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名字和他的作品,是在去年的隆冬时节,地点是鹿城的一个温暖而又温馨的去处。读罢《热爱生命》《野性的呼唤》等篇什后激动的我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或许就是在那一刻,我想回溯到100多年前,去找那个血气方刚、铁骨铮铮铮的硬汉,问问他为什么就那样突兀的倒下了。他伟岸的躯体早已化为尘埃,这个问题只有他高尚的灵魂来回答了,——我相信,过去、现在和未来,每个人的灵魂都是鲜活的。
疫情在春风中肆虐,但疫情却挡不住春风把美国传记作家、曾写过《梵高传》《弗洛伊德传》的欧文·斯通所写的《马背上的水手》吹落到我的案头,这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传记,——1926年参加过北伐战争、1930年在上海参与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曾经翻译过《卡尔·马克思》的著名文学翻译家董秋斯先生于1947年在这本书的《译者序》中说,《马背上的水手》这个书名是杰克·伦敦自己拟定的,他生前曾有过写自传的计划,只是走的太仓促,没能如愿罢了。所幸的是于杰克·伦敦的老乡并和他有着相似童年的欧文·斯通使他的愿望成为现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马背上的水手》啰!
如果杰克·伦敦被冠以著名作家,我从心里上是完全能够接受并积极认可的,毕竟他是能够和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克·吐温、海明威等站成一排的,尽管靠后一点,但还是在一个队伍里。但看到欧文·斯通说他是“美国第一个社会主义小说家、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时,我的心灵是震颤的,我的灵魂是惊愕的!然而,此说并不夸张,杰克·伦敦通读过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而且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见缝插针般的阅读的。法国共产党员、《金色诗篇》作者、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纳托尔·法朗士把杰克·伦敦称为“美国的马克思”。
我收藏着许多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偶尔翻翻是自然的,但坦白地说,所藏的任何一个版本都没有通读过,仰望100多年前的前辈,的确是汗颜之至。
还有一个故事。据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在听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中度过的,朗诵者是他的爱人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克鲁普斯卡娅。——无意间,杰克·伦敦《热爱生命》是列宁生命最后的“安魂曲”。
我们知道杰克·伦敦是“美国第一个社会主义小说家、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时,还应该知道他有“一种普通人所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到处受人轻视的私生子身分。”然而,讳莫如深的“私生子”这一特殊身分并没有使杰克·伦敦形成懦弱、内敛、卑微的性格,相反使他在“能吃常人吃不消的苦”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悲天悯人的伟大人格。
杰克·伦敦8岁开始做童工,这以后人间的一切痛苦和苦难,他似乎都经历过,甚至还因 “无业游荡罪”进过监狱,直到190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狼子》才算时来运转。董秋斯先生以为“杰克·伦敦最杰出的地方,就是他那不屈不挠的青年气概”,他认为杰克·伦敦“最好的著作应当是他的生活,用他的生命写成的书”,“杰克·伦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斗争中煅炼出来的。”
杰克·伦敦的生命在40岁时嘎然而止,所谓“青年气概”,因为杰克·伦敦“是一个长得太大的孩子”,——我理解,这是说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荡漾着青春的色彩,放射着青春的光芒,迸发着青春的活力!
杰克·伦敦已经规划好第二天的行程以及以后要做的许多事情,但因晚上过量服用吗啡而使生命画上永恒的休止符,——这件事发生在1916年11月21日。
杰克·伦敦离开我们100多年了,但他的著作仍然摆在我的案头,如汩汩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洗涤着我的灵魂。我会像杰克·伦敦那样《热爱生命》,会在他那《野性的呼唤》中奔跑,更想和他一起《为赶路的人干杯》,然而醉睡惺忪地走进《寂静的雪野》,去拥抱大自然那无限壮美的旖旎风光!
杰克·伦敦是一个长的太大的孩子,而我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TOM2022-06-07 10:3306-07 10:33
盖世汽车网2022-06-07 10:3106-07 10:31
TOM2022-06-07 10:2506-07 10:25
TOM2022-06-07 10:2506-07 10:25
TOM2022-06-07 10:2406-07 10:24
TOM2022-06-07 10:2406-07 10:24
TOM2022-06-07 10:2406-07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