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产业 | 山东沂南:“常山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2-03-23 15:32

阳春三月,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西寺堡村的近千亩车头梨花盛开,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拍花、赏景。“今年梨花繁茂,预计又是一个丰收年。有影视基地的拉动,产多少梨子都能卖出去,还能卖上好价钱。”西寺堡村党支部委员林秀华信心满满地说。

林秀华提到的影视基地,是位于西寺堡村旁的常山庄村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该景区2008年建成后,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强大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5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打造了旅游扶贫“常山模式”,让昔日贫困落后的沂蒙山村变成“山美水美环境美、吃美住美生活美”的现代化新农村。

产业 | 山东沂南:“常山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常山庄村古院落

 

常山庄村位于沂南县西北部,村落地貌主要为低山区和丘岭,是一个典型北方古村落。目前,该村有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民居367座,其中,有的已有200多年历史。古朴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桥及残破的老石屋等,构成了鲁南乡村民居的独特景观,村中一处山东省青代会旧址被命名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都成为该村乡村旅游起步发展的上佳资源。

2007年,电视连续剧《沂蒙》摄制组在选择拍摄场景时,走遍了沂蒙山区6个县200多个村庄,经过反复考察、论证,最后决定将拍摄地设在常山庄村。《沂蒙》拍摄后,沂南县决定在常山庄村建设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相关部门委托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全方位、高起点、大手笔规划。规划依托红色古村风貌和优越的绿色山乡生态,以红色文化、影视文化、沂蒙风情为核心内涵,打响“红嫂”家乡和《沂蒙》影视名片,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建成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型文化生态旅游区和综合性旅游地。

“我们在做好古村落保护的同时,景区也逐步形成了包括古县城及红色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红色研学基地、红色写生基地的‘一城五基地’格局。”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董事长李凤德说。

2015年,常山庄村被评为“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21年,又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也相继获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产业 | 山东沂南:“常山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当地群众在影视基地就业

 

为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力大的优势,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发展起来后,常山庄村和周边5个村“结对子”,打造了一景带四员——土地入园当社员、景区务工当职员、穿上戏服当演员、售卖产品当店员的脱贫攻坚“常山模式”。

“常山模式”带来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和产业发展的“双业”驱动。常山庄村“90后”村民孙明月在影视基地当导游,她丈夫、公公都在该景区工作。“我家还种了几亩地,每年收获不少花生、玉米、地瓜。最近,我们家买上了小轿车,生活条件一点儿也不比城里人差。”像孙明月一样,周边村庄有660多人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实现了就业。

除了提供固定工作岗位,影视基地还给村民们创造了“兼职”机会——当群演。近年来,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当过群演的周边村民达3万多人次。“我现今当一天群演挣60块钱,像别人演得多、有经验的,一天收入能有一二百元。”常山庄村民褚洪秀说。

产业 | 山东沂南:“常山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西寺堡村车头梨靠景区带动卖上好价钱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的火爆,也为周边村庄产业发展注入了动能。据了解,基地周边苹果、车头梨等种植园现已发展到4000多亩,观光旅游、采摘业等新业态也蓬勃发展起来,同步实现了景区之间的差异化发展和联动赋能模式。

“以前村里没有通向外界的大路,村里的车头梨再有名气也运不出去,现在,来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旅游公路也修到了‘家门口’,梨子再也不愁卖了。” 西寺堡村民褚洪胜说,他还常带着车头梨来到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摆摊,不仅持续旺销,还向游客们宣传了乡土农产品。“我们村现有成年梨树1万多棵,年产车头梨50多万斤,村里许多人靠种梨卖梨富了起来,我家前几年新盖了四间大瓦房,还买了面包车,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褚洪胜说。

据悉,近几年,常山庄及周边几个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均超过1.5万元,已全部实现脱贫致富。

(图片由郑树平拍摄)

 

责任编辑: 4162SKX

责任编辑: 4162SKX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