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来,累计在市、县一级组织开展2600余场大型集中示范性活动、近4.6万场乡镇(街道)、村(社区)系列活动,吸引超6460万人次直接参与……一个个鲜活的数据,勾勒出“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以下简称“成都文化四季风”)的发展历程,也点亮了成都人的文艺生活。
2011年,成都市文化馆开启“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按照“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大品牌、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大平台、促进群众文化活动水平大提升”的思路,创新打造市民参与的赛事,将舞台交给市民,用心为百姓“筑梦”,用情为百姓“圆梦”,让他们不仅追光,更成为一束光。
把艺术生活融入日常,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服务半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文化四季风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有效推进了全民艺术普及,提升了城市文化气质和市民文化生活品质,成为“成都美学生活”和“成都温度”的鲜活注脚。
润物无声
文艺暖风拂动人心
历时40余天,2022“成都文化四季风·欢歌庆秋”群众合唱比赛总决赛获奖名单于日前出炉。市民王玉第一时间转发了朋友圈。2015年从单位退休后,王玉接触到成都文化四季风。它不设门槛,不限年龄、职业、性别,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部队、院校及广大群众均可报名参加。在王玉看来,这就像一个都市的栖息精神家园,只要热爱艺术,人人都有机会站上舞台,成为“主角”。在成都文化四季风,王玉第一次接触到车灯、四川盘子和打莲箫,感受到传统曲艺、非遗的美韵。后来,她在文化馆跟着省级非遗“四川车灯”传承人夏曼云学习四川盘子、车灯等,并凭着自编的节目《盘子》登上了成都四季文化风的市级展演舞台。在文化四季风的吹拂中,王玉和朋友一起解锁新的艺术技能,一起扩大朋友圈,一起探索生活的丰盈。
成都市文化馆舞台艺术工作部副主任廖殊介绍,成都文化四季风有别于其他群众文化活动。它以“民俗闹春、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为季节性活动主题,通过广场民俗表演、音乐鉴赏、合唱比赛、舞蹈竞技等活动,把每一个基层文化设施和每一个文化广场变成一个宣传站、一个报名点、一个群众舞台,让群众在这里绽放自我,形成哪里有市民,哪里就有“四季风”的生动实践。
对于这一点,贾华蓉深有体会。作为成都市锦江区文化馆锦樱舞蹈队的团长,2011年,她所在的舞蹈团凭着舞蹈《保卫黄河》拿到了首届成都市文化四季风的一等奖,“后来还创下连续四届拿奖的记录。”对于贾华蓉而言,她享受通过层层展演,站上舞台发光的时刻;也喜欢作为观众,欣赏同为“非专业选手”在舞台绽放的瞬间;更乐于从赛事专业评审那里得到提升的建议。成都文化四季风带给她最珍贵的东西,不是一块块奖牌,而是在这股文化“四季风”,找到热爱,分享热爱,“你能透过活动,看到成都人对文艺生活的喜爱,真实而热烈。”
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成都文化四季风以全民艺术普及、艺术欣赏能力培养、艺术表达或创作能力提升为基本构成,涵盖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和摄影等多种艺术门类,为艺术知识传播和艺术欣赏能力培养搭建基础,帮助民众更好地了解艺术形式、理解艺术语言。
透过成都文化四季风,你能看见诸如音乐会等高雅艺术走进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能赏到自编自导自演的非遗民俗,既有市井烟火气,也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活动开展中,还注重将群众性和专业性紧密结合,努力使群众艺术辅导培训专业化、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规范化、群众节目表演艺术化。廖殊透露,通过在市一级文化馆设立“成都市市民文化艺术学校”,在各区(市)县文化馆设立“市民文化艺术学校”分校,在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设立培训点,组织专业师资面向市民开展多专业全免费培训,有效培育民众或民间艺术人才挖掘美、呈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提升了市民的文艺素养。
蝶变成长
光阴流转里的“变”与“不变”
在强化政策支持、打造品牌体系、强化区域协同等方面,成都文化四季风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成都经验”。从时间来看,它比打造了“人人参与,人人出彩”的上海市民文化节还早两年。当时,全国群众文化资源面临分布不均衡、水平参差不齐、受众面小和影响力弱等问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专业水平低、缺乏吸引力,公共文化服务难以打通“最后一公里”。诞生于此背景,成都文化四季风将散落的星点活动串联起来,以点带面,建立了市级、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联动活动机制。以遍布成都市的文化广场为活动场地,以市、县、乡、村“两馆一站一室”为依托,创新破解了文艺资源不均衡的瓶颈。
以“民俗闹春、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为季节性活动主题,成都文化四季风激活发展春水,通过举办广场民俗表演、音乐鉴赏、合唱比赛、舞蹈竞技等,形成了“社区天天有活动,街道周周有集会,区县月月有赛事,城市季季有晚会,全市年年有节庆”的成都文艺生活图景。
从全国来看,成都文化四季风已成为城市现象级群众文化活动,和上海市民文化节、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等一同点亮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全国少有的能活跃“10+”年的群众文化IP。
活力源于制度的保障。廖殊透露,成都文化四季风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纳入民生工程目标,建立了由成都市财政直接足额保障的经费保障体制,形成了“公共文化、政府主导、财政支撑、社会参与、整合资源、服务全民”的体系。
