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艺术 | 听!元旦跨年夜,在上海大剧院遇见一条听得见的丝绸之路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2-01-05 14:52

敦煌千年壁画民族音乐美妙共振,一条听得见的丝绸之路以史诗的形式在上海大剧院缓缓流淌……2021年12月31日,由上海民族乐团与上海大剧院联合主办,国际著名音乐大师谭盾创作的国乐《敦煌·慈悲颂》作为别克大师系列2022新年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大剧场全球首演。当晚,敦煌反弹琵琶、凤首箜篌、敦煌奚琴同台奏响,一曲融合敦煌艺术、东方哲学、当代诗意的民族之音,娓娓道来敦煌诗意故事,开启辞旧迎新的美好篇章。

艺术 | 听!元旦跨年夜,在上海大剧院遇见一条听得见的丝绸之路

不同于原先的交响乐版,此次国乐《敦煌·慈悲颂》由上海民族乐团委约国际音乐大师谭盾创作,耗时两年时间进行“再创造”。在数十次往返敦煌采风学习的基础上,国乐《敦煌·慈悲颂》借鉴融合了敦煌乐舞古谱与唐代宫廷音乐,突出了中国古乐的音色韵味与音律特点。

以敦煌壁画与民间传说为故事蓝本,国乐《敦煌·慈悲颂》分为《菩提树》《九色鹿》《千手千眼》《禅园》《玄奘东归》《彼岸》六幕,在展示古老丝绸之路上敦煌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价值与道德规范的同时,也让尘封在壁画中的古乐器“活”了起来。

艺术 | 听!元旦跨年夜,在上海大剧院遇见一条听得见的丝绸之路

演出现场,谭盾亲自研制复原的三件敦煌古乐器——敦煌反弹琵琶、凤首箜篌和敦煌奚琴惊艳了观众。

对于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演奏敦煌古乐器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与突破。他们通过不断学习、交流与配合,让演出在各方面做到了极致,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音乐对话。

乐团二胡演奏家卢璐演奏的敦煌奚琴,可谓是如今二胡的祖先,但无论是从乐器的演奏手感上还是外观造型上,两者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二胡只有两根弦,一般情况下只能演奏单音,而敦煌奚琴有三根弦,可以同时利用低音的两根弦来巧妙的演奏出四度双音的效果,非常有意境。

敦煌壁画中家喻户晓的反弹琵琶由乐团琵琶演奏家李胜男呈现。敦煌反弹琵琶因为定弦的不同,左手的把位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对于演奏者也是一大挑战。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一直鼓励李胜男学舞蹈,学瑜伽,学壁画里的舞姿,把壁画的舞姿、瑜伽糅到了反弹琵琶的里面。谭盾说,以前,琵琶就是跳舞的一个道具,“此番李胜男就是尝试习惯不同的演奏姿势,重现敦煌壁画中的舞姿。”

音乐会中的凤首箜篌则是在一比一还原敦煌壁画凤首箜篌的基础上,加了一排弦,更加符合和方便了现代的演奏。上海民族乐团箜篌演奏家刘宣邑说:“复原后的凤首箜篌配上了飞天舞,拨动琴弦时都感觉自己就是那个演奏箜篌的飞天神女。”

艺术 | 听!元旦跨年夜,在上海大剧院遇见一条听得见的丝绸之路

当晚的演出,还集结了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女中音歌唱家吴虹霓、女高音歌唱家郭森、男高音歌唱家韩蓬、原生态呼麦男低音歌唱家哈斯巴根、原生态女高音歌唱家泽仁央金与兰州音乐厅敦煌合唱团以及唢呐演奏家徐红兵等。

国乐《敦煌·慈悲颂》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与民乐结合,这在罗小慈看来,使得作品的民族性更强,世界性更强。罗小慈说,中国的艺术发展到今天,一定是跟这个大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力的强盛,就必然体现出对自己文化、对自己音乐的自信,但这种自信不是我们自己叫出来的,是需要有高品质的创作、高品质的演出。民乐的题材和内容可能是传统的,但表达方式一定要是当代的。我们应该更多产生能够真正走向世界的一流的音乐作品,让它成为一个更好展现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艺术 | 听!元旦跨年夜,在上海大剧院遇见一条听得见的丝绸之路

谭盾在创作该作品时也加入了自己对当代国乐的教育及其未来传承的思考。他说,国乐器的音色实在太迷人,而敦煌壁画居然在一千多年前,已经开始画音色、画音量、画音流。敦煌壁画中画有500多支乐队,其中148窟中壁画所展示的超大型乐队,让乐队形成的历史又往前倒溯了一千年,多么神奇而不可思议。“那些‘不鼓自鸣’的敦煌壁画,画的就是用思想拥抱宇宙,用艺术继续讲中华祖先如何教我们:做人识世、奉献慈悲、创造人类善良与和平。”谭盾笑称,“丝路是条看不见的路,但这条路连着看得见的心。”

(文中图片为演出现场,由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 4161HSS

责任编辑: 4161HSS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