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内蒙古博物院“交融的魅力”展厅,一位口齿伶俐的小讲解员正在为前来参观的观众热情的讲解钧窑“小宋自造”香炉的来历
。“眼前这件‘小宋自造’香炉,是元代的钧窑瓷器,你可能很好奇‘小宋自造’是什么,其实呀,它是这件钧瓷的名字,来源于器物正面的铭文,‘小宋’可能是工匠的名字,‘自造’是自己制造的意思。这件‘小宋自造’香炉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器型最大、最完整、制作最精湛的钧窑香炉之一。”
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让在场的参观者纷纷投来赞叹的目光。正在讲解的这位小讲解员名叫隋家祺,他是呼和浩特市苏虎街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2009年,当时只有9岁的隋家祺在内蒙古博物院参观时不仅爱上了文物,更是喜欢文物背后的故事。2021年7月,他经过内蒙古博物院“我是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的培训后,便开始了文物讲解的生涯,半年多的时间里隋家祺讲过近百场各类文物,在“小讲解员圈儿”中已小有名气了。
讲起“小宋自造”香炉,隋家祺真是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在展厅微弱灯光的照射下,这件“宝贝”巧妙幻化的窑变效果,看上去似玉非玉,十分精美。隋家祺炯炯有神的小眼睛一边讲解一边凝视着这件文物,似乎历史的年轮都记录在他的眼中。
说起这件文物,隋家祺郑重其事的介绍起来,钧窑是中国的五大名窑之一,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盛誉。但也因为宋代钧瓷烧成条件高,在成形和烧制工艺中限制较多,所以宋代钧瓷的高度均不超过一尺(33.3厘米),民间也常用“钧不盈尺”来体现宋代钧瓷的珍贵。和宋代钧瓷不同,这件元代香炉完全打破了高度“一尺”的框框,口径25.5厘米,高42.7厘米,堪称已发现的钧窑瓷器之最,受草原游牧文化影响,其浑圆硕大的造型,成为元代钧窑瓷器中的代表。
正当大家仔细端详这件文物时,隋家祺又从外观、颜色、特点等方面更加详细的对这件文物进行了讲述,“这件香炉双立耳,圆鼓腹,三兽足,足尖的位置刻出三条爪痕,口沿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直耳,口沿至肩部两侧装饰有兽形耳。颈部雕刻有3只麒麟,贴于正反两面,背面一只‘行走’于瓷器的后颈部正中位置,正面两只呈对称分布,两者中间有一个长方形题记,刻有“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共15字的楷书铭文。腹部装饰着四个兽面铺首衔环纹与兽面纹,因浓釉垂流经过,局部轮廓略显模糊,虚实相映。最让人赞叹的是香炉通体施天青色釉,胎质土黄色,因施釉非常浓厚,以致烧制时釉色纵横由左上及右下流于器表,形成天青色釉面与土黄色露胎处的强烈对比,具有铜器的金属质感。”
参观者听的津津有味之时,有人突然问道:“这件‘小宋自造‘香炉是怎么被发现的呢?”隋家祺嘴角微微上扬,表现的十分自信,胸有成竹的为参观者解开谜底,“1970年12月,内蒙古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们在呼和浩特东郊白塔东南500米处参加生产劳动时,无意间发现了窖藏文物,令人惊奇的是,两个大瓮中竟还藏着6件瓷器,而这个钧窑‘小宋自造’香炉就是其中之一。据考证,这批瓷器属于元代窖藏,它们代表了元代瓷器制造业的最高水平。”
隋家祺语言精炼,一番精彩讲解下来,让人畅快淋漓。讲解员的工作让隋家祺获得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在讲解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中国历史饱含的文化魅力。在日常生活中,看历史纪录片、阅读历史故事、收集文物资料等已成为他学习的重要部分。回忆起刚刚参加小讲解员的工作时,隋家祺遇到的一件十分具有挑战的小故事,让他记忆犹新。
一位来自德国的游客,需要隋家祺来讲解,面对语言不通的困难,隋家祺没有退缩,勇敢的接下了讲解的任务,“我用自己所学的英语加上展柜上的英语注释,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英语表达出来,最后顺利的完成了这个艰苦的任务,那位外国友人向我竖起了大拇指。”隋家祺说,当时面对外国友人,他不能表现出不自信,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他觉得自己长大了。
“博物院是我的第二课堂,在这个课堂里我学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更让我兴奋的是,通过讲解我把学到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们,每当人们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时,那种满足感和获得感是说不出来的。”说到这儿,隋家祺略有停顿,脸上泛起羞赧:“讲解中也有被游客问住的时候,当时也很难为情。但我不气馁不退缩,事后我会向博物院的大哥哥、大姐姐虚心请教,直到学懂弄通心才能平静下来。”
隋家祺在第二课堂中学习,更在第二课堂中成长!
(图片由内蒙古博物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