这样的顶层设计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支撑,也走出了既有特色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又有示范性的城市文化品牌代表。以“民俗闹春”为主题,展开的游园巡游等多样民俗文化活动;以“音乐消夏”为主题,开展各种音乐文化活动、少儿才艺大赛;以“欢歌庆秋”为主题,举行各类群众性歌咏比赛;以“劲舞暖冬”为主题,开展群众舞蹈比赛等,均展示成都温情诗意、张弛有道的生活美学。更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春熙放歌”“锦江之夜”“快乐周末群众大舞台”“郫都望丛赛歌会”“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等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在基层区(市)县全面开花,贡献了烟火气、人情味丰盈的成都群众文化生活范式。成都文化四季风也成为了“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最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幸福标签。
11年蝶变,这项活动也由一项单纯的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成长为一个平台,像“细胞工程”一样,在基层文艺队伍孵化、群众文艺素养培养、城市文化氛围营造、和谐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成都文化四季风”已培育文化馆、站、中心各级在册登记的文艺团队4680支。其中,成都市文化馆四季风合唱团获得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音乐类(合唱)入围奖、第十九届“永远的辉煌”全国老年合唱节荣获赛事展演奖、首届巴蜀合唱节决赛“一等奖”、全国群众合唱展演暨第十九届南湖合唱节成人组“金奖”;2022年11月,入选2022年四川省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四个一批”项目优秀团队。
拔节生长的成都文化四季风还探索线上互动,通过线上课堂、直播、投票、培训等方式,打通线上线下空间,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时全域覆盖更广人群。2020年,“成渝地·巴蜀情”——“成渝德眉资”文旅区域联动暨2020“成都文化四季风·音乐消夏”少儿才艺大赛联动成、渝、德、眉、资五城。历时68天,全程线上举办,共吸引5000余名少儿参与,累计投票3405841票,创下历届参与人数、跨区域联动、线上关注度等多项历史新高。活动还增进川渝两地群文的互通了解,推动共策品牌活动、共创优秀作品、共建文化平台。
如今,成都正着力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成都市文化四季风步履不停,将这一宏大命题变为与老百姓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沉浸式新场景、新业态体验”。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符湘林认为,成都文化四季风正让文艺“飞入寻常百姓家”获得广泛的“文化认同”,以文化人,唤起成都市民的文化幸福感,激发文化自信。
创新跨界
绘下成都文艺生活新图景
一座城市的春夏秋冬,因为有了层出不穷的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创意活动变得斑斓多姿。成都文化四季风正以“需求侧”推动“供给侧”,发动社会力量,吸引多元主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量变” 到“质变”,构建起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供给新格局。
通过跨界合作,瞄准Z世代年轻群体,将多元主体引入到公共文化的“服务大军”中,激发起全社会参与和创造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各类资源纷纷聚集,丰富了成都文化四季风的形式、内容。
今年5月,2022“成都文化四季风·民俗闹春”剧本杀主题游园活动在成都市文化馆新馆启幕。和社会力量合作,瞄准年轻群体,包括街舞、剧本杀、cosplay、文创市集等沉浸式互动体验活动轮番登场,线上线下覆盖逾200万人次,让公众看见成都文化四季风的青春色彩。这波看似“不走寻常路”的操作,吸粉了一批年轻人,让不少人感叹,“原来群众文化活动可以这么潮。”
“剧本杀+成都文化四季风”,在咔噗文娱创始人罗洋看来,这种混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社会力量介入,一方面可以提供小而美的服务,满足圈层文化消费需求。比如以文物为背景,用剧本杀能让青少年体验悠久的中华文化发展与沉淀。这种模式也将推动社会力量、文化馆、市民三方共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其中有两条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密切相关。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中特别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须“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成都市文化馆馆长李汨看来,“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为成都实践,是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成都样本,也是立足于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背景下,为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群文力量。目前,他们瞄准热点文化现象,关注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文化需求,将“数字化”和“青春风”跨界,结合潮玩、汉服、快闪、脱口秀等时下流行文化元素,拓展全龄服务内容,通过大力发展品牌化的、分众文化的、沉浸式的、体验式的公共文化服务,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并进一步丰富成都文化四季风全民艺术普及的形式与业态,探索一个更有温度、更有质感的群众文化活动。“我们希望,市民在美的参与、体验、创造中提升幸福感,也期待以文化的微光,点亮和照见城市中每个生命向上的梦想。”李汨介绍。
(文中图片由成都市文化馆提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