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非遗|差异化发展,山东烟台乡村振兴迎来“非遗带头人”

旅游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1-12-10 13:29

 

非遗|差异化发展,山东烟台乡村振兴迎来“非遗带头人”

记者12月10日从山东省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近年来烟台市以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发挥非遗资源富集优势,创新理念,探索“非遗+乡村振兴”的现代路径,取得阶段性成效。

过去几年,烟台组织市县非遗保护中心、乡镇文化站和非遗传习所四级联动主体,开设烟台剪纸、海阳大秧歌、棒槌花边等非遗大讲堂2000多场次,重点向贫困群体倾斜,强化脱贫技能培训。全市引导成立传统民俗、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等非遗项目协会和合作社60余家,发挥项目带头人的作用,吸纳1500多人就业,协力解决10余个贫困村的脱贫工作。

创新工作思路,指导龙口市抓好非遗黄县大糖项目的规模化生产,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引导鼓励小作坊转型大企业,筹备成立黄县大糖合作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烟台福山大面餐饮有限公司秉承“开拓创新铸造大众品牌,崇文尚德传承美食非遗”的经营理念,将历经百年、久盛不衰的福山大面,打造成以饮食文化为载体的美食品牌,在张格庄镇大樱桃博物馆南部建立加工厂,吸纳贫困人员就业。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烟台市依托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类等非遗项目,注重培育发展优势非遗企业,在实现生产性保护当中促进经济发展、文化旅游、大众创业,取得明显成效。

做好“非遗+旅游”文章,推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烟台在全市打造了一批水果村、葡萄酒村、美食村、艺术村、养生村、休闲村等特色村,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群片区、乡村旅游园区和精品民宿,实行差异化发展。在全市开展“千万人游乡村”活动,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民俗活动和精品农业体验旅游活动,开展灯会、庙会、山会等民俗活动,打造开发区渔灯节、福山大樱桃节、莱阳梨文化节、栖霞苹果艺术节、莱州月季花节等一批知名乡村旅游节庆品牌,使非遗成为乡村旅游的文化招牌。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烟台市将提高站位,加强系统谋划和政策支持。把非遗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健全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系统谋划全市非遗保护和助力乡村振兴具体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网络宣传营销平台建设,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加强分类保护,对八仙过海、徐福东渡、丘处机传说等民间文学,抓紧整理留存,阐释挖掘时代价值、社会功用,创新表现方式。对长岛渔号、海阳大秧歌等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一方面要做好护根的文章,建立非遗生态保护村,保证原汁原味,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山东艺术学院、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等高校专家合作,开展非遗文化系统化研究与创作,多出精品力作;加强职业学校非遗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一批新时代非遗传承人。

深化融合,促进非遗产业加快发展。加强非遗特色历史街区、小镇、乡村、社区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烟台剪纸、莱州草辫、福山鲁菜烹饪技艺、胶东花饽饽、葫芦雕刻以及众多传统美食手工艺等,融入景区、融入特色小镇、联姻演艺,品牌提升,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文创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让“指尖技艺”成为“指尖经济”,走出一条“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之路。

综合施策,推进非遗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围绕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等,将非遗元素与旅游线路融合,在全市遴选打造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开展多种形式的非遗旅游活动。鼓励和支持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景区,支持非遗文创产业园区、特色街区、特色小镇建设,丰富时代文化内涵。积极引导建立非遗行业博物馆,形成“项目+博物馆+产业基地”模式,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烟台文旅云”平台,推进非遗项目数字化,进一步扩大社会知晓度、影响力,促进提升保护管理和推广利用水平。

(文中图片由苏锐拍摄)

 

责任编辑: 3976DBC

责任编辑: 3976DB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