佩。他的名声远不止于中国,还令斯坦尼拉夫斯基、爱森斯坦、布莱希特等戏剧大师对戏剧的表达方式大开眼界。而讽刺的是,到了今天,中国的新一代已经把梅兰芳这个名字遗忘了。”此外他还交代了当初写这本书的动机:“起初我写此书是希望将梅兰芳各本回忆录经过仔细考究梳理成为一个最完整的英文版本。本书是根据所有于五十年代初所出版过关于梅兰芳生平的文字写成的,并邀请了他本人参与,所以我在1956年与他在北京见过面。可惜,因为我当时居住在香港,那次之后就没有机会也没有办法再跟他沟通。我知道他本意是很愿意参与的,但可惜情况不允许,更可惜的是他最后也没有完成他的回忆录就离世了。本书的出版也是对此遗憾的一点补偿。”(以上录自前言暨后记)本书共分10章,第一章先介绍中国戏剧的基本知识,然后就从梅兰芳的家族、他的诞生、他小时候怎样学艺说起。第四章则为追述,记述稍远时候当时梅兰芳生活的北京是怎样的,接着就说到他怎样从北京开始踏台板以至后来到上海演出,成绩斐然。到了1910至1920年代,他被邀往中国各地演出,也到过日本与及殖民地时代的香港。梅兰芳在香港曾接受可能是英文报章的访问,他告诉记者他对于当时正在英国伦敦公演的话剧,毛姆的《苏伊士之东》很感兴趣。他听说当时那个制作,为了在舞台上重现北京街道,还起用了60名中国人。他对记者表示他未曾有机会看过顶级的西方话剧,但他常仔细观看在中国上映的外国电影。就这个访问已看出梅兰芳一直对西方戏剧很有兴趣,亦因此成就了在第八章所述的梅兰芳访美之行。美国之行之后就进入最后两章:战争的阴霾及战后的年代。本书因写于1956—1959年,当时梅兰芳还在世,而且愿意为撰写此书提供帮助(实际上最后并没能帮上太多),加上作者毕竟跟梅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里,因此对于那个年代的背景、生态、社会状况都能有切身的感受及查证的机会。这也是本书独特之处,是后世研究梅兰芳生平事迹的作者没法做到的。
(十)《中国最出色的男旦演员:梅兰芳的一生与其艺术,1894-1961》,作者:田民,出版时间:2010年。
《中国最有名的男旦演员:梅兰芳的一生与其艺术,1894-1961》(China’sGreatestOperaticMaleActorofFemaleRoles)由田民所编,于2010年由美国纽约爱德文美伦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是一本梅兰芳资源集。它将横跨20到21世纪的中外人士的文章集合成书,以英文出版。书中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先以梅兰芳自身的角度出发,收录了他的一篇自述。这篇自述是1961年一本名为《中国文学》(ChineseLiterature)的期刊刊登的,并注明了翻译者名称。
文中梅兰芳从自己小时候学艺到首次登台演出,期间自己怎样一直修练说起,再说到他最喜欢的戏及他创作的新戏,最后再论述关于自己对艺术的看法及判断。第二章集合了胡适、鲁迅、郑振铎、姜妙香、俞振飞、欧阳予倩、黄佐临写的7篇文章,呈现眼里的梅兰芳。第三部分是西方及苏联人眼中的梅兰芳,共收录6篇文章,包括斯托克·杨、布莱希特、迈亚何特(VsevolodMeyerhold)、爱森斯坦、特列季亚科夫(SergeiTretyakov)的文章,以及一篇梅兰芳访苏的总论。最后的第四部分共集6篇文章,都是从跨文化角度看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包括法国文学家巴努(GeorgesBanu)、两篇田民的文章、美国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教授苏源熙(HaunSaussy)、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民族音乐教授南西·盖义(NancyGuy)、美国阿勒格尼学院(AlleghenyCollege)戏剧及表演艺术教授马可·哥斯顿(MarkCosdon)。这部分的文章全都是以跨文化角度,评论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与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及与中国戏剧的改革的关系。本书作者田民是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戏剧历史博士,并于爱荷华大学图书馆担任图书馆研究员,专门负责中国研究的书目。他出版的书有两本是以梅兰芳为研究对象的,除了这里介绍的这一本,还一本是2012年出版的《梅兰芳与二十世纪国际舞台:中国戏剧的在地本质与文化重置》。
