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演出第一场 昆剧《牡丹亭·寻梦》
成功的花儿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不知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汗水和青春的磨炼
唱念做打奏响锦绣梨园,生旦净丑演绎盛世华章。4月24日至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戏曲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南京)在江苏大剧院举办。
本届“梨花杯”南京站展示活动为期3天,展示内容涵盖剧目展演、戏曲教学研讨会、教师示范课3个部分。来自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和江苏的11所艺术院校分别展示了京剧、昆剧、锡剧、扬剧、越剧、婺剧、绍剧、黄梅戏、高甲戏等剧种,绽放出迷人的盛春光景。
相较往届,本次展示活动的多个“首次”尤其引人关注——首次在北京之外按地域进行多剧种展示,南京为展示首站,展示活动还将在山东济南、湖北武汉等地进行;首次将戏曲器乐伴奏专业纳入展演范围,为广大戏曲伴奏教师提供舞台实践展示机会;首次在评选阶段设立戏曲基本功、“绝活儿”、特色曲牌等评审考察内容,更加注重对于戏曲基本功的考察和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全面培养,使得展演水平更精湛,舞台呈现更完美;首次设置教师示范课和戏曲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越剧、黄梅戏、昆剧3个剧种的优秀教师以公开课的形式展示戏曲精品课程,在传授戏曲唱腔、身段基本功等专业主干课基础上,让师生体会戏曲表演的“四功五法”,体验戏曲艺术的“情技合一”。
为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巩固成果,展示活动还面向全国戏曲专业教育教学机构征集戏曲教育教学类论文,从理论层面深入研究探讨戏曲传承工作。此外,本次展示活动还充分发挥媒体矩阵传播效应,为优秀戏曲教学成果转化推广构建平台,为教育单位和艺术创作生产单位紧密对接牵线搭桥。
以戏会友,感受锦绣梨园的身段神韵;切磋技艺,品味唱念做打的程式之美。展示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传播点击量突破千万,为全国观众呈现了一场风格多样、精致细腻的戏曲盛宴。
学生展演第一场 扬剧《挡马》
学生展演第一场 锡剧《三请樊梨花·初请》
4月24日至25日,本届“梨花杯”南京站学生展演在江苏大剧院精彩亮相。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冬妍,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张尧,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副厅长钱宁出席活动并观看首场演出。
首场学生展演的8段折子戏中,江苏占据4席,从昆剧《西厢记·佳期》到清丽幽婉的《牡丹亭·寻梦》,再到硬桥硬马的扬剧《挡马》、锡剧《三请樊梨花》《芦花荡》,东道主先声夺人。来自长三角和福建兄弟院校的同辈选手同样身手不凡,第二场学生展演中,绍兴艺术学校的学生奉上绍剧经典曲目《斗姆阁·打半山》《摇钱树》,浙江音乐学院的学子将昆剧传统武生戏《林冲夜奔》带上舞台,展现了不凡的表演功底。安徽省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带来的《白蛇传·断桥》《八大锤》,用耳熟能详的经典传奇将观众带入神话和历史故事中。来自福建泉州艺术学校的学生带来高甲戏《妗婆打》,表演轻松幽默,观众笑声、掌声不绝于耳。这些展演剧目主题鲜明,让人们感受到戏曲新人的青春气息和精湛技艺。
4月26日晚,来自浙江音乐学院、安庆师范大学、江苏省戏剧学校、苏州市艺术学校等的教师用一台教师展演专场展示了娴熟的舞台技艺,得到满堂喝彩。浙江音乐学院胡山岗演唱越剧《江姐》,唱腔调性板式变化丰富,情感表达爱憎分明。安庆师范大学刘国平的黄梅戏《罗帕记》选段,扮相沉稳,声情并茂,极富舞台感染力。江苏省戏剧学校的汪雅文在京剧经典剧目《扈家庄》中塑造的扈三娘英姿飒爽、惊艳全场。同样来自江苏省戏剧学校的杨勐在京剧《金钱豹》中展示了武生绝活,引得满堂喝彩。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市艺术学校教师王悦丽与学生共同展示《牡丹亭·寻梦》一折,作为指导教师,她表示,与学生相比,她更加注重内心戏的描摹展示。“要将杜丽娘梦醒后留恋梦境、难以释怀的情绪展现出来。”王悦丽说。
学生展演第二场
4月26日,本届“梨花杯”南京站教师示范课在江苏大剧院多功能厅精彩开讲。越剧、黄梅戏、昆剧3个剧种的优秀教师以公开课的形式展示戏曲精品课程,把教学过程展现在舞台上,让师生互鉴交流、拓宽视野。
浙江音乐学院教师金彩芳在《陈三两·骂堂》越剧剧目示范课上,引导学生学会角色分析与塑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教师张引在《黄梅戏身段指法教学》示范课中,通过对自然、动植物等物象的模拟和表达,训练学生头、肩、肘、腕、手指、腰、腿和步法协调运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师缪海洁在《情探·行路》越剧剧目示范课上,用“名家连线”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该剧创作意图,渗透守正创新的戏曲人精神;苏州市艺术学校教师赵晴怡《身段宫扇组合——立扇下指式教学》课堂中,将昆曲身段宫扇组合动作深入讲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领略昆曲身段的内涵与意蕴。
教师展演专场
