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时节,走进天山脚下的新疆温宿县塔格拉克村,仿佛置身于水墨画中。远处冰雪覆盖的托木尔峰,巍峨雄壮。近处森林草原,苍翠欲滴。一座座特色民宿镶嵌其中,充满诗意。
塔格拉克村位于温宿县北部,处于南部平原北部山区的交界地带,距离温宿县城约60公里,距离阿克苏市区约70公里。它在天山第一峰托木尔峰(7743米)自然保护区边缘,海拔2200米,属于山地寒温地带草原。草原周边高山环绕,是许多珍稀动物的栖息之所,丰富多样的高山植物在此生长繁衍。每年5月至9月,草原万物复苏,野花绽放,郁郁葱葱。11月过后,草原银装素裹,可以欣赏到难得的草原冰雪景致。景区具有较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可一次性领略沙漠、戈壁、湖泊、冰川、草原、森林、雪山七类绝美景观。
用好风景打造致富好前景
因地处南疆偏远山区,牧业为主的塔格拉克村贫困率比较高。全村239户、738人,建档立卡脱贫户94户、236人。如今,脱贫牧民用好风景打造致富好前景的积极性很高。
塔格拉克村所在的天山托木尔平台子景区,距离阿克苏市区仅需一个小时车程。以前景区主要靠门票经济。牧民提供骑马,售卖商品等初级旅游服务,增收困难。脱贫靠为期6年的国家退牧还草政策,每人每年8000多元的补助,致富造血能力差。
随着阿克苏地区全域旅游建设步伐加快,当地依托天山托木尔森林公园平台子景区建设,温宿县和阿克苏地区文旅集团联合将塔格拉克打造为“归园田居·塔村”乡村旅游示范点,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入,牧民参与的方式,激活乡村振兴造血能力。
据悉,温宿县政府和阿克苏地区文旅集团投入6000多万元,以村景融合发展模式,对村容村貌、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利用曾在山谷间沉睡的房屋、河流、林草等资源,招商引资7000多万元,植入的滑雪场、彩虹滑道、特色民宿、漂流等旅游业态,已成为当地牧民新的增收点。
2019年,天山托木尔平台子景区被评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从2019年5月至今,吸引游客达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000余万元。2020年6月至8月,景区日接待游客量达5000人左右,让越来越多的牧民吃上了旅游饭。
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古丽巴哈尔·托尔逊,已成为新疆天山托木尔森林公园有限责任公司的售票员兼抖音网红。古丽巴哈尔说:“美丽风景让生活变得更好了。以前父母靠着牧牛放羊生活贫困。现在在旅游公司上班,通过网络视频介绍家乡美景,每月有4000多元的工资收入。”
目前,温宿县将旅游资源富集的天山托木尔平台子景区,纳入发改委项目库,将其打造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靓丽风景线。
利用技能培训培育致富带头人
阿克苏地区文旅集团利用技能培训提升素质,培育致富带头人等方式,通过抓两头村干部和贫困户,不断激发中间段的牧民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目前,当地已有200余名农牧民参与到旅游业中,70%以上的农户直接通过旅游产业受益。
走进32岁的阿孜古丽·尼亚孜的家里,院内绿草清新,特色民宿干净整洁,利用废旧木头装饰外墙的厨房里,民族特色美食香气扑鼻。
原本,阿孜古丽一家四口放牧为生,住房为政府统一建设的牧民安居房。“退牧还草政策只能享受到2021年,现在端上旅游金饭碗,致富不愁了。”去年,阿孜古丽·尼亚孜将自家房拿出,与投资商合作经营特色民宿和餐饮。除了10年7.5万元房屋租赁费外,还有每月3000元的工资及提成。
“没想到废旧木头还能变身民宿墙体装饰和桌椅,真是太漂亮了。在民宿上班每月有3000元收入,关键是能学会经营民宿的方法。”看着焕然一新的民宿小院,为客人准备拌面的阿孜古丽干得更起劲了。
“塔格拉克村背靠天山,旅游资源丰富,是新疆人游新疆的好地方。”在喀什和阿克苏等地经商的梁智华看好当地旅游发展前景,在村里租赁了两套农家小院改为特色民宿。投入270万元建设的游泳池、玻璃栈道、步步惊心桥等设施,提升了游客体验,带动村里20多人就业。
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
未来,归园田居·塔村景区将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归园田居·塔村”示范建设和规范服务管理,加大招商引资合作,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自治区休闲旅游度假区不断夯实基础。围绕重创新、强引领,倾力打造乡村振兴塔村模式。力争2021年底在温宿县塔格拉克村真正形成“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乡村扶贫+森林山地康养+亲子农场+研学基地+国家休闲旅游度假区”的乡村振兴塔村模式,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