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无论是脱贫攻坚战,还是推动共同富裕,农村都是一个重要的阵地。当下,很多乡村有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传统手工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让传统手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开路先锋?在河北省廊坊霸州市的王泊村,村民依托“京作”硬木家具制作这一传统手工艺进行了探索。
王泊村位于中亭河南岸,北距北京120公里,东距天津50公里,西距雄安新区100公里,总人口7000多。不大的村子里居然有70余家手工作坊,从事玉器雕刻、料器雕刻、木雕、“京作”硬木家具制作、百宝嵌制作等传统手工艺,从业者达1500多人,另外还有不少村民为这些作坊做各种服务。
1965年前后,天津工艺品外贸进出口公司在王泊村创建了王泊磨玉厂,起步阶段只有玉雕、百宝嵌制作两种工艺,随着出口任务的增长,后来增建了木作等工艺车间。1987年,木作车间从工厂分离出来,成立了村办集体企业王泊硬木傢俬厂,专门从事“京作”硬木家具的制作。各个车间请来北京金漆镶嵌厂、北京玉雕厂等企业退休师傅担任技术指导,在村内招学徒工,将传统手工艺带到了王泊村。
建厂初期,王泊村制作的工艺品主要供天津工艺品外贸进出口公司出口,生产任务量很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为企业改制及出口业务的萎缩,村办的王泊工艺品厂和王泊硬木家俬厂先后破产,很多企业骨干或是自己独立开设作坊,或是到北京和天津的古玩市场工作。当时正是我国经济腾飞之际,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人民收入也提高了很多。王泊村各个作坊所生产的玉器、料器、百宝嵌及“京作”硬木家具受到市场欢迎。到2015年,王泊村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手工作坊100余家,从业者2000多人,手工艺发展进入鼎盛时期。经过市场的筛选,如今村子里还有70余家作坊,从业者1500余人,其中一部分为客户进行私人定制,一部分进入福建、广东等地的艺术品收藏市场。
王泊村手工作坊里,有不少本村和邻村的年轻人在这里工作。他们大都在中学毕业后,进入某个作坊里跟随师父学习和工作,有的年轻人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手艺提高了,也会自己建作坊、带徒授艺。因为有这些作坊,村子里的年轻人不用外出打工,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有人照看。晚上,老人们约到村子的空地上跳跳广场舞,年轻人也有自己的各种娱乐。手工作坊不仅提高了村民收入,解决了村里年轻人就业,还传承了传统手艺,守护住了美丽乡愁。
张铁安、吴中桥、孙清、王长安、郭双盈、王锁留、郭新江……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村子里的磨玉厂学习,是村里自主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工匠。如今,他们也成为了王泊村手工艺的主力,不仅创建了自己的作坊,而且每年招收村子里的年轻人进入作坊学艺,年轻工匠已经培养到第3代、第4代。例如,张铁安从学徒工到自己创建作坊,最后发展到一家中型的“京作”硬木家具厂典型代表,鼎盛时期他的家具厂有120多名工匠。
王泊村的手艺早已闻名于业内,由于有着严格的师徒制,王泊村的工艺品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体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是礼品市场、收藏市场上的宠儿。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王泊村已经成为了当下我国北方百宝嵌制作基地、“京作”红木家具制作基地、料器雕刻制作基地,很多手艺好、熟悉市场运营的手艺人,一度在北京开店。
王泊村的手工艺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是两点:一是没有集中性的展馆,二是缺乏宣传。
王泊村面积不大,70多家作坊却分布得比较零散,甚至有不少作坊开在村里胡同中。由于没有一个集中性的展馆对村里的工艺品进行展示和销售,游客、顾客不能方便地了解村子的手工艺。
在业内,王泊村的手艺非常知名,尤其在福建、广东等地,王泊村的工艺品备受欢迎,但是其品牌都是由中间商运作,与村子里的手艺人无关。除了业内的中间商及同行外,广大的市场对王泊村的手工艺知之甚少。未来如果宣传到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王泊村的手工艺产业会更加兴盛。
另外,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只有把村子里的年轻人留下来,通过发展农村教育、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才能培养出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有了人才,无论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还是共同富裕,才能具备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河北省廊坊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
2021年11月4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让传统手艺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开路先锋》
↓ ↓ ↓ ↓ ↓ ↓ ↓ ↓
TOM2022-06-07 12:1106-07 12:11
TOM2022-06-07 12:1106-07 12:11
TOM2022-06-07 12:0006-07 12:00
TOM2022-06-07 12:0006-07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