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一大批以中国传统美学的形式特点、审美内涵和文化品格为基础,展现中华民族主体思想精神的国风舞蹈,如雨后春笋般悄然涌现,极大推进了国风舞蹈的发展。其中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舞蹈《唐宫夜宴》、河南卫视与B站联合制作的《舞千年》、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只此青绿》、北京演艺集团的《五星出东方》更是火爆全网、频频“破圈”,带动了一股关注和推崇国风舞蹈的热潮。这些现象级国风舞蹈的出现,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理论思考:何谓国风舞蹈?它何以“破圈”?破向何处?“破圈”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从字面理解,国风舞蹈意为中国风格的舞蹈,主要指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散发浓厚中华风韵并与现代流行趋势结合的,表达中华民族审美理想、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呈现中国独特文化品格,能引发大众民族审美心理共鸣的舞蹈艺术形式。
在国风舞蹈这一称谓被明确提出之前,大量类似的舞蹈实践早已出现。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70余年时间里我国曾涌现出《飞天》《春江花月夜》《丝路花雨》《黄河》《踏歌》《扇舞丹青》《风吟》等大批优秀国风舞蹈作品。
以往的国风舞蹈主要在舞台、剧场演出,其形式上拟古复古,内容多取自古代舞蹈、戏曲舞蹈、传统武术,动作程式化高、难度系数大,远离当下人的生活环境,难免曲高和寡、缺乏受众,多是舞蹈圈内的专业人士才会关注和讨论。当下的国风舞蹈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和转向,它突破了原本小众的舞蹈专业圈,全民热捧,成了潮流。时下,国风舞蹈的“破圈”,主要是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国风舞蹈,其艺术形式和文化内容在不同接受群体之间的流动分享。
当下国风舞蹈的“破圈”,主要在形式、内容、主创、平台、受众等方面较为显著。从舞蹈形式来看,相较于以往将身体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的舞蹈作品,当下的国风新媒体舞蹈打破了单一艺术门类的界限,回归中国传统舞蹈“诗乐舞”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特征,跨界融合,集多种艺术、民俗、现代科技、数字媒体等形式于一体,采用夹叙夹舞、时空交错、虚实结合的多元表达方式;从题材、内容来看,以往作品常取材古代,注重对古代舞蹈、古代生活的模拟重现,而当下的创作内容注重古今对话,搭建融合古今的视听和互动场域,延续了传统舞蹈向现代发展的通道;从主创角度来看,创作主体不再局限于舞蹈圈,而是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共同构思流程、搭建结构、创作作品;从传播平台来看,它突破了以往仅在剧场舞台单一平台演出的限制,主要借助网络技术,同时在电视、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多种平台广泛推广,吸引更多关注;从受众来看,当下国风舞蹈的受众早已突破舞蹈专业圈,拓展到了不同阶层、不同类型、全年龄段观众,尤其受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
国风舞蹈能够成功“破圈”,除了作品本身的高水准外,注重对既有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国风舞蹈赢得业界、观众和市场多重认可的重要原因。
首先,一部优秀的国风舞蹈作品,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创作和打磨,作品的专业水准和超高品质是其“破圈”的基础条件。以《唐宫夜宴》为例,该作品原名《舞俑》,2020年是郑州市歌舞团创作的一个小型群舞作品,表现了14位唐宫少女赴宴演出的情景。此前的十几年里,郑州市歌舞团一直致力于古典风格的舞剧创作,长期不懈的艺术实践让其在国风舞蹈创作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这才有了《唐宫夜宴》的厚积薄发。主创们力求在舞蹈形态、空间调度、服饰道具、妆容场景等方面都尽量贴近唐代历史原貌美。在舞美设计上,编导极力将虚拟的唐代宫廷场景与现实的舞台设计相结合,并与舞蹈表演相得益彰。在欣赏作品时,观众仿佛跨越了历史长河身处唐代宫廷,对唐代宫廷乐舞和文化气象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这样的作品在每一处微小的细节中都体现了主创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经得起大众的审视和检验。
其次,当前的国风舞蹈实践特别注重运用舞蹈艺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此延续、传承、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创造性转化”讲究用舞蹈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内容整合与知识传递。新媒体舞蹈通过舞蹈形态、动觉转译、重新编码、时空重构与场域创设等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化、增容或新生。以《只此青绿》为例,舞者用简约细腻的身体语言、高耸的山峰发髻、青绿色的飘逸长裙、错落流动的空间调度,创造性地呈现了千里江山的雄伟壮丽,让人的舞动成为自然山水之舞的映象,折射出宋代文化雅致、静谧、简洁的美学特点。在叙事结构上,《只此青绿》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方式,展卷人的工作室和王希孟的画室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空,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嫁接起了现代人与宋代人物、文化之间的链接,让观众从另一个视角体验王希孟作画过程的心境体验,感受宋人、宋景和《千里江山图》之美,加深对宋代传统文化的了解。它实现了用舞蹈艺术挖掘和创造性转化文物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品格和深厚底蕴。
“创新性发展”强调用国风舞蹈的形式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并激发公众的文化觉醒,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舞千年》为例,该节目用国风舞蹈的形式来讲述中国故事,高超的品质、舒缓的节奏、精致的场景、贴近当代生活的舞蹈语言,结合沉浸式观感体验,都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蹈,领会舞蹈蕴含的深厚社会历史文化底蕴,以此开辟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新思路。
国风舞蹈的火爆出圈,大众对国风舞蹈的追逐和热捧,看似是一种偶然的社会现象,但其实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国人的文化自信直接相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东方智慧、人文思想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宝贵财富。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为国风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舞蹈创作借此向着新时代的艺术高峰奋勇前进。
大众对国风舞蹈浓厚的兴趣,体现了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认同、自觉、自信。文化是一种历史性的集体记忆,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公众能准确地识别和诠释文化的内涵,并对文化元素的范畴形成共识。我们借助国风舞蹈搭建的动觉、视觉、听觉场域,将中华文化精神与人的舞蹈身体语言相结合,也是不断强化公众文化认同的过程。
未来,我们需要持续深入地思考,如何让国风舞蹈成为稳定而普遍的社会常态?如何将中国的古代文化与全球化时代中的当代中国文化,重新放置在一个贯通的文化体系中去理解?如何通过舞蹈艺术,在守正创新中进一步强化中华文化认同、重塑集体记忆、彰显中国精神?这些应是未来国风舞蹈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方向。
延伸阅读
轻壹健康2022-08-12 15:4108-12 15:41
轻壹健康2022-08-12 15:3308-12 15:33
TOM2022-08-12 15:2708-12 15:27
TOM2022-08-12 15:2408-12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