(十一)介绍中国戏剧(含梅兰芳内容)的英文书籍。
梅兰芳1919、1924年两次访日,首先引发亚洲地区对中国戏剧及梅兰芳的兴趣。齐如山在《梅兰芳游美记》中也谈到早在20年代,梅兰芳访日之后已开始有意识地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戏剧,而后越来越多西方学者开始对中国戏剧及这位京剧艺术家加以关注。自1920年以来以英文介绍中国戏剧,其内容大多都与梅兰芳有关,现选择其中4本予以介绍。
1.《中国戏剧:从古至今》,作者:阿灵顿,首版时间:1930年。
《中国戏剧:从古至今》于1930年第一次出版,于1966年由另一家出版社再版。1930年的初版是由当时在中国专门出版英文书籍的别发书局(Kelly&Walsh)出版的。这家出版社是上海的两家出版社加利公司(KellyandCompany)及沃尔什(F&CWalsh)合并而成的。他们不但是出版社,还是印刷行,专门制作印刷精美的高质量书籍,而他们出版的书籍大部分都与中国文化有关。1966年的版本则由美国纽约的布鲁姆出版社(BenjaminBlom)出版。本书的作者阿灵顿(L.C.Arlington)是一位在中国住了数十年的美国人,网上能找到多本由他执笔、在20到30年代之间出版的书,全都是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他在书中对内容有此补充:“此书是一个对中国艺术的纵横观:探其起源、演员(男女角色)、戏服、化妆、戏行的忌讳及行内用语、伴奏音乐及其乐器,最后以三十出中国戏的简介作结。”本书并没有直接介绍梅兰芳的表演艺术,而是请梅兰芳写了一幅字:“艺术津梁”,并附有英文翻译。另外,在每一章之前都有一幅钢笔画,画中都是一幕幕梅兰芳演过的戏。每幅画都会附有一段英文的短介绍,说明这一幕是取自哪出戏,幕中人物是谁,在表达什么内容,梅兰芳饰演的是哪个角色。另外,全书提及梅兰芳三次。第一次是在第七章:中国演员。这章主要解释中国戏曲中的生旦行当。第二次是在第八章:舞台术语里说到了梅兰芳。第三次是在第九章:戏服(上头)里出现梅兰芳的名字。文中说到主要演员的戏服多是由演员自己提供的:许多职业演员的戏服价值可达$10,000,而梅兰芳的更有达$30,000的。(第81页)
2.《中国戏剧的精粹》,作者:程修龄,首版时间:1937年。
《中国戏剧的精粹》于1937年由别发书局首次出版,1980年由美国纽约的阿尔诺出版社(Arno)再次出版。从《中国每周回顾》(TheChinaWeeklyReview)网上资源看到,当书在1937年出版时,这份以英文在中国发行的周刊曾介绍这本书及其作者程修龄(CeciliaZung)。介绍中说到程是安徽人,毕业于上海的英文中学及苏州大学法律系。程在书中的前言讲述她自4岁前已经常到戏院看戏,而且对看戏的兴趣越来越浓,朋友都知道她没有一出梅兰芳或程砚秋的戏是没有看过的。她一直想将中国戏剧的窍门写出来,而据她所知,尚未有人尝试以英文书写中国戏剧的舞台艺术,但是若想成为此中第一人,必须先克服英语表达上的困难。即使她可以说是已经完全掌握了英语,但仍然会因为该外语在中国戏剧的范畴里不存在共同词汇、概念而感到难以准确表达心中所想。在写作过程中,她曾得到以下的帮助:1.本书第二部分的资料是齐如山教授所搜集的,但身段是梅兰芳亲自示范的。2.感谢梅博士允许用他的照片来示范一些比较特别的动作。另外,本书也用上了一些其他演员的照片作示范。3.感谢齐如山教授允许翻印乐器、道具、脸谱的照片。4.感谢梅博士及齐教授带领着她,让她能更深入地研究中国戏剧的技巧。(ix-x页)下款注明是程于1936年在上海写的。进入第一章之前,是梅兰芳的生平介绍。文中重点提到:女性在当时社会的地位开始提升,加之梅兰芳又大受欢迎,在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下,改变了戏曲行业一直以老生行当为首的局面,令旦角行当有机会在行业内占领先的位置。生平介绍也说到梅对中国戏剧最大的贡献是恢复将古典舞蹈编入戏曲,如:《霸王别姬》里的剑舞,《麻姑献寿》里的水袖舞及托盘酒壶舞,《虹霓关》里的把子舞,以及《西施》里的扇舞及羽毛、笛子舞。他的表演不但吸引了中国人,也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的欣赏,更被邀到国外访问及表演。这就是作者为什么要用英语来写这本关于中国戏剧专著的原因。
