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日前,苏州芭蕾舞团创排的大型芭蕾舞剧《壮丽的云》首演,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开创芭蕾舞剧科学题材之先河,向科学前辈致敬,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壮丽的云》剧照 苏州芭蕾舞团供图
《壮丽的云》以倒叙形式铺展开来,通过对苏州籍“两弹一星”元勋、部队指战员等典型人物的艺术性塑造,勾勒出峥嵘岁月中不灭的精神力量——这样一群人、一代人,满怀着热情与抱负,在艰苦中创造奇迹,圆满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用热血为祖国筑起了安全屏障。
与苏州芭蕾舞团以往舞剧有所不同,《壮丽的云》既有现代芭蕾的基底,又蕴藏着民族舞的风骨,在表达中有着极强的戏剧性。作为该剧的总编导、编剧,苏时进从创排到首演,始终紧绷一根弦:在挑剔中精益求精。在他与副总编导刘福洋近乎苛刻的要求下,演员们历经4个月多的高强度排练考验,在突破重重挑战的过程中,不畏困难,与角色同奋战、共进退,也收获了成长。
“我不希望搬上舞台的东西是‘老瓶换新装’,新时代的观众审美在不断提高,都说艺术创作难有新突破,这关键在于创作者有没有好好地难为自己、与自己较劲,只有在不断地推翻、重建、打磨中,才能冲破固有思维的壁垒,创造新的高峰。”正如苏时进所说,《壮丽的云》亮点频现,群舞有群舞的气势,独舞有独舞的风韵。难能可贵的是,在充满科技感的舞美装置中,极具苏芭特色的“江南芭蕾”更是别有一番情调,恰到好处地将小家之情爱与大国之情怀有机融合,让西方芭蕾穿上了“江南嫁衣”,舞出了中国风,又兼具“国际范”。
舞剧最重要的是肢体表达,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芭蕾舞剧,《壮丽的云》中有大量关于科研内容的展现。如何以芭蕾语言来具体地表达科学家们的工作状态,是个不小的难题。通过大量的采风调研、资料搜集,全面了解当年研制中的实际情况后,主创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他们的默契合作下,发现粒子、九次运算、提炼……这些具有高科技色彩的舞蹈诞生了,不仅贴合了剧情要求,在审美体验上也带来更多的新鲜感与独创性。
与舞蹈创作同样具有挑战的还有音乐。“虽然我已经有过20多次舞剧创作经历,可当听说这是一部以当代科学家为题材、以‘两弹一星’元勋为原型的舞剧,着实让我有些紧张。”作曲郑冰坦言自己在接到任务时的忐忑。但早在创作初期,苏州芭蕾舞团团长王全兴就特地请来了物理专家,为主创团队进行知识普及。很快,苏时进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详尽的剧本。“这点燃了我心中的‘核分子’,我的想象力很快就迸发出音乐‘核裂变’形象,也让我的创作热情无比高涨,以真情实感促发的灵感使我落笔如水,欲罢不能。”郑冰说。
剧中的主题曲《每一次离别》,正如夫妻二人间的私语,没有豪言壮语,唯有默默支持,守住一个共同的秘密。流动的音符令人动容,伴随着剧情,仿佛经历一次灵魂的洗礼。
此外,该剧的舞美、灯光、多媒体、服装等环节也极具创意。解构的原子弹弹体成为舞美主装置,在强大的多媒体、灯光、服装的相互成就下,再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和伟大人格,勾勒出那个筚路蓝缕开创辉煌基业的光荣年代。
王全兴介绍,在苏州芭蕾舞团历年的创作中,从来没有一部舞剧能像《壮丽的云》这样“来之不易”。从2021年底立项以来,该剧的创排之路经历数次波折。年初,苏州疫情,让排练一度转到线上,创作时间一再压缩;夏天,超40℃的持续高温,考验着演员的超凡毅力;科技题材芭蕾舞的罕见,让苏州芭蕾舞团成了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让团队几度陷入创作困境……
王全兴表示,“两弹一星”精神承载着的是家国大义。“舍小家为国家、甘守戈壁沙漠的他们,为中国创造了奇迹。苏州芭蕾舞团同样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创造芭蕾舞的奇迹。”
10个月的时间,苏州芭蕾舞团挑战创作极限,一路闯关升级,把不确定变成确定,展现了全团的无畏精神,也让王全兴更加坚定创作《壮丽的云》的初衷。全团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毫不懈怠的精神圆满完成《壮丽的云》内部首演。
作为2022年度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壮丽的云》于演出结束后召开了专家座谈会。业内专家纷纷点赞,认为《壮丽的云》在题材选择上有高度,切合当下“科技强国”主题精神;在创编上有广度,融汇芭蕾舞、民族民间舞为一体,结合舞美、灯光、多媒体等前沿技术,给人强有力的视觉震撼;在情感表达上有温度,随着原创音乐的跌宕起伏,将舍小家为国家的大爱情怀诉说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根据专家们提出的宝贵建议,苏州芭蕾舞团将对该剧进行打磨提升,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一部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力作。
延伸阅读:
C114中国通信网2022-11-10 14:5211-10 14:52
TOM2022-11-10 14:5111-10 14:51
C114中国通信网2022-11-10 14:4111-10 14:41
热点科技网2022-11-10 14:3711-10 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