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文化馆是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国家级试点,工作成效显著,2020年10月入选参加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国家级试点会议典型交流发言,日常工作开展紧紧围绕“非遗传承创新、全域融合发展”这一主题,重点从文旅驿站、非遗经济、云上旅游三方面入手,积极发展非遗传承路径,进一步激活释放文旅发展创新活力,全面推动了资源共享和整体效能提升,以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以旅游的方式传承文化,让文旅融合催生新兴生态,逐步探索出依托非遗传承创新,全域融合发展的“荣成样本”,打造荣成市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创新之路。
务实举措保证试点落地
荣成市牢固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以构建适应群众需求的文旅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的荣成实践,进一步创新理念,拓宽思维,创新实践文化馆与旅游服务中心深度融合的荣成路径。为推动试点工作落到实处、凸显成效,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聚焦关键节点,树立有解思维,强化担当实干,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区镇街文旅负责人为成员的荣成市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协调、督导调度,有效承担管理、调度等职能。在荣成市文化馆设立荣成市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办公室,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推进融合发展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会议纪要,建立跟踪落实、定期通报机制。二是强化综合考核机制。把荣成市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工作纳入对领导小组成员的综合考核。定期通报各责任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各责任单位必须及时整改创建工作中的不足,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对落实任务不力的在责任制考核中予以扣分。
当地提升公共服务,打造文旅驿站。将文化馆总馆与22个镇街分馆升级改造,新增“游客集散地”“海洋文化场馆”及各大景区、特色乡村等15处文化馆分馆,并在所有的总分馆中融入展览展示、宣传推介、文旅活动等内容,打造成为既面向市民又面向游客的文化休闲场所,实现体验地域文化、感受胶东风情的文旅驿站。
在文化馆总分馆中开辟专区,设立文旅驿站集中展示景区景点、文创产品、旅游商品、旅行故事、旅游线路等,通过播放宣传片、专人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推广。各文化分馆结合各自镇(街)旅游资源情况,印制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增设文旅商品伴手礼专区,由文化下派员专职负责进行讲解,宣传旅游资源,形成总分馆联动。
创新理念推动融合互动
荣成市文化馆精心编排以非遗项目“渔家锣鼓、渔民号子、渔家秧歌”为主体的荣成“三渔文化”,打造海韵鲜明、易于传承、参与性强的荣成文化活动品牌和文化旅游观光项目,“三渔文化”在景区景点、旅游镇村、民俗街区中展演,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增加旅游过程的趣味性。随着荣成旅游市场的逐年兴盛,来荣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让广大游客在游览景色的同时体验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当地以文化馆为依托,组建曲艺家、舞蹈、天籁之声、百花原创等10个直属专业文旅志愿服务团,心飞扬庄户剧团等100余支文化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文旅志愿服务,通过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宣传普及旅游知识、地方习俗等助推旅游发展的内容,全市注册文旅志愿者5万余人,年发起活动2万余场次。
荣成市文化馆还持续推进文艺演出进景区、文化培训进景区、文化赛事进景区等文化活动,使文化活动进景区成为常态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同时,增加旅游项目的趣味性,也使广大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尽享文化盛宴。
此外,荣成市文化馆以“传承、创新”为主题,在景区内打造集“非遗+旅游”“非遗+娱乐”“非遗+美食”等为一体的新型文旅活动,各类非遗文创产品、特色美食、游览项目都会在这些民俗活动中呈现,用现代旅游活动诠释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来丰富和提升现代旅游活动,让游客在观赏、品鉴和体验中,感知荣成传统文化的优雅魅力。
在各大景区设立非遗体验中心,让非遗宣传活动常态化,通过传承人现场展示展演和非遗产品展示等方式,形成展示、体验、购物、旅游等服务体系,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传承理念。
顺应时代培育新兴业态
当地结合智慧旅游开发,推出“自在荣成 云上旅游”云平台,联合歌尔创客学院,制作全市非遗故事、传承技艺等虚拟内容,邀请知名景区讲解员,利用音频+全景VR视频解说等技术,向游客展示美丽丰富的荣成文化资源、景观景点,让大家实现足不出户乐赏荣成。把“荣成旅游”加入总分馆数字化云平台中,并通过总分馆的数字化文化一体机展示出来。
利用抖音、快手等直播APP,将直播课堂开在景区,荣成市在成山头景区、赤山景区、留村等旅游地开设非遗直播,线下游客们可以跟随主播的视角直达景区任一角落,从而达到宣扬文化旅游资源、非遗项目及景区特色等多重宣传目的。
荣成市还联合上海景域驴妈妈集团,塑造“荣成记忆”文创品牌。从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城市活动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独特的城市印记,设计了“荣成记忆”文创品牌LOGO和荣成文创产品人物形象,并搭配当地特色产品,打造“荣成有礼”品牌,塑造立体的城市品牌形象,推动文化产品、非遗作品产业化、科技化、智能化。
荣成市文化馆负责人介绍,未来当地将持续丰富荣成本土民俗文化活动内容,例如渔民节、成山头吃会、赤山庙会等,让每一年的传统民俗活动都能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符合现代人休闲旅游的需求,满足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要,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在留住老游客的同时,吸引更多新游客。
在赤山非遗创客中心的基础上,再打造盛家研学基地等新的非遗体验中心,以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的方式让非遗展示展演常态化,通过传承人现场展示展演和非遗产品展示等方式,形成展示、游览、购物、旅游服务体系,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传承理念。筛选、挖掘、培养一批非遗传承人,集中培训荣成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民俗等相关知识内容,将非遗传承人转变为旅游向导,为游客讲述胶东民俗、传说故事、历史文化等地域特色内容。在提高传承人自身文化素养、宣讲能力的同时,也让游客以更为生动的方式领略荣成风土人情。
(图为疫情前荣成市文化馆活动现场,苏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