书中的第一部分是背景知识,介绍中国戏院、戏服、道具、乐器、行当,还有中国戏剧的发展史。第二部分是详细地描述如水袖功、雉鸡翎的动作、象征性动作及身段等技巧,其中身段部分包括手、臂、脚、腿、腰五种。第三部分是剧目的介绍。首先是用中国戏剧会涉及的元素来对剧种分类,如悲剧、喜剧、悲喜剧、历史剧、反讽剧、反映社会的戏、才子佳人戏、伦理剧、反对战争的戏、与节日有关的戏、神话戏、传奇等。另外,还有梅兰芳排演过的戏,包括重新排演的旧戏及全新的戏,以及同一个故事但因为焦点不同而用了不同的剧名的戏,最后再交代哪些是昆曲。全书图文并茂,一共用了近100幅照片或图片来补充文字,用图像去具体展现文字表达得不够确切之处。这些照片中,有大约一半是由梅兰芳示范的。介绍剧目的部分,在介绍的文字后面,还根据作者已知的资料,附上这出戏各个不同版本的唱片录音,并列出主要演员和发行唱片公司的名称。
3.《中国戏八出——从十三世纪至今》,作者:威廉·杜比,出版时间:1978年。英国有位汉学家名叫威廉·杜比(WilliamDolby),从1960年代到他2015年逝世为止,50多年来一直研究中国文学并用英文翻译或讨论中国文学。他的作品中有很多是与中国戏剧有关的,而最有名的是1976年出版的《中国戏剧的历史》及1978年出版的《中国戏八出——从十三世纪至今》。后者由英国伦敦的伊乐克书店出版,将中国不同时期的八出戏用英文译出,有的是选段,有的是某演员的折子戏。如《霸王别姬》就是特别注明是以梅兰芳的京剧版本作为原文而翻译成英文的。
4.《现代中国戏剧与表演艺术中的演员》,作者:乔·莱利,出版时间:1997年。
1997年,另一位英国学者出版了一本关于中国戏剧的书,书名是《现代中国戏剧与表演艺术中的演员》,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叫乔·莱利(JoRiley)。她是一名剧场工作者,因为对中国戏曲产生兴趣,于1980年代专程到北京戏剧学院学习,以求更深入地认识京剧。书名中的ActorinPerformance指的不单纯是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说的是更广义的意思。在本书的序言部分,作者说1984年她来到北京后,她发现中国戏剧在当地的真实现状与她想像中的大为不同。那个时候,北京市民普遍对京剧已没有兴趣,台上的演员只是日复一日的机械化地重复演着20余出戏。当时有一个现象,就是无所不用其极地吸引更多观众看戏,例如越来越多地将沙士比亚剧改编成戏曲,甚至让京剧学校的年轻学生用英语演出。她慨叹京剧的全盛期是二十世纪初,也是梅兰芳表演艺术上的高峰期。到了1980年代,她在北京的时候,剧场都讲究革新,许多传统剧也根据当时的要求重编。梅兰芳被视作精神上的目标,希望有一日最终会找回中国戏剧的黄金岁月。她写此书的目的是寻找那“失落了”的中国戏剧。她本来以梅兰芳传说中的京剧为蓝本,但她发觉那已变成了空泛的目标。她因此离开了北京,到中国各地寻找她心中的中国戏剧——南及福建、桂州,北至东北、山西。她发现在小镇及农村,中国戏剧比在北京活跃得多。在那里,戏剧依然融入在人民生活当中。她在山西最穷的黄土高原找到十二世纪古典戏剧的舞台;在福建沿海地方找到仍然非常活跃的木偶戏;在贵州找到傩剧。她在中国各地不同的戏剧剧种中都找到梅兰芳表演艺术中的元素。因此,她从研究这些不同的地方戏剧出发,以不同的角度再呈现梅兰芳的侧影。每一章都以一个元素为题:家、表、断、身分、阳、气、合、圆,并以此字的古体字作为章节的开始。内容方面每章都以梅兰芳为切入点,例如第一章:家,作者先从梅兰芳的生平说起,慢慢延伸到整个戏曲行业或供戏曲演员成长的生态环境——他们的“家”;又如“断”的一章,她以观众的角度看梅兰芳在戏服底下的各身体部分:手、手指、眼睛、脚怎样将戏渗出来,然后再将之与其他戏曲剧种比较;又如“合”的一章,她先从梅兰芳怎样将不同元素:服饰、音乐、文字、动作、空间的利用、人的声音结合,牵出一个完美的表演,然后从这个含有不同元素的复杂体系说到阴、阳,再说到梅兰芳作为一个男旦怎样将这个“合”字发挥出来,最后说到用于戏曲的五行以及中西方的“合”。书中亦常以梅兰芳的演出作为蓝本,引用其与该章有关的部分集中地进行深入分析。
