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虾闹鲇”又称“五虾闹年”,俗称“虾子灯”,是荆楚水乡舞蹈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源自水乡生活,升华为既有文化内涵又有精湛技艺的舞蹈艺术,为荆楚水乡的年节活动打上了鲜明的民俗印记。
荆州市崇文社区“五虾闹鲇”队在庙会上表演
清代,荆州城区年节时街头百戏杂陈,民众在街头广场玩龙灯、鱼灯、虾子灯、蚌壳精等彩灯的风气很盛。晚清时,王百川所著《沙市志略》记载:“上元,张灯,鱼龙百戏萃于青石街(现沙市中山路)、管家牌楼。自初二、三日,半月来此日愈盛”。“五虾闹鲇”形成于何时,现已难考,但根据文献记载至迟在晚清时已盛行于荆州。
“五虾闹鲇”发源于江汉平原水乡湖区。1949年前,荆州城区玩“五虾闹鲇”以从湖区迁入城区的鞋业工人为主要群体。鞋匠们将战国时代的孙膑敬为祖师,据鞋匠铺匠人介绍,“人们穿的靴头鞋是鲇鱼变的,而鲇鱼则是被庞涓割下丢到河里的孙膑的膝盖骨变成”。至今民间还流传有“庞涓不把孙膑害,世间没有靴鞋穿”的民谣。
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五虾闹鲇”队在庙会上表演
当时荆州鞋匠铺有一个行规,学徒向师傅学做鞋手艺,也包括学习“五虾闹鲇”,第一代传承人陈江军便是在学制鞋手艺的同时学会了“五虾闹鲇”;第二代传承人有江陵布鞋厂工人胡荣海、沙市纸扎艺人毛钜钦等;第三代传人毛民康,从小随其父毛钜钦学习“五虾闹鲇”表演技艺及纸扎手艺,舞蹈技艺娴熟,会扎虾子灯、鲇鱼灯等。“五虾闹鲇”因鞋匠师傅的世代守望和社会传承而在荆州流传并被保留下来。
1950年以后,“五虾闹鲇”在荆州城区一度玩得十分火热,并且,由行业活动转变成为广大民众在民俗文化空间中重要的表演内容。
“五虾闹鲇”鲇鱼的基本动作矮子步
目前,在荆州市城区的社区、街道、学校、乡镇都有相对固定的“五虾闹鲇”群众性表演队伍,“五虾闹鲇”项目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断向周边省、市扩散。
“五虾闹鲇”由“虾”和“鲇鱼”组成,共十一人表演。舞虾的动作归纳为五种:“正面花”为执虾头者带动虾尾于二人之间逆时针画立圆;“枯树盘根”为执虾头者向执虾尾者脚下扫过,执虾尾者旋转跃起跳过把杆;“膀花”为执虾二人同时向侧面交叉步转体换把;“玉带缠腰”为执虾尾者在执虾头者腰部做换把表演;“雪花盖顶”为执虾二人将虾在头顶顺时针方向划平圆。“五虾闹鲇”的基本套路为“上打雪花盖顶,下打枯树盘根,左打左插花,右打右插花,一个瞒天过海,一个玉带缠腰”。舞鲇鱼者有“矮子步”“扑地蹦”“叠肩”等动作。其舞蹈队形变化有“大方块”“双门”“双翅”“马鞍”“笔架”“菊花开”。表演时用打击乐伴奏,多种锣鼓点组成,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五虾闹鲇”通过虾、鲇鱼的多种技巧性和诙谐的特色舞蹈动作,不仅是荆楚水乡民众祈祷鱼虾满仓、喜迎丰年的生活写照,也体现了浓厚的荆楚水乡文化;作为荆楚水乡的传统舞蹈,“五虾闹鲇”既具有广泛的民众参与性,又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外,水乡渔民在生产劳作中熟悉了鱼虾的生活习性和形态动作,模仿鱼虾进行舞蹈,展示鱼虾在水中快活嬉戏情景的同时,也是舞蹈源于生活的生动呈现。
“五虾闹鲇”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毛明康在向队员传授动作要领
目前,“五虾闹鲇”主要传承群体有:荆州跃进路社区表演队,荆州市昌达表演队,荆州市足尖表演队,荆州特殊学校表演队,长江艺术工程学院表演队,洪湖峰口镇官厅村表演队,洪湖峰口镇塘嘴村表演队等。湖北省内潜江市也有虾灯舞、搭虾子舞民间艺术传承群体。其中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有毛明康、代声海、丁功顺、张正荣等。
2020年12月,“五虾闹鲇”作为传统舞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