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文旅融合:用“诗和远方”绘就最美江南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12-29 15:49

稽山鉴水,山川灵秀,水木清华,云蒸霞蔚;文化之邦,名士如鲫,风华卓异,风雅天下。山水风光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绍兴,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近年来,绍兴以文“融”旅,以旅“活”文,文化赋能,让文化、旅游产业及相关要素相互交融,深度融合,汇成一体,跨界发展,形成了绍兴文旅融合的新气象。

2018年12月25日,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正式挂牌,绍兴文旅融合开启了新的征程。从此绍兴加大文旅融合的力度,用“诗和远方”绘就绍兴千里秀色,让绍兴成为人们神往的最美江南。

东亚文化之都 激活千年文化和古城IP

文旅融合是文化与旅游在结合中相互渗透,对双方内涵的重新挖掘和重新组合活化,最终融为一体,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形成新的文化旅游经济增长极。绍兴的文化旅游如何融合,如何形成绍兴效应,全国关注。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绍兴文旅融合提出了“重塑城市文化体系、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争创文旅融合样板地”三大目标,以历史文化名城的视野,以走向世界的文化胸襟,以宏大的气派,大手笔绘就文旅融合的美丽蓝图。

2020年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组织评审专家委员会对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候评城市进行终审,绍兴终审得分名列第一。2020年底,中日韩三国共同发布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绍兴成为“东亚文化之都”得到中日韩3国的共同认同。有着文化之邦、名士之乡美誉的绍兴,在拥有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闪亮的金名片后,又拥有了一张走向世界的金名片。

“东亚文化之都”是中国文化强国的支点城市,以城市形象展示中国国际形象,是绍兴城市走向国际化的标志和新起点。在“东亚文化之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引领下,绍兴加大力度,将城市作为最不可磨灭、最无法复制的文化标识品牌来打造,使之成为具有绍兴特色、中国气派、国际风范的文化品牌,在构建文化共同体中,彰显绍兴文化的精神、力量和气度。

今年3月31日,2021“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绍兴活动年”启动,文化和旅游部在绍兴成立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城市联合工作机制,“东亚文化之都”城市间文化交流实现常态化。8月4日上午,国内“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以及2023-2025年申报城市代表相聚绍兴,共同发布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城市“绍兴倡议”,携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文化高地。绍兴还与敦煌市、日本北九州市、韩国顺天市签订了《“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城市2021共同宣言》,在这个合作机制框架之下,进行了文化和城市对话与交流。

绍兴以“东亚文化之都”的名义和文化责任,重塑绍兴文化体系,使绍兴文化体系中蕴含着走向国际化的目标,并以“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的举办,激活绍兴文化的活力。今年,绍兴共举办十大系列重点活动,共烹制100多项文化大餐,以“风韵越州”“风骨越书”“风流越士”等11个越风篇章,充分展示绍兴城市的文化魅力,向世界展示绍兴风情、绍兴特色、中国气派的文化。“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再次梳理了绍兴走向世界的文化矩阵。绍兴向东亚国家乃至全世界推出大禹、阳明、鲁迅、书法、黄酒五张金名片,并推出公祭大禹陵典礼、兰亭书法节、纪念徐渭诞辰500年、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阳明心学大会、中日韩工商大会、元培峰会、纪念《故乡》发表100周年系列活动等重大活动,让绍兴文化引领东亚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

作为“东亚文化之都”,绍兴需要搭建起更大的世界文化平台。绍兴整体推进古城保护、利用、创新和建设,建立100亿元的古城保护基金,加大力度按照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对古城进行保护利用,加快梳理古城肌理、延续古城文脉、重现古城底蕴。加快推进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阳明故里、徐渭故里、蔡元培图书馆等古城“项目群”建设;加快构建越子城、八字桥、阳明故里、鲁迅故里、书圣故里等“一城一桥三故里”格局,全力打造提升“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使绍兴古城形成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文化休闲旅游空间,不断赋予绍兴古城新的时代元素、世界元素,让绍兴古城成为最具绍兴辨识度、最富江南文化味的展示区。

“东亚文化之都”绍兴,在构建世界文化共同体使命下,在文旅融合的现实中,激发了绍兴文化新的活力,激活了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这一巨大IP,古城成为在历史的星河中绍兴文化光芒闪烁的新坐标。

文旅融合创新为共同富裕塑形铸魂赋能

文旅融合是文化旅游体验的融合,是全方位的融合,是与人们的生活相融,让人们感受到温馨、幸福,为人们持续不断地带来实惠、喜悦,并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向往。绍兴文旅融合,着眼于全城、全市,构筑起文化旅游融合的全新大空间。

