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本1952年的团费证在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获得修复,近70年前的红色记忆再度焕发生机。
这本团费证编号为“店字第402号”,发证机关为“青年团武汉市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发证时间为1952年1月,团费证的主人名叫陈德华。
据了解,这本团费证的故事要从一个电话说起。武汉青运史陈列馆正在筹备建设,一张1952年、带有较严重污损和霉斑的团费证让大家犯了难。共青团武汉市委统战联络部给湖北省图书馆团委委员李达人打电话求援。
修复前原貌
武汉是中国青年运动的发祥地之一,董必武、陈潭秋等于1920年11月创建的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全国最早的团组织之一。大革命时期和全民族抗战初期,武汉都曾成为中国青年运动中心。这本团费证是讲述红色历史的鲜活物件。
“古籍修复应该做到修旧如旧,这样才能还原古籍原本的模样。还原这本珍贵的团费证,我们的古籍修复师可以做好!”湖北省图书馆古籍与地方文献部主任戴波说。
修复团费证的任务交到青年古籍修复师王莹手中。毕业于古籍修复专业的王莹是“85后”,已经有9年修复经验。“这本团费证和过去的书籍一样都是手工纸,质地是植物纤维,遇水后,纸张纤维会轻轻舒展开,这样有利于修复。”王莹介绍,修复时,她先用喷壶将团费证微微润湿,然后用裁剪成细长条的修复纸,放在破损处比对,再将修复纸撕成更小的细块,用毛笔沾上浆糊,轻轻粘贴在破损的地方,“目前我们用于修复的纸张有几十种之多,如竹纸、桑皮纸、三桠纸、楮皮纸等。按照国家标准,古籍修复时修复纸和破损处的搭口,不能超过2毫米。”经过她的巧手匠心,原本分散成两半的团费证已恢复成完整的一本,上面的字迹和组织委员的签章清晰可辨,记录了陈德华当年5月至9月交纳团费的情况。
修复后的团费证
据悉,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位于湖北省图书馆5楼,近年来该馆大力培养了一批青年古籍修复师,其中多数是“85后”的青年馆员。湖北省图书馆里那些历经千年的古籍,正是通过古籍修复师的巧手,才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
(图片由湖北省图书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