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艺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建馆65周年了!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12-30 08:35

元旦将近,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的工作人员们正如往年一样,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准备各种面向市民的特色活动,也为迎接12月30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建馆65周年、新馆建成10周年这一重要时刻。而在这一天来临前夕,12月28日下午,历时9年编纂的《上海市志·文学·艺术分志·群众文艺卷(1978-2010)》(简称《群文志》)正式发布。这本志书带领着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上海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昨天,更好地把握群众文化繁荣的今天,从而坚定开创更加美好明天的决心。

艺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建馆65周年了!

上海的群众文化源远流长,始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群众文化繁荣发展。话剧《于无声处》《血,总是热的》首演何处?《咱们工人有力量》《难忘今宵》《月亮走我也走》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从何而来?群众文艺从何而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承担了怎样的重任,历经了怎样的变迁?翻开《群文志》都能找到答案。《群文志》荟萃了1978-2010年这一历史时期的珍贵资料,正文计92万余字,版面文字140多万字,197张彩图,105张插图,86张表格,篇章内容包括:序、凡例、概述、目录、大事记、机构与场馆、组织、创作、活动、研究与普及、事业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物、专记、编后记、附录、附表等。

本卷志书作为独特而重要的史料,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了1978-2010年这一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全貌,再现了群众文化发展脉络,展现了几代群文人的奋斗历程。

艺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建馆65周年了!

为保证资料的全面、详实、真实性,编纂团队面向市级相关部门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总工会、中福会少年宫、残联、老干部局及委办局、全市各区县文化(广)局、文化馆、社区文化艺术中心、居(村)委会等征集相关资料,并反复走访上海市档案馆、市文广局档案室、公共文化处、群艺馆艺术档案室,翻阅档案目录,复印并截取群众文化及社会团体资料;赴上海图书馆及其内部阅览室、文化年鉴办公室,翻阅《区县年鉴》《教育年鉴》《上海文化年鉴》、1978-2010年文汇、解放、新民晚报等四大报纸,从中查找反映群众文化的信息资料;查阅“上海地方志网站”“上海教育网站”“上海艺术教育网站”“上海学生活动网站”“总工会网站”“中福会网站”“上海文广局网”“文化部网站”以及网页新闻、知网、区县网站、上海社科院网站;拜访老群文人员口述了解历史沿革的情况及记录资料信息。

“有时候为了确认一个节目的作者及表演者,我们要打十几二十通电话,辗转询问。”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群文志》总纂吴榕美感慨编纂工作的艰辛,“团队成员经常笑称‘天天在推理破案’,为资料信息征集想方设法、殚精竭虑,历经困难,尽可能搜集更多的资料。”因为以往档案基础的薄弱,导致如今回首过往难,也让吴榕美坚定了要在工作上形成归档意识,“如今,我们每次都做详简两个版本的活动资料,通过传统文字、音视频等对群文工作进行归档记录,为下一轮群文志的编纂做好准备。”

《群文志》发布当天,参与编纂的20多位专家、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新老馆长、上海16个区文化馆馆长、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和中福会少年宫相关负责人,文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他们一起畅谈编纂的过程及体会,回顾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的建馆历程,也共同展望了群文事业的未来。作为编纂主笔之一,曹伟明坦言《群文志》体现了上海地方特点和文化特色,是上海群文人的志气和灵气的汇聚,他希望这些宝贵的经验能够进行有效的转化。

《群文志》选在这个日子发布也是向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建馆65周年献礼。

回首历史,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的馆舍经历了多次搬迁。从1956年12月30日成立时的复兴中路526号,到黄浦路20号(现俄罗斯领事馆馆址),再到长乐路788号(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故居),到黄陂北路226号(现历史博物馆),再到复兴中路597号(现文化广场)。2010年,市群艺馆新馆馆舍落成,并于2011年5月正式建成面向市民开放,今天的馆舍是在上海戏曲学校的原址上扩建改造而成。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的功能定位也随着馆的历史沿革与时俱进。”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介绍,从20世纪5、60年代培育群文团队、策划组织各类文化和节庆活动;20世纪8、90年代成为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中心同时大力推动群众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对全市区级文化馆进行业务指导;进入21世纪,为建成与上海国际大都市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文化设施,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不断调整定位,强化组织、指导、展示、培训、服务五大功能,发展成为全市群众文艺创作中心、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示范中心、信息服务和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中心、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群众文化团队服务和群众文化人才培训中心,在全市群众文化工作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65年来,它逐步由独立活动主体向面向社会、统筹各方、服务大众的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司令部’转变,向多元、开放、创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大格局转型,牵头打造上海市民文化节、上海市公共文化配送、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等具有上海乃至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吴鹏宏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2016年的上海市民夜校明年将实现16个区全覆盖,教学服务点也将达到50个。这50个教学点将涉及园区、商圈和民营美术馆等,充分发挥社会资源来开展市民艺术普及。聚焦“传统文化”“社会公益”“艺术普及”及“本土特色”四大板块,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坚持开放办馆,已然成为“市民乐园”。

盛世修志,垂鉴未来。翻阅《群文志》,上海群众文艺起步、发展与繁荣精彩历历在目。这里记载的每一个群文阵地的建成,每一个群文作品的诞生,每一位海群文人在这一方舞台的努力耕耘,汇成了一首赞歌,激励着上海群文人继续不断前进。

(文中图片为活动现场及《群文志》,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提供)

 

责任编辑: 4162SKX

责任编辑: 4162SKX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