(十二)《舞台生活四十年》,译者:叶·罗日杰斯文特文斯卡娅、沃·塔斯金,出版时间:1963年。
苏联翻译出版梅兰芳述、许姬传记的《舞台生活是十年》始于1958年,至1963年才出版。据许姬传回忆,1958年吴雪、吴晓铃陪同苏联汉学家艾德林到护国寺街访问梅兰芳先生,艾德林说:“苏联莫斯科艺术出版社打算翻译《舞台生活是十年》一、二集。”他带来一封周松原先生(在莫斯科外贸学院教授中文)的信,他负责编辑工作。当时,梅先生就答应支持他们,并写了回信。以后,梅兰芳、许姬传就和周先生通信联系,第一封信是对《游园惊梦》的“迤逗”读音一节,关于中国音韵学的商榷,他们认为苏联读者恐难理解,打算删去这一节,但为了尊重作者,希望得到同意。梅、许写信同意删去这一节。俄文版由周松原主编,叶·罗日杰斯特文斯卡娅和沃·塔斯金翻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生、著名导演维·科米萨尔热夫斯基作序,莫斯科艺术出版社出版。另,该书扉页书名背面,用中文印有: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述,许姬传记,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七年,北京。由此可知,俄文版所据的中文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文本。该书500页,为大16开,精装,装订精美,插图90帧,图片清晰,其中还有部分彩图和手绘插图。梅兰芳在苏联(俄罗斯)能够产生持久的影响,这部译作应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十三)《艺术的强大动力》(1935年苏联艺术家讨论梅兰芳艺术的记录),整理:拉尔斯·克莱贝尔格,发表时间:1992年。
1935年3月,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梅兰芳率团赴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两地进行演出。梅兰芳此行受到了苏联文化界的高度重视并给予高规格的接待,演出也受到苏联观众的热烈欢迎。苏联对外文化协会十分重视梅兰芳的到来,积极组织有关专家观看演出,还在莫斯科举行了一次有关梅兰芳表演艺术的研讨会。《艺术的强大动力》就是这次研讨会上苏联艺术家讨论梅兰芳艺术的记录。出席这次研讨会均为苏联戏剧界、文学界、音乐界、电影界著名人士,如戏剧界权威丹钦柯、著名戏剧导演梅耶荷德、电影导演爱森斯坦、作曲家格涅欣等。这次研讨会上与会者的发言与评论,涉及了中国戏曲以及梅兰芳表演艺术诸多方面,谈到了中国戏曲的特点、传统、程式、音乐、象征主义手法和梅兰芳表演艺术的魅力等等诸多方面。有专家指出,梅兰芳赴苏和此前他在日本、美国的表演以及文化艺术界的赞誉,在世界上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这篇记录整理和发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小小插曲,就是其影响最好的说明。据这篇记录的整理者、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拉尔斯·克莱贝尔格介绍,他从20世纪70年代就接触到梅兰芳在苏联演出的记述文字,使他感到惊奇的是,在莫斯科,当时几乎所有伟大的导演,不仅是俄罗斯的导演,还有正在莫斯科的戈登·克雷、贝尔托特·布莱希特、艾尔温·皮斯卡特等都观看了演出,并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曾举行过梅兰芳表演艺术座谈会,于是他就长时间寻找那次讨论会的记录。在寻找未果的情况下,他按照自己的“臆想”写作了话剧《仙子们的学生》并排练和公演。不料这个剧本在翻译成中文时,被误作是那次讨论会的真实记录而发表在1988年第7期《中华戏曲》上。后来,拉尔斯·克莱贝尔格在俄罗斯国家十月革命档案馆中找到了这份原始记录,并以《艺术的强大动力》为题,将其发表在独联体1992年第1期《电影艺术》杂志上,国内1993年第14期《中华戏曲》也全文翻译转载了这篇记录。
