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儿童剧《北京童谣》:给孩子和家长一扇透气的窗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11-02 17:06

上有老下有小,几代同堂幸福的背后,是每个家庭都无法回避的困境。孩子和老人代表着人生成长和衰老的必经阶段,教育和赡养也是中年人肩上卸不掉的两大责任。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北京童谣》,就是这样一部真正需要阖家观看的儿童剧——每个人都能在舞台上看到自己家里那点事儿。

《北京童谣》讲述了发生在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小学霸、小“学渣”和“应试专家”父母之间发生的故事。小学霸刘哈佛正全力备战重要的天文竞赛,没想到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和“学渣”妹妹的突然到访,不仅“打扰”了小学霸的学习,更颠覆了小学霸的精神世界,无所不晓的小学霸竟然感受到了从未体验过的温暖。最终,奶奶和孙子在一系列的纠缠中各自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也成为治愈对方的那把钥匙。

艺术评论 | 儿童剧《北京童谣》:给孩子和家长一扇透气的窗

北京儿艺为什么会关注这样一个题材?北京演艺集团总经理助理董宁说,创作之初,主创团队就希望观众的共鸣不仅仅来自于感人的剧情,更因为《北京童谣》所直面的痛点——孩子在高竞争环境下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缺失、中年家长对于生活的焦虑,以及患病老人的无助、无力感等。“‘学霸’‘教育’‘阿尔茨海默症’——这些社会热点一一出现在这部戏的舞台上。《北京童谣》不仅仅是一部戏,它更是为了反映当下人们生活的情感状态,同时,关注人们最为落地和烟火气的生活,为人心发声。不仅是对孩子、对成年人最大的精神观照,也是北京儿艺用作品说话,追求‘仰望星空、直面生活’的扎实而真诚创作精神的最好体现。”董宁说。

该剧艺术总监吴玉中认为,现在的孩子认知水平很高,见多识广,但普遍缺乏共情能力,不懂得感同身受。“在剧中,我们让主人公经历了一次失败,在揭开了社会穿在他身上的一层壳之后,小学霸流露出了孩子本真的脆弱,这时候他才感受到了奶奶深厚的爱,并随之进入了童谣情境。原来他在观星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科学思维,理解了奶奶的爱之后,他不再觉得看到兔爷儿是幼稚不齿的事,原来冷冰冰的星空开始被温暖包围。这让孩子的心更加安定。我们希望观众也能从中得到相同的感受。”

“在寻找主题时,大家有一个共识: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同时能有益于社会,平凡的人生也许才真正是成功的人生。如今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1%的学霸,那另外99%的孩子就都是失败者吗?当我们老了,心里珍藏的是些什么?是体验爱的瞬间,是感受美的瞬间。”吴玉中说。

在剧中饰演爸爸的演员王茂蕾对中年一代的生存状况有着深刻的理解:“爸爸面对妻子时是硬撑,面对儿子时是‘蛊惑’并享受着其中的价值感和存在感,只有在面对母亲时他才是被保护的状态。而妻子的焦躁不安,急促的生活,真正映射了当下人们活在手机里的现状。”不过《北京童谣》并不做是非判断,“失败也是美丽的,老去也有资格被爱”,该剧总导演、编剧王炳然说,希望这部剧不仅给孩子,更给家长和老人打开一扇可以在生活中透口气的窗。

剧中由青年演员金珊塑造的“奶奶”承包了剧中大部分泪点。“奶奶这个角色外表乐观内心深沉,在我这个年龄并不好揣摩。小时候一直不理解我的奶奶为什么连我生个病都得挨她一顿批评,直到出演了这个角色我才觉得真正懂她了。剧中有一场奶奶自己跟自己生气的戏,每次演到摔轮椅这个动作时,我的内心都受到很深的冲击,而观众也同样用泪水传达着与戏中奶奶的共情,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表达如此深沉宽厚的爱的力量。”金珊说。

艺术评论 | 儿童剧《北京童谣》:给孩子和家长一扇透气的窗

动人的故事、真挚的表演,《北京童谣》的演出不仅得到了观众的点赞,也收获了专家的好评。国务院参事、中国话剧协会主席蔺永钧认为,该剧讲童谣却不沦为幼稚小儿科,在反映当下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当下的两难命题中处理得恰到好处——既聚焦当下展现出时代精神,又勾连起了老北京城隽永的人文风貌。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剧作家欧阳逸冰说,《北京童谣》以浓郁的北京民间风情制造了强烈的亲和力;以逼真的现实生活气息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以传统的道德情感令人饱尝爱的温馨。他说:“这出戏最深刻、也最有价值的是,它敢于直面现代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冷漠,甚至冷峻,把人人都感觉的到却又很难解决的问题揭示了出来。我们跟现代通讯技术工具非常亲近,却跟人、跟各自的内心世界相隔很遥远。看似成人世界的现象,却与儿童世界无法分割。这出戏里,刘哈佛和父母的关系就是这种社会现象的折射。面对这样的现实,北京儿艺的艺术家找到了一个强大的文化精神武器,那就是以北京曾经流行过的优秀童谣为代表的民族情感、道德情怀和思辨结晶。当孩子们唱起‘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的时候,我们眼前仅仅浮现出了蜗牛可爱的样子吗?是不是还会有那些闪烁着无比爱怜目光的孩子,还有那些孩子内心涌动着的天真纯洁的爱……优秀的童谣包含着的是跨越时代的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那就是爱与善良。”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表示:“儿童剧要有童心、童趣、童情,这是基础。但儿童剧的题材和题旨,决不能止于娱乐或全是娱乐。我主张儿童剧的灵魂终究还是思想,还是寓教于乐,让儿童观众能通过鉴赏获得如何成长、如何做人的人生启迪。《北京童谣》的题材选择和题旨取向正合此意。《北京童谣》能让儿童观众多少从刘哈佛、刘大倩身上照出自己的影子,悟出成才、成人的人生道理。更何况,成人观众又怎能不从剧中两对父母的身上多少照见自己的影子,从而自觉调整匡正为父母的教子之道呢?一部优秀的儿童话剧,它主要属于儿童,又岂止属于儿童!”

(图为儿童剧《北京童谣》剧照)

 

责任编辑: 4150ZYN

责任编辑: 4150ZYN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