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艺术评论|现实题材的现实困境如何突破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2-01-25 11:30

“当前,随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一创作导向的持续发力,以及‘抓住重大节点’这一创作要求的有力推动,现实题材戏剧创作呈现井喷之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再度回归主流。尽管参与广泛,场面壮观,其情也高涨,其势也汹涌,但结果依然没有跳出——作品多,佳作少;来得快,去得疾;冀望高,收效低;有高原,缺高峰——这一故辙。

个中原由或许有潮流之下仓促投身,只能借助既有储备和习惯认知勉力而为的匆忙;抑或有未及审慎考量当今现实主义的特殊内涵和崭新使命而随流跟风的盲目,故而在总体上未能收获预期成果。”剧作家王长安在《新时代需要怎样的现实主义戏剧》一文中发出的感叹,切中了如今现实题材创作的“痛点”。

对广大创作者而言,找到“痛点”,对症下药,方能持续扬帆远行。

“离生活越近越难捕捉”

现实题材作品直面社会、直面人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虽然长期以来被鼓励、被提倡、被重视,广大创作者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也有佳作陆续面世,但整体结果还是不太令人满意。

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于涛观察到一个现实题材创作困境——书写形象之困,即戏剧作品中缺少真正对普通人物的关注和表达。“普通人是大多数,更是文学艺术表现的大多数、服务的大多数,如果观察当下其他与大众关系更为亲密的文艺门类,比如文学、影视、曲艺等,都越来越多地关注普通人,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通过对普通人甚至“底层人”的书写、携带着生活的质感而被群众所喜爱,那么戏剧作品中的普通人则成了个别和特例。一方面,戏剧舞台似乎成为表彰先进英模人物、表现重大历史进程的专用场域;另一方面,在余下极为有限的书写中,舞台则被‘城市中产’占据,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其公共性,成为某一类人展示品位和趣味的‘橱窗’。而事实上,这部分人在中国总人口中的占比不高,戏剧作品对这些大都市中‘上层’的聚焦客观上造成了对普通人的遮蔽。这种遮蔽也许更多的是因为不自知,但这更需警醒,因为这显影了发展主义、新自由主义在思想层面、观念层面对我们的深层影响。”

在《新剧本》杂志主编林蔚然看来,创作者在现实题材的书写中,常常面临着两难境地,离生活越近,越难准确捕捉。而解决的方式常常是粗暴地将现实生活放进真空中,平地忽起高楼,自觉回避现实生活和人的多面性,或视角笔锋游移而失去焦点。模式化、格式化的写作方式,使得现实题材成为被相当数量的创作者小心回避的题材,而缺失对时代中人物的悉心观照,不能不说是当代创作之痛。直接捡拾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搬上舞台,缺乏提炼,失之琐碎;人为拔高或矮化塑造舞台人物,则流于矫饰,将现实的丰厚抽干成为空壳。而这一困惑也正成为创作者努力尝试突破的关键点。

沉下心来深入生活

现实题材创作难,突破这个难题,文艺工作者首先要摒弃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沉下心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在创作过程中,火热的生活总能拨动艺术创作者的心弦。民族歌剧《扶贫路上》的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数次深入广西百色采风,反复调整剧本10余版,不断打磨、精进。听到年轻的“第一书记”黄文秀遇难的消息后,该剧编剧、总导演田沁鑫不顾可能遇到洪灾的危险,再次带领主创团队深入百色。“看到黄文秀的照片,读到她的日记,听到她的故事,我能想到的是她是一个大家很喜欢的姑娘,值得我们为她好好写个故事。”田沁鑫说,创作《扶贫路上》的过程,是一次向人民学习、被人民感动的过程。战斗在脱贫攻坚战一线的干部群众,赋予了《扶贫路上》最大的灵感与最深的内涵。

在现代京剧《战士》的创作过程中,为展示共和国军功章获得者、战斗英雄胡兆富深藏功名60年,不忘初心,坚守本色,淡泊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事迹,主创团队与老人座谈,认真学习英雄事迹,翻阅史料,并多次驱车前往常山深山区,攀登上了常山高山之巅的砚瓦村,重走胡兆富当年极其艰辛困难的出诊行医之路。而这些采风收获,最终都化为或感人、或震撼的舞台呈现。剧中,年迈的老人在崎岖的山路上背起病患的场景让无数观众落下眼泪。在该剧总导演翁国生看来,《战士》的创作过程,不仅是艺术化讲述胡兆富故事的历程,更是一堂“学党史、强信念”的生动课程。“这是一位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共产党员,也是真正的战士!他一辈子其实就是在做一件事情,这件事就是拯救生命。哪怕现在95岁高龄了,他依然在做这件事,可以说,他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他无数次经历生死,对生死、对名利,他比一般人有着更深刻的认知。这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翁国生说。

写有感情有温度的人

知名文艺理论家钱谷融说:“文艺的对象,文学的题材,应该是人,应该是时时在行动中的人,应该是处在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文艺作品最终的落脚点是写人、写鲜活的人、写有情感有温度的人。人物形象立住了,作品就立住了。随着时间流逝,观众或许会淡忘小说或戏剧的故事情节,但仍会记得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而这些经典形象身上最具标志性的特质,往往也是时代打下的烙印。因此,现实题材作品走向经典,必须写出人的深度。

在创作豫剧《重渡沟》时,主演贾文龙没有一味地拔高主人公马海明。舞台上的马海明活泼灵动,甚至有些许顽劣之性,有七情六欲,像很多基层干部那样有升迁、进城的愿望,但又是有责任感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认为,这样的马海明突破了舞台上一般的英雄形象模式,如此才显得可亲、可敬,具备强烈的戏剧效果。“在《重渡沟》创作过程中,围绕马海明形象的塑造曾经有过一些争议,一度有人担心让马海明挂着照相机到处拍照,并且热衷于参加摄影比赛,是否会有损扶贫干部的形象,马海明的表演是否应该更正气凛然。显然,‘样板戏’时代英雄模范人物塑造的‘高大全’思想,仍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戏曲现代戏的创作演出。面对质疑,河南豫剧院三团和主演贾文龙坚持了选择,于是才有了舞台上这位鲜活的‘马海明’。”傅谨说。

对戏剧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导演艺术家王晓鹰总结了三点经验:一要深入挖掘人物的情感内涵和生命体验;二要有创作者自己的真切感受和深入思考;三要有刻意追求“诗化表达”的创作意识。所谓“诗化意象”并不只是舞台形式,而是对“情感内涵”“生命体验”“真切感受”“深入思考”等整体内涵的舞台艺术表达。

由此可见,优秀的文艺作品必然是艺术与思想兼备的,必将给观众带来极具感染力的故事体验和生活能量。好的作品更应该直面现实、追寻生活,尽最大努力挖掘出生活与社会的真谛。

 

责任编辑: 4162SKX

责任编辑: 4162SKX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