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在北京启动,作为本届大学生电影节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大学生原创影片推选和展映活动也同步拉开了帷幕。
活动主视觉海报
“后疫情时代”的2022年,中国依旧引领着世界电影产业的加速复苏和创新,与此同时,进入“后疫情时代”的各国大学生影迷和各年龄段观众对欣赏电影的形式和模式,也有了更多的需求和期待。
本届大学生电影节在完善线下影院展映的同时,积极搭建线上云展映空间,特别将原创影片中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实验片和“湾区印象”等单元的优秀作品,通过“移动电影院”(Smart Cinema)国内外平台的“云上大影节”专区面向全球观众进行推介和展映,在奋进新征程道路上,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和《“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电影科技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和“对外交流合作深化拓展”等战略部署。
专区还同步推出了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剧本推介会”和“原创影像推荐仪式”的专题策划,邀请关心关注青年影人发展的专业观众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地观摩入围影片创作历程,打造大学生自己的电影文化交流盛会。
2021年至2022年中国大学生观影调研数据显示,经常观影的人群占比高达45.9%,而随着线上电影内容不断扩充,大学生线上观影上升趋势明显。5G等互联网、媒介技术持续推动流媒体视听产业的高速发展,线上观影变得越来越便利,“移动电影院”的科技创新放映模式可以让不同空间的人在同一时间达成“社交化沉浸式观影”的体验,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和青年群体的观影人次。随着我国和国际影视产业的进一步“回暖”,新的观影模式也将自下而上的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生原创电影的工业化进程。
显然,青年影人不仅在国内电影界展现着他们的能力,作为中国对外发展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还正在通过原创作品影响着世界,与世界观众产生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本届大学生电影节,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大学生影人作为中国文艺事业青年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这一使命。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粤港澳大湾区院校的优秀原创作品,他们通过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的视角,利用大学生原创影片助力大湾区文化发展,向世界展现了千百年大湾区的中华文化和新时代大湾区的发展面貌。
“湾区印象”单元
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肖向荣在大学生电影节启动仪式上表示:“本届电影节突出学生原创性,搭建大学生与行业之间的沟通桥梁。我们以时代性、青春性、学术性、原创性为本届电影节的主要特色,以‘新生·新声’为主题,以新鲜力量、新鲜视角,全力打造电影文化盛会。”
“移动电影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高群耀表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移动电影院’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而青年人眼中的中国一定非常独特,内容也非常精彩。所以‘移动电影院’作为一个落地全球的基础设施,将坚定支持中国青年影人的创意和创作,为他们提供国际化的传播途径,与他们一起讲好中国故事。”
原创,意味着推陈出新;大学生原创,则象征着青春之勇。“十四五”新征程, 中国电影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亟需进一步发掘培养优秀青年导演、编剧、演员等专业人才,打造中国电影不畏艰难险阻、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生力军。中国大学生影人也将持续助力中国电影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更多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美学的精品力作呈现给大众,以自己独有的“青春话语权”和“青年感召力”让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的影响力大幅提升,让中国原创电影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