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遇见非遗”(第十五期):晋戏群芳——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晋剧艺术专场社教活动在北京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晋剧山西省级非遗传承人雷峻以及来自山西省晋中市晋剧和民间艺术研究院的多位晋剧艺术家现场展示多个晋剧剧目,并在晋中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田家宾的讲述中,带领观众一同了解晋剧的历史,感受晋剧传承至今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
演出过程中,田家宾讲述了晋剧发展的简要历史、行当、剧目等,乐队演员展示了晋剧文武场的不同曲牌,各行当演员表演了各行当的代表性剧目。晋剧行当分三大门和三小门,三大门展示了雷峻表演的青衣选段《失子惊疯》、韩丽华演唱的须生选段《下河东》、冯韩毅演的唱花脸选段《见皇姑》,三小门展示了戎娟演唱的小生选段《小宴》、靳宇鑫演唱的小旦选段《游西湖》、赵永园表演的三花脸选段《双下山》。演出还展示了晋剧的耍水袖、翎子功、翅子功、耍珠子等各种绝活,重点展示了程派(程玲仙)小旦、鸣琴腔以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程玉英所创“嗨嗨腔”等各种具有晋中特色的晋剧唱腔。
演出单位晋中市晋剧和民间艺术研究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传承保护单位,又原晋中市直三团晋剧团、青年晋剧团、文工团合并成立。70余年来,该院涌现出大批表演艺术家,培养出多名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和山西省杏花奖演员,创排传统和新编剧目三百多部,屡获国家级和省级大奖。
“我从晋中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走进中国非遗馆专题展览同期举办,展览将持续到11月15日。“乡土戏韵”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小戏专场将于11月12日上演。
据了解,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共辖晋中市、太原市、吕梁市等19个县(区、市),晋剧是这些地区共同流行的大戏。在晋中地区,晋剧的演出活动有庙会戏、集市戏、商行戏、开市戏、祭祀戏、婚丧寿庆戏等,一般村庄每年唱戏一台,大型集镇每年多达5至10台。本次展演展览活动集中展示了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13年来的建设成果。
(图片由演出方提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