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看见文物 | 你见过清代八旗各旗佐领的图记吗?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2-01-18 11:39

清代满族的军事、社会组织的印信,皆为铜质,文体和尺寸则根据品级大小而不同。

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设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这是满洲八旗另有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

清军入关后,因多尔衮获罪,正白旗收归皇帝自领,以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为上三旗,余为下五旗,以此辨别户籍、官制、兵制等差异,实行佐领、参领、旗三级管理体制。满洲、蒙古、汉军、包衣等级井然,不得冒级。

佐领是八旗组织的基层官吏。掌管所属户口、田宅、兵籍、诉讼等。为管理300人的正四品官,有世袭与非世袭两种。八旗佐领、各省协领等官所用印信称为图记。

 

看见文物 | 你见过清代八旗各旗佐领的图记吗?

 

路雪

清太祖、太宗时期,八旗组织有较快的发展。入关前满洲八旗共309个佐领,又半分佐领18个;蒙古佐领117个,又半分佐领5个;汉军佐领157个,又半分佐领5个。八旗满、蒙、汉佐领共583个,又半分佐领28个。

清统治全国之初,由于统一全国的战争需要,以及平定各地的反清斗争,满洲八旗发展迅速。顺治时,北京八旗增编满洲佐领8、蒙古佐领8、汉军佐领47。康熙时满洲佐领达到669个,嘉庆时增加到681个。此后维持在这一水平上。蒙古佐领顺治时增加11个,康熙时又增加76个,雍正二年(1724)定制为204个。

八旗制度建立时有蒙古人编在满洲八旗内,直到清末亦有蒙古佐领35个,又半分佐领2个,编在满洲八旗下。顺治十五年有汉军佐领206个,又半分佐领3个。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至258个,又半分佐领1个。雍正十二年定制为270个。此后,因八旗生计愈来愈困难,一部分汉军出旗为民。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汉军佐领减少到266个。此后终清不改。八旗官兵的额数,清末光绪、宣统时,实存职官约6680人,全国共驻防有817个佐领,兵力达12万人左右。

上图中的这些佐领图记为铜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高9.2厘米至9.4厘米,边长5.2厘米至5.7厘米,文体和尺寸依据印主品级高低略有不同。

 

责任编辑: 4162SKX

责任编辑: 4162SKX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