4月26日,本届“梨花杯”南京站戏曲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戏曲剧目教学的规范性,戏曲基本功、把子功课程教学法与教材建设,新时代戏曲人才培养的因材施教方法,戏曲专业教师的培养与规范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会上,4位论文获奖者围绕获奖论文发言。安徽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教学督导、副教授邹荣学分享心得:“可以通过类比法、比较法、讨论式教学等进行‘戏曲写意’教学方法创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杨晓浤认为,应当探索戏曲人才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分类施教。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蒋羽乾从多维角度梳理唱腔教学、身段教学和剧目教学。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何晶认为,课程中要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座谈交流环节更是气氛热烈,近20位专家学者“疑义相与析”,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钱江南说:“既要严师也要名师,双管齐下,才能出现戏曲的新苗。”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一级演员李鸿良则建议把名师请进戏校,让舞台上的老戏骨为培养戏曲学生发光发热。
通往罗马的道路有千万条,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张尧在总结发言中主张,突出问题导向、运用系统思维,来研究解决戏剧教育培养的方法。
第四届“梨花杯”南京站戏曲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
“梨花杯”南京站展示活动为戏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经验、探索了新路子,也为江苏持续深化戏曲教育改革创新注入强大动力。
江苏是文化大省、戏曲重镇,在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祥地,与京剧的形成有很深的渊源,还拥有锡剧、扬剧、淮剧等1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对戏曲教育秉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初心,以戏曲艺术人才培养为己任,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多措并举推动戏曲人才建设。
创新行业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组建江苏省文化旅游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搭建产教融合、校企校团合作平台。建立省级督学专家组,对全省艺术职业学校进行教学指导和办学水平评估;定期举办专业教师技能比赛、班主任技能比赛,打造骨干教师队伍;开展全省艺校文化课教考分离工作;连续10年组织一线教师走进课堂观摩和评价教学活动。
提升戏曲职业教育质量。深化院校剧团合作和定向委托培养,全省8所艺术职业学校开设了昆曲、锡剧、扬剧、淮剧等地方戏曲专业,率先探索“小昆班”“小京班”等戏曲专业学生免费培养模式。先后培养出张继青、黄孝慈、石小梅、顾芗、倪同芳、王芳、柯军、周东亮、李政成等多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以及一批知名戏曲编剧、导演、音乐、舞美艺术家。上述艺术学校已成为培养戏曲名师名家的摇篮,为舞台艺术创作生产形成“江苏现象”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本届“梨花杯”南京站展示活动中,江苏共有4所专业院校师生参加展示展演,充分展示了江苏在戏曲教育教学方面的强大实力。江苏省戏剧学校为江苏各级文艺院团“订单式”培养戏曲专业演(奏)员,培养了大批优秀戏曲艺术人才,毕业生中有16位获戏剧梅花奖,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人、省级非遗传承人21人。苏州市艺术学校创新建立现代艺徒制,由校内专任教师、院团演员(师傅)和名师名家组成“三导师”教学团队,实现学生、学徒、演员“三身份合一”。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坚持本校教师稳定教学、名家大师驻校教学、院团名角参与教学、高校专家把脉教学“四教融合”。遵循“京昆打底、剧种立身”的原则,不断夯实学生的基本功和把子功基础。无锡文化艺术学校以建设锡剧艺术人才教育基地为目标,加强锡剧表演重点学科建设,实施锡剧优秀人才重点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在锡剧教育领域的优势。
此外,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还积极争取教育、财政、编制部门的支持,筹建省属全日制本科高校江苏戏剧学院,将填补江苏省戏曲本科教育的空白,推动新时代江苏戏剧事业繁荣发展。
作为会聚和培育全国优秀青少年戏曲人才、展现和交流戏曲教育教学最新成果的权威平台,本届“梨花杯”南京站展示活动的成功举办拉开了戏曲教育创新发展的大幕,一场戏曲艺术薪火相传、戏曲人才竞相涌现的大戏正在上演,盛开的梨花令人欢欣,成长的果实令人期待。
参与展演活动的师生嘉宾合影
(文图均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