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艺术 | 从文学到影视:《人世间》何以这般动人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2-03-02 13:17

由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三驾马车”联合推出的电视剧《人世间》自开播以来好评不断,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豆瓣网友打出8.1的高分,目前已累计超4亿受众观看,成为今年春节期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大餐。

近年来,多部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频频引发收视热潮,如路遥《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白鹿原》、陈彦《装台》、周大新《安魂》等,梁晓声《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的热播,成为又一成功案例。

为深入探讨、总结文学影视改编的经验,中国作家协会于2月28日在北京召开“从文学到影视——《人世间》座谈会”。中国作协相关领导、《人世间》主创人员及多位文艺评论专家参加了座谈会。

 

艺术 | 从文学到影视:《人世间》何以这般动人

座谈会现场 张妮 摄

 

文本:聚焦平凡中国人的人间事

中国当代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三卷本),115万字,历经数年创作完成,2019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社区为背景,透过周家三兄妹的成长经历,串起三线建设、恢复高考、改革开放、棚户区改造等历史事件,塑造出众多劳动者、建设者、改革者、创业者等人物群像,从他们充满悲欢离合的跌宕人生中,记录“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展现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

作家梁晓声曾说:“我从小生活在城市,更了解城市底层百姓生活。我有一个心愿——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有年代感的作品。我一直感到准备不足,到了六十七八岁,我觉得可以动笔,也必须动笔了。我想将从前的事讲给年轻人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对他们将来的人生有所帮助。”

据了解,长篇小说《人世间》2017年11月出版到获茅盾文学奖之前,发行了4万套;获茅盾文学奖之后,截至去年年底,发行了16万套。今年开年的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发行了22万套。电视剧开播以来,仅当当、京东两个电商平台的销售量达5万多套。

这部现实题材当代大剧和文学作品的爆火出圈,源于原著作者厚重的历史生活底蕴与主创人员的匠心制作,于细微处洞见生活本质,准确捕捉人世间细腻的情感,最终呈现出质朴可爱的人物形象、令人感动的故事情节以及鲜活真实的人民生活景观,引发观众心底最深处的情感共鸣。

改编:匠心制作打造精品

“我们创作人员一颗滚烫的心被全国上亿观众接受了。”《人世间》播出后,导演、总制片人李路感慨。

座谈会上,原著作者梁晓声,导演、总制片人李路,编剧王海鸰等向大家讲述了《人世间》改编的理念、过程,以及他们的思考、感悟。

“这个小说给文学转变成影视提供了基础。”谈到改编,李路表示,一是活生生的、立得住的人物群像;二是有历史纵深向;三是文本的人间烟火味,鲜活的历史和人物。

王海鸰愿意担任编剧也正是“从《人世间》中看到了中国某个历史阶段某一群有代表性的小人物,真实、扎实、鲜活,算得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形象诠释”。

“这部‘向文学致敬、向生活致敬’的作品,既是一部厚重温暖的百姓生活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史,为电视剧制作提供了坚实的文学基础。这部剧集合最优质的创作力量,前后历时将近4年。”作为该剧出品人,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CEO程武因疫情防控关系只能线上参会,他表示,文学与影视的有机跨界与融合,是两种文艺形态从“高原”迈向“高峰”的重要创新路径,也是从“作品”到“精品”的高维提炼表达。

具体到剧本创作的难度,王海鸰认为,《人世间》是严肃文学,严肃文学更多是作者个人对生活经历的思考以及私人情感的抒发,而电视剧是大众艺术。所以,越是严肃文学,个人化的痕迹会越重,改编起来就会越难。将小说表达转化为影视表达,除了技术上的,更有理念上的。

作为编剧,她倍感压力,尤其是小说《人世间》2019年以当届最高票获茅盾文学奖后。她在创作开始前做足准备工作,反复通读原著,查阅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资料,包括当地人们的生存状况、风土人情。在她学习思考中,剧本的创作思路逐渐清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让每个生命不再是孤立的生命,而同其他生命发生了情感关联,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原因,也是小说中尝遍人间疾苦的光字片工人阶层能一步步走下去的根本所在。

电视剧《人世间》改编与制作的辛酸不言而喻,李路坦言,整个剧组最多时有1000人,自己更是瘦了近30斤。王海鸰也坦言,创作过程比想象中难得多,这个剧本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数量比她以往的剧本多很多,最后的几个月里她也打破了几十年来的创作生活规律,从早晨七八点写到晚上七八点。

梁晓声对电视剧片头深情舒缓地呈现该剧气质,对周父认可郑娟等情节的改编、对演员的选用都给予肯定,尤其认可导演选用相当多的东北籍演员,在台词上呈现出东北话,对白效果很棒。

看到《人世间》的收视率和观众喜爱度,主创人员深感欣慰。会上,在王海鸰发言结束后,梁晓声站起来,两人怀着对彼此的感激,激动地握手,这一幕令人感动。

热评:文学与影视融会而成的壮美风景

与会领导、专家围绕《人世间》中呈现的宏大时代背景、现实题材作品的社会价值以及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等主题也进行了研讨。

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表示,《人世间》的热播是文学与影视融会而成的壮美风景,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与影视的亲密关系,从文学到影视,这不仅是在描述一个过程,更标志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创造与接受的广阔空间。文学与影视,是一种相互区分、相互激励而又相互启发、相互成全,最终相互增强和放大的关系。将文学的力量与影视的力量融会在一起,让文学和影视一起走进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心里,这也是一代代文学人和影视人共同的努力方向。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表示,在今天,文学创作想要更好地融入现代传播格局,就一定要更加充分、更加主动地同众多的艺术门类及文化形态交流互鉴、融合接轨。中国作协将在今年推出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集中打造和推出一批高水准、有分量的文学力作,为影视和其他的文化领域输送更多、更好的文学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从美学视角评论道:“《人世间》已经让中国式心性智慧引领现实主义精神原则,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可以给予当代同类题材电视剧以及其他门类艺术创作以有益的美学范式启迪。”

谈及文学作品的“IP”开发时,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裁潘凯雄表示,长篇小说《人世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IP”,当它的经典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确定之后,它被阐释的空间必然随之不断放大,也意味着这个“IP”被开发的空间会更大。“本次长篇电视剧的成功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愉悦的审美享受,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他说。

程武感慨:“让好故事生生不息需要以文学为起点,以影视创造为顶点,然后再能反哺文学,这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独特IP的中国模式。”

 

责任编辑: 4162SKX

责任编辑: 4162SKX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