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接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稻可道 非常稻”装置艺术作品捐赠仪式。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子勇出席仪式并致辞,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喻剑南,纪委书记齐永刚参加仪式。中国艺术研究院接受捐赠并向朱炳仁先生颁发收藏证书。捐赠仪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纪委书记齐永刚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子勇(左)向朱炳仁赠送题辞
朱炳仁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人、“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文化产品研发顾问、西泠印社社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稻可道 非常稻”为朱炳仁于2012年创作的装置艺术作品,采用熔铜工艺,让铜在空间里自由流动,随意赋形,形成千姿百态的肌理,束束稻穗密密匝匝,呈现出不同姿态,或饱满垂首,或迎风摇曳,沉甸甸闪烁金灿铜光。他在现场分享了作品创作历程。作品借老子《道德经》首句“道可道,非常道”之义,析民生之大任,吁耕耘之必须,表达出创作者悲悯众生的情怀和以民为本的理念。“稻可道 非常稻”现陈列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来广营院址一层大厅,供往来艺人学者品鉴。
捐赠人朱炳仁
韩子勇表示,朱炳仁先生是著名的铜艺大师,作品遍及全国,从重器到日用,从传统到当代。2021年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此次接受捐赠入藏朱炳仁先生作品,不仅丰富了珍贵藏品,也是接受一份独具特色的贺礼。金灿灿的稻子扎根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感谢炳仁先生的美意。“稻可道”,中华民族从土地和天宇中取得智慧灵气,感悟社会人生,热爱生活和家人。一畦稻田,载德载道,与艺研院学者、艺术家们的书墙、前辈先贤的肖像墙相映生辉,寓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海学风”,以脚踏实地的精神服务国家和人民。文有稻,艺有稻,经世致用,稻道与共,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与会嘉宾与作品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