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广州起义94周年,追思先烈事迹,汲取红色力量,12月11日,广州城市旅游问询救援服务中心(广州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中心)联合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北京路管委会,在广州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北京路网点)户外广场顺利开展了“木棉红,永传承,我们的红色故事——纪念广州起义94周年”粤语讲古活动。
1927年12月11日,为挽救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继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又一次领导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在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树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这次起义公开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号,开创了城乡配合、工农兵联合举行武装起义的先例,是挽救中国革命的伟大壮举,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壮丽的一页。起义中涌现出一批视死如归、为理想信念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此次红色讲古活动以非遗语言艺术为媒介,邀请粤语讲古非遗传人彭嘉志,以及爱好粤语讲古的少先队员们,以鲜活的粤语方言,向观众讲述张太雷等革命先辈的热血故事,一窥1927年12月11日那段风云变幻的起义历史。
带来《张太雷与广州起义》讲演的小学生黄炫衡同学,对粤语讲古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课余时间自发跟随粤语讲古非遗传人彭嘉志学习。别看他年纪不大,但是讲起古来毫不怯场,一腔一调颇具神韵,功力十足。在有板有眼的讲古声中,观众们仿若身临其境,在澎湃的心绪中,致敬牺牲在战火前线的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太雷的伟岸身影。
被称为羊城最年轻“古王”的彭嘉志老师,14岁跟师学习粤语讲古,18岁成为 “讲古佬”。他对同学们的红色“古仔”进行了中肯的点评,并在现场演绎粤语讲古,手把手传授讲古技法,鼓励同学们通过讲古了解广州的红色记忆,感受先烈们的舍身奉献,继承先辈们勇毅奋进的精神。
这场红色粤语讲古活动,结合传统精髓,演绎红色故事,传播广州声音,培养了更多新时代红色历史学习者、宣讲者,进一步激发了老广小广们的爱国热情,大家深感今日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定要把前辈伟志在我们这一代人传承下去!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