1971年英文版《梨园魁首梅兰芳》再版时,作者施高德在其序言中写道:“在梅兰芳活跃于舞台的那半个世纪里,梅兰芳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字,才华及人格同样得到赞佩。他的名声远不止于中国,还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爱森斯坦、布莱希特等戏剧大师对戏剧的表达方式大开眼界。”作者这一观察非常敏锐。正是梅兰芳表演艺术在国外产生的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使得欧、美、亚等不同国家的戏剧家、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与出发点,写出了风格各异的研究梅兰芳的书籍,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梅兰芳在世界上的影响,塑造了一个多维度和立体的梅兰芳形象,也使梅兰芳研究呈现出不同于国内的学术成果,并成为国内研究梅兰芳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澳洲著名汉学家马克林(ColinMackerras)在2010年美国爱德文美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最出色的男旦演员:梅兰芳的一生与其艺术,1894-1961》(作者田民)一书前言中,也特别指出:“撰写关于梅兰芳的中文文字已然丰富,但其实西方和苏联对梅兰芳的艺术及在戏剧上的造诣的评价,可以说甚至比中国人评价的还要高。”由此可见,国外学界的看法是很独特的。令人高兴的是,近些年来已有作者对以上所述出版物开展研究并发表过著述,笔者曾见过这样几篇文章:一是2012年第1期《文化遗产》上的《村田乌江与〈支那剧与梅兰芳〉》(作者李莉薇),二是2013年第五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论〈品梅记〉及其周边》(作者李玲),三是《梅兰芳年谱长编》附录的文章《国外有关梅兰芳英文出版物概述》(作者汪卿孙)。不过由于关注度不够,与研究民国时期国内出版的梅兰芳专集相比,无论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对梅兰芳的全面研究,希望这种状况在广大专业人士和有关研究机构的努力下,能够尽早得到改进。
总之,在我国历史上,至今尚未有过一个像梅兰芳这样的艺术家,受到全世界艺术界乃至社会各界这么广泛和持久的关注,具有这么崇高的威望和深远影响。著名学者叶秀山先生生前在《纪念艺术大师梅兰芳》一文中曾这样说过:梅兰芳的艺术中国人崇拜,外国人也崇拜。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伟大的艺术家是这个民族的福分。我们有梅兰芳,这是我们的福分。认真梳理国外出版的有关梅兰芳著述,在这些外文记述的丰富史料里,再度探寻梅兰芳向世界传播中国京剧、中国文化的技艺和精神,再度感受外国人对梅兰芳的崇敬之情,我们更加坚信,梅兰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TOM2022-06-07 12:1106-07 12:11
TOM2022-06-07 12:1106-07 12:11
TOM2022-06-07 12:0006-07 12:00
TOM2022-06-07 12:0006-07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