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闭幕式展示环节上,机械臂在编程操控下挥动皮影,“张骞辞别汉武帝”“苏武牧羊”等丝路故事“舞”在幕布前……
8月15日,由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主办、西安理工大学承办、创客教育基地联盟协办的“丝路驼铃传友谊·文化科技通古今”2023年启创远景杯全国大学生跨校训练营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圆满落幕。传统文化+现代科技,激发了创新思维、提升了实践能力,给传统文化加上了科技手臂,进一步打开了想象的空间。
“虽然之前我们并不认识,所学专业也截然不同,但在西安的这一周时间里,我们齐心协力完成了我们的作品,也收获了深深的友谊。”华中科技大学大三学生施锶说。
在为期一周的训练营中,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全国近百所高校的 300 余名学生,先后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丝路国际创意梦工场进行实地研学,通过沉浸式的任务主线,将皮影制作和机械臂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与传承。
闭幕式上,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魏金全带来的精彩表演,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各参赛队所展示的皮影,由选手们围绕丝绸之路主题自由创作,学生们通过艺术创作、科技运用、视听化表达等多种方式,让更多人通过现代科技接触非遗、参与非遗、体味非遗,激发了创新思维意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西安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刘涵表示。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在长安颁布太初历,完整标注了二十四节气。”活动现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通过古老的计时器“圭表”模型测影演示等,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故事。
王智表示,许多古代手工在当时都是高科技,时至今日仍蕴含着科技进步的基因。近年来,非遗与科技的有机结合,让大量非遗项目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更加时尚、新潮的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也体现着中国智慧,助力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记者了解到,训练营期间,参赛选手跨专业、跨校、跨地域组队。27 支参赛队伍当中,还分别加入一名小学生。活动现场,小学生们在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的“传帮带”下,身临其境地体验皮影艺术的魅力。“我们讲述的故事是张骞出使西域,这次活动跟哥哥姐姐们一起,学习收获了很多。”今年刚刚小学毕业的“小营员”周翘楚说。
“此次训练营最大的特点,是将所有参赛选手跨学校、跨学科进行分组,并将丝路非遗文化与工程创客教育相结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让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李双寿表示,训练营传承中华传统基因,体现了学校和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协作,培育技术和资源的交融共享的创客生态。
(相关单位供图)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