绍兴创新文旅融合理念,以山水为经,以文化为纬,以绍兴古城为中心,打造“绍兴文创大走廊”,打造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浙东运河文化带和古越文明文化带,让绍兴山水之间文化荡漾,构筑起绍兴文化创新发展“一廊三带”π形文态结构。

绍兴着力打造构筑一条充满活力的文创大走廊,让绍兴融杭联甬,着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推出“五路”十二景。“五路”就是打造山路、水路、陆路、空路、云路五类黄金游线。山路重点推进实施唐诗古道和古越古道的串联提升工程,串联起涵盖全市范围的“山间唐诗之路”,重现“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名山名水”山路游线。水路重点连接起钱塘江、西鉴湖、浙东运河、东鉴湖、曹娥江、剡溪“水上唐诗之路”,保护修复沿线古桥、古堰坝、古渡口等文化遗址,打造“烟雨江南、千年水韵”水上诗路沉浸式体验地。陆路系统植入诗路元素,串联景区景点、古镇古村、古道、研学基地等一系列节点和平台,再现唐诗之路山水相依、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风采,使之成为人文风情全域体验地。空路以直升机为旅游交通工具,将秦望山、会稽山、东白山、西白山、东山、天姥山、四明山等名山串联,形成一条“空中唐诗之路”,展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山水人文美景。云路以数字化形式,依托VR全景、5G和AI前沿技术,植入声音博物馆、云上图书馆、云上博物馆等内容,推出“云端唐诗之路”。绍兴还推出府山揽胜、禹陵怀古、镜湖泛舟、兰亭思贤、东山抚云、五泄观瀑、剡溪伴月、艇湖访戴、天姥寻梦等唐诗之路十二大标志性景区,打造好浙东唐诗之路全要素旅游产业链。

文旅融合:用“诗和远方”绘就最美江南

绍兴有18颗“珍珠”入选浙江省编制的《浙东唐诗之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占全省45%;列入全省浙东唐诗之路建设项目26个,总投资584.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以上。

浙东运河连接中国通往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流经绍兴境内101公里。绍兴着力打造浙东运河文明标识传承地。绍兴列入全省大运河诗路建设项目15个,总投资184.79亿元。目前,浙东运河文化园入选国家级标志性项目。绍兴不断推进浙东运河文脉串“珠”,融合运河文化,激发运河文化形成新的效应。

绍兴着力打造“古越文明文化带”,启动古越探源工程,规划推进古越文化遗址公园建设,推进小黄山、印山越国王陵、平水越国王陵、凤凰山等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去年12月浙东考古基地落户绍兴,标志着绍兴将加大力度推进宋六陵考古发掘。今年11月,绍兴宋六陵列入“十四五”国家大遗址,成为勾勒文明经纬、延续中华文脉的历史见证和绍兴标识。绍兴王阳明新建伯府遗址、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宋六陵二号陵园大殿遗址考古发掘都入选“浙江考古十大重要发现”。

绍兴以大力度打造“文创大走廊”“三大文化带”,落地的重点项目共92个,着力打造千亿级文化产业集群,“一廊三带”将成为体现国际标杆的文化遗产展示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文明示范带、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旅游精品带。

绍兴还推出“三百工程”,激活100个名人故居,做精做强100家乡村博物馆,提升100家乡村图书馆,用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激活名人故居,让城市文化的故事和记忆鲜活起来。“三百工程”是绍兴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的重要载体,是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富民工程,是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大花园”建设中的文化创新。名人故居、乡村博物馆、乡村图书馆,将成为绍兴大地上的“灵魂”景点,成为展示“绍兴窗口”的亮丽风景,为乡村振兴赋能。

“一千里色江南岸,二十四般花信风。”从“一廊三带”到“三百工程”,绍兴文旅融合正绘就千里江南美好画卷,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塑形铸魂赋能

文旅融合:用“诗和远方”绘就最美江南

打造旅游目的地绍兴文旅大步走向国际化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文化对旅游价值链的渗透和辐射,并能使旅游产业价值链延伸,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绍兴文旅融合,紧紧围绕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创新,将绍兴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打造成面向世界的“诗和远方”。

