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第十九届群星奖评奖结果正式揭晓,由巴中市文化馆与巴州区文广旅局联合打造的四川扬琴《蜀道》喜获群星奖。据悉,第十九届群星奖四川共有7件作品入围决赛,巴中有3件作品入围,最终四川扬琴《蜀道》摘得了殊荣,为四川群文事业发展贡献了巴中力量。四川扬琴《蜀道》获得群星奖是巴中群文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巴中文旅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更需要用优秀的文艺作品为老区振兴提供文化引领和精神支撑。”巴中市文广旅局总规划师陈斌告诉记者,近年来,地处秦巴山区、革命老区的巴中,勇于挑起摸高,敢于反弹琵琶,坚持文化引领发展,深入实施“六个一”文艺精品工程,将文艺创作纳入了对县区党委、政府的考核范畴,纳入了扶持奖励范畴。自设立文艺创作奖励政策以来,已有曲艺音乐剧《周永开》、四川清音《义无反顾》、四川扬琴《幸福花开又一年》等文艺作品获得了奖励,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政策保障为群文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艺创作关键在用好专业人才,打造文艺创作的人才矩阵。”近年来,巴中十分重视文艺人才队伍的建设,着力构建“创作+演出”的人才队伍体系,孵化出了秦渊、向胜、佘登科等文艺创作的领军人物,培育了夏铭锺、施敏、杨娜等文艺表演领军人物,形成了文艺人才梯队。
同时,巴中坚持“全市一盘棋”,采取“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办法,在举办巴人文化艺术节、群文作品创作演出等方面加强市级层面的统筹协调,在全市范围内抽调精干力量进行集中攻坚,打捆使用文艺人才。比如,四川扬琴《蜀道》统筹使用了市文化馆、巴州区和群众文艺爱好者等文艺人才,舞蹈《打亲家》《就爱那片田》等作品从全市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抽调人员,实现了‘但求所用,不求所有’,有效解决了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这是抓好群文创作的重要法宝。”
纵观近年来巴中群文创作就会发现,巴中群文作品带有泥土的馨香,富有生活的情趣,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写出了百姓的心声,唱响了时代的欢歌。四川扬琴《黄荆树》以“黄荆条下出好人”的民间俗语为创作灵感,通过对黄荆树的描写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四川清音《秋娃娃》以秋天果实收获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留守学生的关注关爱关怀。歌曲《追梦》以“就算是河里的一只虾,也要到大海安个家”的视角,表达了小人物的大追求,展现了老百姓的壮志豪情和美丽梦想。
坚持文艺创作为人民,这是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巴中不仅重视文艺创作,还十分重视文化惠民,采取了“送文化+种文化”“线下+线上”“阵地服务+流动服务”等办法,让群文成果惠及百姓,不断提高群众文化获得感。
“种文化”主要通过开展送文化下乡、优秀群众文艺展演等方式,将优秀的文艺作品送到了百姓身边,“种文化”主要通过开设四川清音、四川莲厢、四川盘子、舞蹈等群文辅导班,手把手地教老百姓唱歌跳舞,让群文队伍越来越壮大。
同时,巴中还注重把线下活动转化成为线上资源,打造地方群文数字资源库,在线上惠及更多群众。阵地服务和流动服务主要聚焦于常态化的惠民活动,统筹馆内馆外资源,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尽可能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近年来,全市已打造“精品剧目进巴中”“律动巴山”“周末剧场”“相约古镇”等系列群文活动品牌35个,年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600多场次,文化辅导1500多场次,实现了文化惠民乐民,推动了群文事业发荣发展。
(图片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延伸阅读
驱动中国2022-09-16 11:1109-16 11:11
中国网汽车2022-09-16 11:0609-16 11:06
TOM2022-09-16 11:0409-16 11:04
TOM2022-09-16 11:0409-16 11:04
TOM2022-09-16 11:0409-16 11:04
TOM2022-09-16 11:0409-16 11:04
TOM2022-09-16 10:4609-16 10:46
TOM2022-09-16 10:4609-16 10:46
TOM2022-09-16 10:4609-16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