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杂技:创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助推器》作为江苏省三大项目之一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名单,并于11月22日至26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示。
建湖于2014年、2018年连续被评为以“建湖杂技”为特色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湖杂技”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抓手和依托,是国家非遗项目,被业界誉为中国南派杂技的代表,是建湖、盐城、乃至江苏重要的特色文旅品牌和文旅资源,是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建湖杂技”保护传承、转化创新、繁荣发展,明确“活态保护传承建湖杂技艺术”使命,完善保障机制,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建湖杂技”作为具有地区影响力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典型范例,探索实践出以下四项工作特色和成果:
持续做好“建湖杂技”品牌升级。特别在阵地资源建设与整合上持续发力,不断满足杂技本体发展和艺术创作、演训队伍扩大和演艺项目拓展、文旅融合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需求。2020年,建成集杂技演训、旅游体验、非遗展陈、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建湖杂技传承基地”。内设建湖杂技非遗展示厅、排练厅、演艺厅、名家名师工作室、杂技影像馆、体验馆、凤凰书架等,可同时容纳300多人学习生活,可接待100多人的旅游团队。2020年,成功创建成首批“江苏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全省仅10个)。
一是请民众进来。建湖杂技传承基地作为建湖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之一,开放以来接待非遗体验、研学、考察等国内外150多个旅游团队。二是送艺术出去。为提高普及率、培植观众群,县政府将杂技惠民列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之一,并将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常年用于开展杂技惠民演出。深入全县中小学进行杂技普及,近万名中小学生在课余练习杂技、锻炼身心,培育文化认同。将特色文化非遗杂技写进江苏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盐阜文化》。
潜心耕耘国内舞台,创新杂技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相继创作了《猴·西游记》《小桥 流水 人家》《芦苇青青菜花黄》《四季江淮》四部大型剧目,国内外累计演出220多场,线上线下观众达700万人次。编创的十多个精品节目多次摘得大奖,其中《炼——倒立技巧》获第十一届中国杂技比赛最高奖金菊奖,《惊风荡》《问天鸟》《登上凌寒独自开》《武伶人》等相继获第一届至第五届江苏省文华奖等。
积极拓展海外舞台,推动建湖杂技“走出去”。近十年赴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主题系列文化交流演出50多场。《猴·西游记》登上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商演27场。引进高端人才,打造精品冲刺国际赛事,在世界舞台中激扬艺术风采。
积极开辟“线上舞台”,运用新媒体传播拓展建湖杂技影响力。承办了省政府新闻办“发现江苏·寻艺杂技淮剧之乡建湖”国内外线上直播等8个大型主题活动。建湖杂技专题片《MAGIC奇技》在国内外网络平台播放量突破300万次。
2021年,参加中国驻哥伦比亚使馆与哥伦比亚文化部联合举办的新中国成立72周年暨中哥建交41周年系列献礼活动,在第32届加勒比国际戏剧节开幕式云展演杂技剧《小桥 流水 人家》,拉美十多个国家电视台、国内多家机构和媒体的电视台、官网及YouTube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首场点击量即突破400万。与省委统战部联合制作的“2022海外华裔菁英青少年大运河文化线上体验活动”之建湖杂技主题课,全球展播点击量超800人次。
依托4A级旅游景区九龙口旅度假区,探索“风景+情境+生活+杂技+文创产品”文旅融合新形态。在高铁站、大型商超等设立杂技文创产品专柜,在沙庄小镇景区打造富含杂技元素的沉浸式演艺项目《九龙聚喜》,编演小剧场杂技剧等系列组合拳,立体式推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化建设和成果转化利用。
非遗传承,向新而生。建湖杂技将不断链接新观众、新场景、新需求,让民间文化在活化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
延伸阅读:
全民健康网2022-12-04 10:1812-04 10:18
驱动中国2022-12-04 09:0612-04 09:06
热点科技网2022-12-04 09:0612-04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