绍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红色资源丰厚,红色遗存丰富,有红色遗址180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2处、党史教育基地30处。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月,绍兴就开启“红动绍兴”红色旅游系列活动,推出了以鲁迅故里、周恩来纪念馆、俞秀松烈士故居、梁柏台烈士故居等重点红色旅游景点为核心的7条红色旅游线,以“红动绍兴”为品牌,通过多种形式,保护、利用、激活更多的红色资源,将绍兴打造成中国红色旅游目的地,引导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走进红色旅游中,并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文旅融合就是让市民享受更美好的生活。今年绍兴成功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绍兴着力抓全市文旅夜间消费,创设了一批“夜购、夜宿、夜娱、夜食”点等有效载体,发布了鲁迅故里、迎恩门水街、夜鲁镇等“越潮·越好”全市十大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启动了“周游绍兴·互游共通”专项活动,下大力气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还出台消费政策,充分运用长三角一体化、杭州都市圈等重要平台推广营销,有效推动了全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快速复苏和振兴发展。今年9月,绍兴发布100项文旅消费系列活动,推出“梦幻文旅消费夜”“‘越惠券’文旅消费补贴发放”“金秋美食节”“万人金秋游绍兴”等一系列文化消费活动,让市民在文旅融合中,享受文化和旅游消费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文旅融合:用“诗和远方”绘就最美江南

文旅融合就是要激活、创新利用文化资源,让群众感受到文旅融合带来生活的全新感觉。在徐渭诞辰500年之际,绍兴以青藤书屋梳理为切入点,建设徐渭历史街区,保护故居,维保民居,新建徐渭艺术馆、绍兴师爷馆等,让“青藤”生命现场在徐渭诞辰500周年时“活”了起来。青藤书屋、老台门、古巷、徐渭艺术馆、绍兴师爷馆,已构成古城新的艺术空间,使徐渭文化“活”起来,使徐渭故里成为绍兴文旅融合新地标,激活、带动周边街区的发展,让市民有获得感。人们徜徉其中,赞叹徐渭文化新的魅力,感受徐渭文化融入城市生活的全新感觉。徐渭故里已成为古城保护、文化创新活化利用、文旅融合的新样本。

大禹是“中华立国之祖”。今年绍兴将64个禹迹标识牌落地,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鉴湖研究会以数字化应用场景,对禹迹遗存进行转换,使之成为旅游数字化应用场景。游客通过扫码,便知道这里的人文历史,还可通过一个点,看到64个数字化禹迹旅游场景。一个个禹迹图规范标识牌,使现实与历史融合,让中华先祖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呈现出来,并辐射整个地区禹迹。人们在绍兴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大禹真实地存在于稽山鉴水之中。禹迹的活化利用,是地理、水利、农业、科技、文化、旅游的跨界融合,是绍兴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新实践,人们来此,可从中汲取先人的力量。

文旅融合:用“诗和远方”绘就最美江南

文旅融合,让绍兴有了更大的文化抱负。近年来,绍兴提出创建“中国最佳研学旅行目的地城市”的目标,成为十大“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之一。三味书屋-鲁迅故里入选首批20个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2020年,鲁迅故里、兰亭、东方山水乐园入选浙江文化和旅游总评榜“十佳研学旅游目的地”。依托众多名人及文化IP,我市新推出“走进课堂”鲁迅研学之旅、“文脉千年”唐诗之路研学之旅、“翰墨飘香”书法研学之旅、“绍酿沉醉”黄酒研学之旅等十大研学游经典线路。今年11月8日,我市发布《绍兴研学旅行标准》,这是中国旅游行业首个研学游建设标准。同时,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的绍兴实践》,并将绍兴列为2021研学旅行十大热门城市。绍兴还打造博物馆群落及绍兴名人馆、绍兴清廉馆、气象馆等,不断激活名人故居,进一步完善研学旅游基地的内容,完善研学旅游的服务设施,用数字化为研学旅游赋能。绍兴面向东亚乃至国际市场,全力打造“中国研学旅行最佳目的地”,让绍兴“一城诗书”遍地古韵,处处是研学场景,让所有人都能到绍兴研学,走读绍兴,感受江南,品味中国。

文旅融合:用“诗和远方”绘就最美江南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说,绍兴文旅融合,显示着城市的底气,展示着城市的高度,寄予着城市的梦想,凝聚着城市的力量,绍兴文旅融合,向人们展示大气而充满古韵、新鲜而充满活力的绍兴,用“诗和远方”绘就最美江南。绍兴将借助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机遇,实施亚运城市行动计划,不断推进“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推动绍兴文旅国际化,以绍兴独特的文化标识和影响力,彰显国际文化金名片,加大力度做好国际化的推介和传播。绍兴还将不断提升文旅融合新境界,以绍兴文化的特有气质融入国际文化旅游全球格局之中,引领文旅新风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把绍兴打造成为具有国际风范、中国气派、江南特质的国际文化旅游会客厅。

文旅融合:用“诗和远方”绘就最美江南

 

责任编辑: 4162SKX

责任编辑: 4162SKX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