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广东省博物馆与中山大学博物馆学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本次合作旨在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教育创新中的作用,整合馆校力量,拓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馆校育人质量,贯通理论实践,更好释放聚合效应,推动中山大学博物馆学、人类学、考古学等专业教育与我馆博物馆事业发展实现双赢。
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课题申报以及教学提质培优等方面开展深层次交流,共同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优秀人才;以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开放的课堂构筑高校实践教育新高地;打造馆校合作的典范,促进教育和文博事业的融合发展。
广东省博物馆馆长肖海明表示,高校共建是推进文博行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推进地方建设的一项重要探索。现阶段广东省全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战略目标,广东省博物馆将以此次馆校合作为契机,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课程开发、研学规划等诸多方面与中山大学展开合作交流,共同创建基于“馆校合作”的博物馆创新教育模式,也非常期待和中山大学创造联合育人、合作共建的良好机制,力求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博物馆与高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发挥博物馆的文化服务功能,推动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奉献力量。
广东省博物馆党委专职副书记吴武林表示,推动博物馆与高校的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文博人才,探索出服务社会的新路径。拓宽办学渠道,创新培养模式,提升育人质量;做好共建工作是整合力量、实现共赢的题中之义,更好释放聚合效应,推动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实现双赢。广东省博物馆将充分发挥共建优势,为促进文博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余成普介绍,中山大学历来重视实践教学,充分认识到做好共建工作有助于整合力量、双向共赢,更好释放聚合效应,推动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
此次的本科课程《博物馆学实践》将课堂移到了博物馆,强化了学生的体验感,是一次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望与广东省博物馆进行深度合作。本次尝试贯通理论实践、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以共建助发展、促担当、开新局,探索馆校协同育人模式新发展。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副院长郑君雷认为,此次“馆校合作”是进一步推进广东省博物馆与高校的融合交流和优势互补,共同探索行动,为同学们创造更丰富优质的学习成长机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行业实操技能和爱国主义情怀。我们要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共同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优秀人才。要合力推进文博人才培养工作,为文博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广东省博物馆供图)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