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晚,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七十周年原创邀约单元剧目,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正式上演。该剧是编剧、导演黄盈职业生涯中的第51部作品,也是身为深谙“京味戏剧”创作况味的他,第一次执笔并执导与作家老舍有关的故事。
该剧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由黄盈工作室出品制作,得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程支持,并与读库达成了战略合作。
细节一:
在不完全的统计中,这是有记载以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实验剧场第一次被一片“冰天雪地”的氛围所笼罩。
冰与雪是《我这半辈子》舞台上最重要的元素——这是舞美设计李彪与导演黄盈共同商议、创造出来的一个旧的北平印象。
细节二:
雪是小年的雪——《我这半辈子》的主人公舒常顺生于小年夜。
雪是纯洁的、清冷的。在被积雪覆盖了半个舞台的世界中,我们会伴随常顺出生、度过懵懂的童年,及至后来看他远走他乡——那是一个与当时的北平气氛相近的地方——伦敦,也有雪,也有常年不散的寒凉与阴霾。
坐在三面观众席前排的观众,甚至会留意到积雪会一直绵延到自己的脚底和身边。这种半沉浸式的设计给了观众可以更加切身地感受到命运辛酸的氛围。
细节三:
除却雪,舞台上的另外一半空间都被冰覆盖。其中还有些许坑洼不平,蓄着些水。
冰面和池水会令人想起什么?
北平的冬天?远航的轮船驶过大海?母亲辛劳洗衣的水盆?城外那池看似平静的湖面?
演员在演出全程,都会于冰与水之间游走,言所及和言所不及的,都在其中。你看到了什么,什么就是你。
细节四:
《我这半辈子》的舞美设计师李彪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舞美设计,这是他从业十余年来,第一遭设计一出与老舍有关的戏。雪融化到一半,静悄悄裹住观众席的地面和柱子的想法,是在设计过程中的直觉。虽然冰雪让人觉得冷,但却并不凄惨悲凉,只有真实、乐观,“前半辈子那么苦,说不定熬过去了,就有希望了。”
细节五:
舞台两边的柱子,也被黑色的木板裹住了,木板上可以写字,也可以涂抹掉,质感类似于黑板。进场时大家可以留意看看,上面有画好的“鸡爪子”。
一直到首演前,导演黄盈还没有想好要不要让演员在演出中将那些代表欠账的“鸡爪子”涂抹掉。(即使账可以抹去,生活可以抹去吗?)
到底会不会抹去?留待演出中的现实告诉我们吧。
细节六:
《我这半辈子》中有一部分故事发生在伦敦。但整个舞台中都没有一个代表伦敦的景象或元素。李彪说,这是他这次设计中的一个尝试,抛却具象,而在意象里呈现和感受生活。
因此我们会看到,即使舒常顺人在伦敦,舞台上还是会高高挂着代表着“北平”的屋瓦。为什么?因为他当时“想北平”啊!
细节七:
屋瓦这一大家熟悉的“北平”元素,这一次在《我这半辈子》中以一种不规则的、斜线层叠堆垒方式高悬于舞台三周。
李彪说,这是因为“生活就是各种因素、阴错阳差的安排,有命运的指使,也有偶然的交错”,这些屋瓦,就是生活片段的象征,是记忆里的永恒,也是不断流动着的不确定。
细节八:
《我这半辈子》这一次在最大程度上打开了北京人艺实验剧场的空间。
进到剧场之后你会发现,这里与你原来熟悉的那个实验剧场相比,似乎变大了,变辽阔了。
这是一种心理空间的打开,因为剧目本身的特质——角色调度跳跃大、人物心理层次多、时间空间都较为宽广,因此用一些“魔术”一般的手段最大限度拉开剧场空间四周的关系,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细节九:
《我这辈子子》主创建议大家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观看位置。因为人艺实验剧场在价位同等的情况下,不对号入座,三面观众席均可入坐,不妨尝试和考虑多角度观看。
李彪建议坐在观众席正面靠后排,这样可以“看得更全面更完整,因为舞台空间真的拉得很开阔。”
此次《我这半辈子》演出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并同时作为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项目,极受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
该剧将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持续上演12场至8月15日,其中8月14日下午14:30为读库联名场。除此之外,即日起至8月底前往人民文学出版社朝花夕拾·文创咖啡供销社购买《我这半辈子》联名咖啡可凭演出票享受特殊折扣。演出期间更有海报版闪卡、花种子等惊喜等着大家。
(本文图片由董弘川摄影)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