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非遗 | 安徽祁门 传统工艺创新突围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2-08-24 16:29

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黄山市召开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祁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在会上发言,坦言传统工艺传承面临的困境:学习难度大,耗时长,且转化为经济收入的渠道不够宽广,因而传授者兴趣不大,学习者寥寥无几。

那么,困境之中如何突围?祁门县的回答是:传承人自身要自强不息,政府要予以扶持奖励,合力推动传统工艺守正创新,适应当代生活,开拓生存空间。

今年5月,央视《美食中国》《是真的吗?》两个栏目,录制了祁门县一项传统食品工艺——嵌字豆糖制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祁门嵌字豆糖火爆起来,成为现象级事件,从中可以窥见传统工艺传承人如何在创新中华丽转身。

嵌字豆糖制作工艺传承人金惠民,从十六岁起跟随师傅学手艺,掌握了28道工序。每年冬天,气候适宜做糖,金惠民就随师傅走南闯北,上门帮人家制糖,一做就是四十年。没想到,伴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丰富的糕点涌入市场,请金惠民上门制作豆糖的人越来越少。后来金惠民自己张罗作坊,然而门可罗雀。

迫于生计,金惠民去城里打工,而正在他万分艰难的时候,一个年轻人主动找到他,与他合作,这个小伙子就是汪镇华,因为品尝过嵌字豆糖,对能在糖上刻字这一奇妙工艺一见倾心。汪镇华拜金惠民为师,开办食品加工厂。

如何才能让传统的嵌字豆糖再次被人们接受呢?金惠民和汪镇华绞尽脑汁,认识到必须要突破豆糖过去只能在冬天制作的气候限制,只有突破了这个瓶颈,才能扩大生产。经过多种实验和尝试,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特制的锅,能够确保制作嵌字豆糖时所需的温度和环境。

创新,解决了豆糖生产工艺难题,接下来就是要考虑销售的创新。2017年嵌字豆糖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这样的官方认证,就有了宣传推广的金字招牌。

就在这时,天赐良机。《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制作组联系上了金惠民,采访老手艺人。在摄制组指导下,金惠民将数十年的制糖功夫展露出来,每一次拉伸,每一次捏条,每一个笔画刻字,他都一丝不苟,在镜头下,他生动展示了嵌字豆糖的制作有趣工序。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开播,嵌字豆糖一夜成名,订单如雪花般络绎不绝。

汪镇华、金惠民又趁势而上,及时将嵌字豆糖放到电商平台销售,让全国各地的人都品尝到这种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而又包含汉字祝福的传统点心,曾经冷落的传统工艺焕发了青春。

与嵌字豆糖工艺相比,祁门县还有一项传统工艺食品也通过创新获得新生,更多依靠政府作为,这就是祁门肉丝糕。

肉丝糕是祁门县新安镇高塘村特色农产品,也是当地农村每年必备的年货之一。年关将近的时候,高塘村村民就开始忙碌起来,家家户户做糕过年。

在古徽州,“吃肉丝糕,有祝贺五谷丰登的意思,还有“年高”取长寿之意。不仅寓意好,吃法也有好多种比如:切成小长条加入各种辅料炒着吃;切成块状蒸熟吃;蘸着白糖吃,用炭火烤至两面脆黄,然后涂上一点辣椒酱或者自制腐乳吃等等,其中肉丝糕中的红曲粉不仅可以提升肉感,还有这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作用。

“产业兴,则农村活、农民富”。新安镇近年来结合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期,大力发展“乡愁”饮食文化,在高塘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并联系杭州及黄山学院等科研单位研发、改良千年工艺,打造肉丝糕小作坊示范区,引导当地群众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将本地农产品向外推荐,截至目前,已销售肉丝糕1.4万斤,销售收入15万余元,带动周边11户农民加入生产,给当地肉丝糕及其他农副产品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朝着文创兴市、乡村振兴目标迈开了步伐。

以上两项传统工艺食品的复兴并非孤例,祁门县经过实地走访和挖掘整理,筛选部分有重要历史价值、有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项目,予以扶持。如,建成祁门蛇伤疗法非遗传承基地,继承和弘扬了当地行之有效的蛇伤治疗的传统工艺。此外,建立和运营了新安黄精炮制技艺传习基地、汪洋汪洲陶艺馆、戴季平陶艺馆等各具特色的非遗展示馆,保存、展示传统工艺,并且培训传承人,努力使一项项传统工艺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如今,祁门县传统工艺正在突围,走向活态传承、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 4162SKX

责任编辑: 4162SKX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