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够为解决乡村问题提供帮助的设计,并非是将城市的“套路”复制到乡村,而是根植于“做好土壤”的信念,激发乡村内生力,以当地文脉为底图,描绘朴实而温暖的愿景。
袈蓝主持建筑师邹迎晞先生曾讲过:“建筑的命运只有两种,被炸掉或者被当作文化遗产留存下来”。
摄影师:邹迎晞
田岗艺术中心
地点:河北保定
田岗知行村是全域乡村振兴2.0的代表项目,标志建筑田岗艺术中心旧址是一栋久旷的乡镇旅游服务中心,旧建筑在场域中的出现不甚恰当,给人“破碎和断裂”的感觉。光阴流转,它已无法满足新的需求,亟需改造。
从“做好土壤”出发,需要把建筑改造成一座连续、无界、圆融的建筑,回应当地村民与“新农人”的需求。建筑师诞生了“一笔”解决所有问题的构想:
一气呵成的“一笔”勾勒出连续的建筑体量,使其具有纯粹的雕塑感;自然划分出酒店客房与展陈空间,完成功能上的动静分区;通过释放屋顶的户外空间,形成屋顶展台和360°观景平台,建立建筑与自然场域的强联系,建筑本身成为一件大地艺术品。
故乡的月
地点:山东泰安
在山东省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工程九女峰山谷中,有一个“永不落幕的具象月亮”。
以月为题的建筑,是释放情感最佳的化身。建筑师邹迎晞先生赋予“故乡的月”仪式堂的功能。以极致的简单解决建筑意向、形体、功能、空间、情感、商业价值等等一系列问题,实用价值之上再塑精神价值。圆融无碍、阴阳相生,建筑师将月的浪漫,融入细致的设计之中。
摄影:奂镜创意摄影
摄影:常婧纯
八楼村小剧场
地点:山东泰安
位于道路转角处的小剧场,三面被民居环绕,西面正对着山谷。建筑没有夸张的体量,它静悄悄地与周边的山石和树木对话,维护着小山村的宁静。设计尽可能地避免精致消费主义的标签。质朴的农人,应该是这里不变的主角。
建筑首层采用超白玻璃,增加二层悬挑的夸张感。窗套的竹材本色与表面的白色涂料形成柔和的对比,与村子里大面积的石墙互为映衬。
摄影:何炼
旌阳区青少年创客教育基地
地点:四川德阳
青少年创客教育基地位于高槐知行村主入口,以河流及田园为背景,建筑、景观、室内融合设计,项目仿佛是从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般。
从“融、退、场”三点出发,建筑融合高槐村主入口设计,营造昭示性的同时解决人车分流及陡坡塌方问题;尊重当地的生活习惯,建筑退让场地边界营造广场及灰空间,两大功能体中嵌入一个庭院,形成正空间—负空间—正空间的节奏。结合菱形的场地形状,双坡屋面参照当地传统屋顶,穿插错动打造鳞次栉比的形式。
摄影:宋浅深
高槐咖啡故事馆
地点:四川德阳
设计深受日本著名建筑师畏研吾“自然的建筑”这一理念的影响,将原有的3栋独立建筑更新整合为一栋新建筑并赋予新的功能,希望设计能够无限“接近大地”,不突兀于环境,“让建筑消失”。
建筑功能包括公共性的咖啡、书店、村史馆,以及相对非开放性的艺术家工作室等功能。玻璃立面大量应用于公共性强的空间。庭院作为过渡空间,既增加了景观趣味性,又引入自然光线,解决原有建筑采光不足的问题。
中国传统建筑中,存在着大量的檐下空间。建筑同样也营造了许多“无用空间”(负空间),为人、建筑、自然的互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摄影:宋浅深
红伏入口
地点:四川德阳
在红伏知行村主入口节点的打造上,通过将入口道路开口向左移动,在道路两侧打造可食地景,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景观。同时对主入口处电线杆进行美化,将其赋予红伏村文化历史意义,作为主入口地标性构筑物。
设置红伏生活馆,对红伏村特色绿色农副产品,文创产品等进行展示和售卖,馆前设立红伏村村民公约景墙,敦化民风,助推红伏美丽乡村建设。
摄影:宋浅深
乡村会客厅
地点:河北保定
乡村会客厅建筑组团包括村史馆、卫生室与村委会办公室、戏楼,为旧建筑改造项目。
设计手法上,村史馆以原建筑外廊上的圆拱洞口为原型,向外等比放大形成圆拱挑台,在建筑立面上形成6个巨大的喇叭阵列,原本二维平面的圆拱转变为三维辐射状的立体喇叭形状,倾斜的圆拱顶与原来屋顶水平面产生夹角,在此处设计三角锥形天窗,为室内引入柔和的自然光线。
摄影:花生工作室
田岗集市
地点:河北保定
每周的露天集市经常面临日晒雨淋的困境,村民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空间来满足集市等聚会活动需求。延续袈蓝“有无相生”的设计理念,建筑内、外营造出两种不同的环境氛围。
场地位于道路及河流之间,弧形体量在两个方向上扭转,两侧柱廊不断变化,沿河一侧逐渐升高,沿路一侧则逐渐降低,在韵律中呼应环境,同时自然形成了左右两个倒置的入口。造型新颖但融入场地。
整体为门式框架钢结构;屋面采用红雪松木瓦,环保且耐久;地面采用透水混凝土,成本低且便于维护;屋顶悬挂竹筒灯具;整体材料使用延续袈蓝“乡朴美学”的思想。
摄影:袈蓝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地点:江苏无锡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是国内知名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作为综合体内的标志建筑,田园大讲堂伫立于综合体园区的中心位置,项目以“通融”为理念,解读景观、人与建筑、人与环境、材料与景观融合的方式与意义。
项目使用的竹子经过前期处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质量和耐久性,节省了后期维护成本;地面采用回收地砖。袈蓝建筑师认为可再生就是尊重自然,对未来负责——建筑“随时间推移,与周围环境互动,始终能被人们接受与欢迎”。
摄影:本末堂 彦铭
成都新兴和盛田园东方
地点:四川成都
以空间与时间、人的认知共同发展的哲学,思考区域规划并选择延续川西林盘的基底,把肌理调整和聚落整合作为表达方式,着力于从整体角度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
项目规模较大,建筑星罗棋布,设计因地制宜布局业态及动线。示范区中的代表项目和盛书院与田园生活馆是袈蓝“乡朴美学”及融合理念的集中体现。
设计将老宅子作为书院保留下来,并“向上垂拔”,结合中国传统海棠门打造“知识的内容物”与“温度的发酵厂”。横向伸展的生活馆则以隐忍的姿态将书院包裹其中,水平及纵向回环曲折的路线串联不同功能区及观景视角,如同漫步中国传统园林之中。
摄影:本末堂 彦铭
赞
前瞻网2021-07-20 16:2407-20 16:24
TOM2021-07-20 16:2407-20 16:24
TOM2021-07-20 16:2407-20 16:24
TOM2021-07-20 16:2407-20 16:24
TOM2021-07-20 16:2407-20 16:24
TOM2021-07-20 16:2407-20 16:24
TOM2021-07-20 16:2307-20 16:23
电影界2021-07-20 16:2307-20 16:23
电影界2021-07-20 16:2307-20 16:23
电影界2021-07-20 16:2307-20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