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第二届“包公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作品展在包公故里安徽合肥的合柴1972合肥当代美术馆开幕,134件法治廉政题材书法篆刻优秀作品向广大观众展出。活动由安徽省书协与肥东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
此次作品展从3月4日持续至3月30日,旨在进一步挖掘包公文化底蕴,丰富包公廉政文化内涵,用书法篆刻艺术传播廉洁理念、弘扬新风正气,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据介绍,本次书法大赛自去年9月8日征稿以来,共收到书法作品近5000件,作者遍布全国各省市和港澳地区。
大赛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5名、入展108名。获奖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制作精良,围绕廉政文化主题,或自作诗文,或辑录名言警句,融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于一体,体现了书法文化的优秀传统和人文情怀,彰显了包公廉政文化特有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崇尚廉洁的心声和愿望。
正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读研的获奖选手陈晓敏说,合肥肥东是包公故里,举办此项比赛意义深远,既弘扬了书法传统艺术,同时也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和机会,“今后我会不断努力,用手中的笔墨书写出时代的乐章,书写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包公是廉政文化的符号级代表人物,大赛的落脚点在清廉,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心中激荡的是廉洁文化,观众在观看作品时,通过文字也可以接受廉洁文化的洗礼,这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形式,把廉洁文化通过文字的美传达出来,给人一种如沐春风、春风化雨的感觉,这种廉政文化教育方式也比较柔和。”在现场参观的观众唐兴来这样说,他本人既是一名书法爱好者,也是一名研究包公文化的爱好者。
中国书协理事、安徽省书协主席吴雪表示,安徽省书协将继续与肥东县委、县政府一起,共同努力把“包公杯”书法大赛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书法活动品牌,为安徽文化建设特别是廉政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作为包公故里肥东县深挖廉政文化富矿,成立“包公廉政文化研究会”,相继出版了《包公故事》《包拯传》等书籍,编排了《包公折子戏》《包公打舅》等庐剧作品,策划了“我从包公家乡来”大型采访活动,举办了讲包公故事大赛活动,铸造了“包公家宴”廉政文化品牌,建设了集传统文化、生态旅游、廉政教育于一体的包公故里文化园,真正打响“包公故里”的品牌效应,为廉政文化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