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壮族油纸伞,早在汉朝就被人们运用在生活中。四百七十多年前,港北区中里乡下石贤屯先民韦富公就已经将制作油纸伞作为营生,传承至今。历经十几代人的传承,油纸伞制作技艺得以完整保存。
据韦氏族谱记载“明嘉靖26年(1547年),23岁的韦富携家人由武宣府迁至贵港,习祖传伞艺,开办了韦氏油纸伞作坊。”清光绪癸巳年(1893年)修的《贵县志》还记载“油纸伞,北山里产。”这一时期的油纸伞已是当地名优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韦军民是贵港壮族油纸伞第16代传承人,现在专门从事传统手工壮族油纸伞生产经营及其文化保护和传承。
2018年,贵港壮族油纸伞制作技艺入选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贵港壮族油纸伞其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一把油纸伞,从号竹、泡竹、水煮、晒竹、刨竹、刻竹、钻孔、拼架、穿线、串联、裱伞、修边、定型、曝晒、油伞、晒伞等,要经过81道工艺。
一把好的油纸伞,要挑选优质青竹,以4年至6年生的毛竹为宜。一般选在秋末冬初的时节去砍竹子,这个季节的竹子含糖量是最少的,不易生虫。
毛竹砍好后,先在河水中浸泡一个月,将竹子内的糖分泡出,以防止竹料生虫。
毛竹泡好后,经过去青、削竹、钻孔等工序后制成伞骨。
贵港壮族油纸伞的伞骨一般为28根,对应二十八星宿,被壮族先民认为是最有力量、最安全的伞。
组装好的伞骨,需要蒸煮、晒干后,经过穿线、裱伞、翰花、油伞、晒伞等复杂工序,最终制成一把油纸伞。
壮族油纸伞极具文化内涵。在壮族文化里油纸伞的伞头、伞面、伞柄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三才”,使用五种色彩的丝线穿连28根伞骨,则是通过色彩与图案方式表达“四方”和二十八星宿的文化理念。
壮族油纸伞是人们遮阳挡雨的生活用品之一,其色彩丰富、图案精美,可作为装饰品、表演道具等。
壮族油纸伞是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壮族人婚礼、孩子百日、清明、歌圩、节日等重要民俗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祈愿平安顺遂、吉祥如意。
(来源:贵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